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期刊編輯的組稿能力培養探究

2020-07-01 11:31彭博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學術期刊培養探究

彭博

摘要:學術期刊之所以能夠獲得長久的發展,這其中是離不開作者、編者以及讀者共同努力的。由于編輯在其中具有主導以及樞紐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其所具有的能力,對于學術期刊品牌效應乃至學術影響力等方面皆具有最為直接的影響?;诖?,本文對學術期刊編輯所應具有的組稿能力進行剖析,進而探尋相應的能力培養方式,以供各位參考。

關鍵詞:學術期刊;編輯;組稿能力;培養;探究

一、對思想意識進行轉變

編輯作為連接作者跟讀者之間的紐帶跟橋梁,對期刊的學術品質、質量等方面也是具有重要保障意義的。即便在當前的大環境中存有一定的嚴厲跟挑戰,比如崗位未能獲得明確的職能劃分,或是未能獲得應有的重視等。作為從事編輯工作的編輯者本人,首先應當為對自身的思想意識進行正確的轉變,對本身所從事的工作給予肯定、認同,更加深入地了解以及充滿使命感跟榮譽感。唯有自己本身對工作充滿熱情,方能夠獲得更多他人的尊重跟認可。由于編輯工作是一項偏輔助性質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被看到工作成果,因此我們更要注重培育編輯工作者的工匠精神,注重精神方面的激勵,從而更好地為學術期刊發展、學術知識傳播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增強學科認知

在具有較強綜合性質的學術期刊之中,特別是那些跨自然、社會科學的學術期刊,較為倚重的就是編輯工作者的學科掌握程度。這對于編輯工作者而言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對此,就要求編輯工作者具備更廣的知識面,對期刊所觸及的各類學科皆具有一定的認知。這里筆者所講的“一定認知”并非要求像專業人員了解的那般深入、全面,而是一種大致的、大方向的了解,比如此專業現階段的研究主題、內容、重點、所存有的不足、問題、專家以及主要的研究機構等具有一定的清晰認知。這有助于對期刊的學術發展方向、約稿方向進行正確的了解、把控。

那么怎樣才能夠對上述內容進行充分的把握?對此,編輯工作者可以通過對各個專業的研究綜述、各類學術期刊中所刊登的專業文章進行認真、細致的研讀,之后再積極參與各種具有專業性質的學術會議,通過跟各個領域專業人士進行溝通交流,進而快速地令自身對眾多學術領域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跟認知。

三、加強學術交流

跟單科性質的學術期刊相對比,具有綜合性質的學術期刊及其編輯人員也應該更為注重學術之間的交流。因為綜合性質的學術期刊通過各學術之間的交流,可以向更多的專家、專業起到宣傳刊物的效用。著想更好地發揮學術交流所具有的效用,還應當充分開展同行業之間的溝通跟交流,這樣也有助于期刊之間、編輯之間各自借鑒同行業的辦刊、工作經驗,在提升自身組稿能力、組稿經驗的同時,也有助于推動整個學術期刊行業的良性發展跟良性競爭。

另外,對于具有綜合性質的學術期刊其本身而言,可以充分借助學術交流來實施更具成效的組稿能力培養。比如舉辦同行業的編輯沙龍、座談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參與各類學術會議,以及企業內部的編輯轉型培訓、技能大賽等,有助于為學術期刊培育出更多新型的復合型編輯人才。

四、構建具有穩定性的專家群

對于學術期刊來講,若想良好、長遠的發展下去,就應當擁有具有穩定性的作者群、讀者群以及專家群。這一閉環是期刊得以長期發展的前提跟基礎。由于綜合學術期刊的綜合性會致使其期刊稿件較為分散,極有可能出現一段期間內部分專業稿件激增,部分專業缺乏優質稿件的刊登,因此有必要具備擁有較強穩定性的讀者群跟作者群。

通過前文我們的分析,編輯們是不可能對所有專業以及學術領域擁有完備、充分且深入的掌握,但是綜合性質的學術期刊又需要具備寬廣的學術面積涉及。對此,就可以構建一個綜合各個專業、領域學術專家的專家群,通過編輯跟專家之間的溝通、聯系,來為期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專業學術基礎。比如,當編輯的知識面不足以涉及部分文章時,可以通過跟專家進行溝通,獲得專業化的組稿建議,或是令專家們撰寫高標準的應急稿件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育編輯組稿能力的一項重要方式。

五、結語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學術期刊之所以能夠長期發展下去,主要是作者、編輯以及讀者三方的共同努力。其中編輯的組稿能力更是關乎著期刊的質量跟品質,因此我們應當自思想意識、知識面、交流共享以及創建穩定專家組等方面來培育編輯的組稿能力,以期望能夠為廣大讀者們奉獻更加優質的閱讀體驗。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衛生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歡
學術期刊培養探究
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
設問引導探究
新創辦的學術期刊發展探討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總局首次開展學術期刊資質審核認定
學術期刊評價指標說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