?

搭建從“讀”到“寫”的橋梁:探索“讀寫結合”的教學路徑與策略

2020-06-30 10:14呂帥蘇朝暉
英語學習·教師版 2020年13期
關鍵詞:語篇寫作能力文本

呂帥 蘇朝暉

一、小學階段對“寫作技能”的要求與現狀

(一)為什么要重視寫作?

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寫作中存在如下問題:卷面不整潔、書寫不美觀、書寫錯誤(大小寫和拼寫等)、語法錯誤、丟詞少詞、缺少結構設計和邏輯關系等。由此可知,寫作要求精準,更易暴露文字表達中的錯誤,可以使學習者認識到自身英語學習的不足。

(二)寫作教學的要求與現狀

針對寫作能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二級目標要求學生應:1.能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常用的標點符號;2.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和祝福語;3.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

然而,學生正處于小學起步階段,語言儲備有限;教師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對寫作教學研究不夠深入,導致學生筆頭表達能力明顯欠缺。所以,現有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就陷入了“學生寫—教師改—教師簡單講評—例文背誦”的怪圈。寫作教學重結果、輕過程,導致學生的語言輸入不足,缺少指導與反思,學生寫作改進效果不明顯。

二、從基本語言技能看“寫”的培養

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看”“寫”,這五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輸入決定輸出,其中,“看”“聽”“讀”屬于輸入,“說”和“寫”屬于輸出。在“寫”的過程中,教師就能夠了解學生的語言習慣、語言邏輯和語法結構水平?!皩憽笔亲罡呒寄?,是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要經過系統的培養和長期的練習才能形成。

那么,良好的寫作能力能夠為學生帶來什么好處呢?“寫”是一種社會行為,也是一種學習工具,既能夠幫助學生分享所見所聞,又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扎實的語言功底,還可能成為他們的興趣愛好。因此,我們更希望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學生受益終身。

三、探索從“讀”到“寫”的有效路徑

初學者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控制的”寫作訓練。不能急于自由發揮創作,因為這時學生駕馭詞匯和句子的能力還很弱,難以寫出文從字順的文章來。教師需要給學生一根拐杖,或提供一個支架,讓他們逐步學會寫作。

小學的“寫”要從仿寫開始,仿寫是一項重要的寫作訓練。教師可通過選擇恰當的語言材料,讓學生仿寫一個句子、一個段落甚至一篇文章。教材中,每個話題下的文本都可以成為仿寫素材,學生可結合生活實際,不斷將所學內容變成文本輸出,體驗運用語言的樂趣a。

案例分析:Write Right, Unit 6 This Is My Best Friend

該教材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可分為五個步驟。第一步,為學生明確寫作目的,激發興趣;獲得意義,激活語言;呈現文本,感知邏輯和結構;設計問題,確保學生理解寫作主題。第二步,在具體情景中,激活已有詞匯;學生通過有梯度、腳手架式(Scaffolding)的活動,逐漸突破語法屏障,發現句子邏輯。第三步,分析句子構成,讓學生形成語塊意識,建構長句。第四步,學生自主組織篇章結構,聯系生活,遷移模仿,根據所提供的結構和支撐信息來完成草稿。第五步,學生脫離模板,寫下完整內容;檢查語法、拼寫、標點符號等;修改后再次謄寫,保證書寫清楚;記下錯誤,避免再犯。

在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可在此時加入多維評價活動,包括自評、他評和教師評等形式。

期間,教師可利用腳手架式的教學方法,將學習過程分解成幾個容易的步驟以拓展學生的能力;還可利用布魯納(Bruner)的螺旋式課程模式(Spiral Curriculum)復習已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理解愈加復雜的新知識。教師可借助范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學到“怎么寫”。在此基礎上,通過模仿運用到作文實踐中,讓學生在模仿中發揮想象,形成寫作技能,培養思維的創新性、準確性和條理性,真正做到“以讀促寫”。

寫作教學路徑可分為寫前(輸入)、寫中(內化)和寫后(輸出)三個步驟。寫前環節,教師可嘗試導入主題、激發興趣、挖掘話題、激活語言,立足文本分析素材,進而激活學生的上位知識和語言能力。寫中環節,學生應能夠自主搭建寫作框架,把范文中的結構進行加工整理和遷移應用。寫后環節,要確認讀寫是否一致,文章前后是否呼應,同時依據操作性強的標準進行文章的自評和互評,積累寫作作品,從而達到改進和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四、嘗試結合教材話題開展“讀寫結合”

結合教材話題的教學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單元話題的語言輸入。在教材的學習中,每個單元都緊緊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在某個話題視角的引領下,學生輸入的是一個完整的信息單位,而不是零碎的詞匯、語法或知識點。學生通過跟這個完整的信息單位互動,增強了語言的整體性和邏輯性。二是單元話題的語言輸出。在完成了語言輸入和內化的過程后,教師可以嘗試以“寫”作為輸出活動,將話題中的語言和功能進行整合輸出,幫助學習者發現學習中的不足,并及時彌補,促進語言吸收能力的提升,從而訓練學生對話題整體性和邏輯性的把握。

另外,教師可采用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中的CROWD(Completion Questions, Recall Questions, Open-ended Questions, “Wh” Questions and Distancing)原則,促進“讀寫結合”的開展。C指讓學生完成句子。若情節結構明顯,教師可以只講一半故事,剩下的一半讓學生接著說完。R指回顧性問題?;仡櫼阎獌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故事理解能力和敘事能力。O指開放式問題。這些問題沒有特別固定的答案,能夠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自由表達。W指的是英文中what,when,who,how,why等問題,用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D指延伸性問題,即把書中的內容鏈接到實際生活中,讓故事對學生更有意義,更容易產生共鳴。

五、“讀”與“寫”的能力可以相互促進

大部分情況下,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寫作能力的發展往往相對滯后。那么,如何實現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相互促進呢?筆者提供了五種思路:從拼讀到拼寫;從了解文本概念到遵循文本規則;從認識句子到創編句子;從語段理解到段落表達;從語篇賞析到篇章寫作。

“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有以下優勢(張艷紅,2014):

第一,可以幫助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深入理解文本。好的“讀后寫”任務可促使學生更有目的地深入理解課文細節,領悟課文內涵,發現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體會其中的情感,從而獲得對課文內容完整而透徹的理解。

第二,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語篇能力和語用能力。針對課文整體意義的“讀后寫”,可引導學生從語篇上把握課文內容,認識語篇的結構和意圖及其之間的關系,增強語篇意識,提高他們對文本中字詞、短語、句型結構等表達的敏感度,有助于培養學生謀篇布局和得體表達的能力。這種能力在通常的對話、角色扮演和較低水平的討論、辯論中是無法獲得的。

第三,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語言知識,發展語言能力。一方面,“讀后寫”可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形式,能夠增強其對語言形式的敏感度。另一方面,“讀后寫”任務可引導學生回歸文本,在真實、自然、完整的語境中學習和建構語言。

第四,可以幫助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必須不斷理清思路,使之更加條理化和明晰化;同時,好的寫作活動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參考文獻

張艷紅. 2014.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策略[EB/OL]. (2015-03-08)[2019-04-20]. https://www.taodocs. com/p-14978220.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語篇寫作能力文本
中日能源語篇中語言表征的對比研究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基于語篇分析的課例研究
基于語篇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立體化地培育學生的寫作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