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基礎繪畫教學策略探究

2020-06-30 15:34李林珊
世界家苑 2020年4期
關鍵詞:初中美術策略研究

李林珊

摘要:近年來國家教育部對青少年藝術基礎素養做出了多項決策,旨在培養高藝術素養的青少年,實現文化的傳承和繁榮。但是,改革是一項漫長而又艱巨的任務,拿初中美術基礎繪畫來說,學校支持力度小,師資力量薄弱,再加上學生初步接觸,美術繪畫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本文基于上述現象,針對初中美術繪畫基礎教學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教學方法策略見解,分別從繪畫首要第一步是觀察和示范;發現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及時反饋做出客觀評價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意在提高初中學生美術基礎繪畫能力,提高基礎藝術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基礎繪畫;策略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大眾的需求也從物質層面更多的轉移到精神層面,這就對文藝創作領域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如今,青少年所擁有的文藝素養水平,遠不能在未來社會發展上做出大的貢獻。為了適應社會高素質人才需求,初中美術繪畫作為最基礎的培養階段,應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格外重視和重點培養。青少年時期正是綜合素養修建的絕佳時期,而美術繪畫是最基礎的文藝素質課程,如師資力量到位,教導學生有方,學生可以從中打開藝術界的大門,感受和創造優質藝術作品,提高基礎藝術素養,修建藝術品質和審美觀。

1 當今美術基礎繪畫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初中正是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和知識積累的過程,學校往往只注重文化知識的灌輸,忽視文藝素質的教育,尤其是美術繪畫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教學方式充滿了不專業性,對于所下達的教學目標,并沒有沒有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然后再做出教育課程的安排,導致初中美術課程教育的開展不遵邏輯,不能使美術基礎繪畫知識的授予科學循序,層層遞進。學生所接受到的也只是碎片化知識,并不能夠全面系統的認識美術繪畫課程,藝術修養的練成也很難有進展。教學結果不考察不反饋也是造成美術基礎繪畫課程不受教師和學生重視的原因之一。教師只是把該授的課完成,學生的聽課效效率低下,并不能真正的用心感受藝術,踏實打好繪畫基礎。

2 初中美術基礎繪畫教學方式探思

2.1 仔細觀察實物為前提,示范過程為參考

初中美術的課程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繪畫基礎,作品鑒賞能力以及形成初步的審美觀念。美術教師授課應該以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的手段,按照系統的流程教導學生,否則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中毫無分寸,提筆不知從何下手。為避免此類現象的出現,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給予正確的引導示范。

例如在最基礎的畫幾何體一課中,首先教師要帶領著學生不要急于下手,先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來仔細觀察物體在眼中是什么樣子的,有光線照射下和無光線照射下的幾何體又有什么區別。分析清楚之后,教師一定要先做出繪畫示范,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使用筆法,從何處起步開始畫,怎樣畫。學生在掌握了初步的繪畫知識和技巧后,再下手畫的效果會大有不同。此外,教師在示范繪畫時,一定要突出過程重點。在美術繪畫課中不論畫什么,定型永遠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督促學生不要操之過急,在學生做好定型之后,不斷與實物進行對比觀察,在細微處做出相應調整,直至與實物相符才可進行下一步。在基礎繪畫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有足夠的耐心,帶領觀察,做出示范,才能將學生的繪畫底子打堅實,要求未來更長遠的藝術發展。

2.2 發現學生自身特點,因材施教

學生繪畫的過程也是進行自主創作的過程,雖畫像千篇一律,但靈魂各不相同。藝術與創作緊密相連,學生以未成熟的世界觀為指導,通過對現實觀察、分析、加工、提煉,運用當前所掌握的繪畫方法進行勞動,這是一種直觀的、純粹的自我對世界認知的反映過程,也是審美創作的過程。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也應該 抓住每個學生對繪畫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例如在寫生時,教師通過自主觀察,摸清每個學生畫畫是什么樣的感覺、風格,然后分析作品分析畫面哪里出了問題,盡可能說明作畫習慣在哪一階段有不足,著重加強有漏洞的地方。比如說有的學生起稿起不準,有的學生不會后期畫細節,還有的人不會上色,色感比較差,顏色調配不好看。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用同一種方法教所有的學生,要針對缺點弱項,找出適合學生個體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繪畫基礎得到提高,也間接培養了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畫出屬于自己風格的作品。

2.3 對作品及時反饋,做出客觀評價

教學中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自身學習狀況及成果做出價值評判,也是一種教學活動。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兩方都有監督和促進的作用,通過教學評價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經常對學生的作品做出及時反饋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例如在學生把自己辛苦的成果上交后,會抱著期待的心情獲得老師的評語。教師要為學生的努力成果負責,及時反饋。教師首先第一個要看的就是它的形狀準不準。一眼看上去是否有大的錯誤,比如說這個蘋果畸形了,或者這個人物的頭畫大了。接下來再看畫面整體的和諧程度。這個物品放在這兒是否合理,位置是否恰當,跟旁邊的事物有沒有達到一個和諧的關系,顏色色彩安排的到位不到位等等 。再看就是畫面的細節深入程度。一個畫面是不是完整就要看它的細節深入程度。如果畫面缺少了點睛的部分,缺少了精彩的部分,那么這個畫面就是個缺少細節的半成品。如此能夠細致的將作品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學生,教師的教學效果將會得到大的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3 結語

總之,初中美術基礎繪畫課程是最為基礎的一門藝術素養培育的課程,初中生對于美術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的積極探索性,通過系統嚴謹科學的教學手段,來達到教學目標。美術繪畫基礎的打實,不僅為未來藝術發展做了鋪墊,而且還塑造了學生的審美價值觀,滋長了文藝素質,健全綜合素質。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讓教學目的達成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武微微.初中美術教學策略[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6(02).

[2] 姚漪.初中美術課程中造型與表現的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12).

[3] 張玉璽.優化初中美術教學的策略探討[J].讀天下(綜合),2019(14).

[4] 丁勃.中學美術教學策略探究[J].美術文獻,2017(05).

(作者單位: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龍王李鄉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初中美術策略研究
實現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