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視角下高中美術教育方法探析

2020-07-04 02:24范敏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6期
關鍵詞:教育方法高中美術核心素養

【摘要】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語境下,高中美術教育方法又有了新的內容,即針對學生興趣愛好和人文素養等的培養,不僅僅要利用美術教學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轉變教育理念,靈活地利用各類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使美術課堂彰顯核心素養的特色,彰顯青春的氣息。所以,要探究以往美術教育與當前教育新視角的兼容性,探究并改善其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促進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核心素養;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一、高中美術教育重要性

美術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育、德育教育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教育和人文培養,以美育來輔助其他四個方面的教育,以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成長為現實生產和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進而促進人格結構的和諧和相互補充。從普世意義上講,高中階段的美術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而不僅僅限于美術作品上的創新和創作,更重要的是實現對學生素養的培養。

其次,在信息化時代下,許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小說及其他不良嗜好,疏遠了家人和同學,心思也不在學習上,通過美術教育能夠一定程度上轉移學生對不良興趣愛好的偏執,陶冶高尚的情操,也從另一層面上降低了家庭對其管理的負擔。

美術不僅是對現實情景的再現,更是通過對現實生活、物質等觀察基礎之上的再創作,是情感上的提高和升華,因此,有助于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提高學生對現實物質的抽象化理解和具象繪畫能力,這一“抽象”“具象”的繪畫過程既提高了學生繪畫能力,更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高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學理念和內涵認識不到位

這一層面的問題在教師和學生群體中均有體現。首先,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難度大、壓力大,學生在強大的學習壓力面前不敢輕易放松,利用美術課、體育課等“副科”的課時補作業、刷題、背英語等,而沒有充分認識到美術教育也是一個學習知識、提升能力的過程,沒有認識到短暫的放松能夠為更投入的學習過程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精力,美術教育與考試升學之間的弱關聯性也是學生疏遠這一學科的因素。另外,美術在高中教學中屬于邊緣學科,課時經常被其他老師“霸占”,美術教師也會迫于對學生升學的期望和其他教師施加的壓力而“自愿”交出課時給其他課程補課。本質上說,都是由于對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和內涵認識不到位造成的。

(二)教學形式和教育方法單一

當前的美術教學容易成為“ppt展示課”或者“理論灌輸課”,無論哪一種形式的教學都是無益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單調、乏味的課堂活動會使學生昏昏欲睡,美術課變成了“休息課”,根本上就是由于教學設計不到位造成的。如何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展示向學生闡明其中的美術知識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等問題,是每個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嘗試的。并且不同學生對畫作的理解也可能不相同,美術鑒賞更重要的是“存異”,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從其自身的角度展開對事物的敘述和創作。另外,若課堂人數較多,教師還需要考慮如何讓更多的學生接受所講述的知識要點,使他們真正感受到美術課程的意義所在。

(三)教學資源分配不均

首先,課時分配是教學資源分配上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其次,高中美術課本往往涉及的內容又特別多,這一少一多的矛盾加劇了美術教學的壓力,這也是影響美術教育無法向更深層次探索的主要原因。美術教師在任課教師中的話語權較小,所以在爭奪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占據主動權和優勢,長此以往,不但不利于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學資源分配不均情況還體現在學校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上,將更多的管理和精力放在升學上,沒有從素質教育的本質出發進行課程安排。

(四)教育過程中溝通渠道不暢

被動式教學已經成為了高中教育的慣性,新教育視角下許多教師難以適應這一根本教育理念的轉變,仍將“講”作為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并沒有體現學生參與課堂和“學”的內容,導致師生之間的課堂、課下交流都比較少,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其次,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也存在一定程度問題,應該讓絕大多數教師認識到美術教學對學生價值觀念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對舒緩日常學習壓力的促進作用,這樣才能盡可能保證美術教學課時的充裕。教師之間的溝通為美術教學活動開展創造條件,師生之間的溝通為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和學生素養、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三、新視角下高中美術教育原則

(一)多元化

高中美術教育要遵循兩個多元化原則,即教學內容多元化和教育方式多元化。前者是針對不同欣賞能力、不同欣賞層次學生來設計教學內容,以盡量做到面面俱到,后者則是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使學生能夠融入課堂氛圍,參與課堂討論。

(二)針對性

針對性是指要以教學大綱為模版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盡管課時有限,但也要盡可能多地向學生講授美術知識和美術文化,讓學生從繁重的學習壓力中解脫出來,進而更好地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三)包容性

當同學們對美術作品的意見看法不一時,教師要秉持包容性原則,在尊重原創理念和意境的基礎上傾聽學生的評價和感悟并做出點評,允許學生們發出各自的聲音,充分尊重其個性化發展。

四、新視角下高中美術教育方法

(一)多角度價值理念培養,賦予美術課堂新的意義

美術課堂中對學生欣賞能力、核心素養等內容的培養要掌握多元化的原則,首先要讓學生客觀地認識到美術學習在高中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和人文鑒賞能力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為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從改變對美術教學的價值認識做起,引導學生從內心認同課程的價值存在,賦予美術課堂新的意義。從短時間角度講,通過美術課堂對經典畫作的欣賞和相關知識的講解,學生在增長了美術知識的同時還能夠舒緩日常學習壓力,一舉多得。多角度價值理念具體包括美術文化理念、人文理念、審美理念、創新理念等方面,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美術課程中的人文氣息,真正認識到美術學習對自身成長的關鍵作用。

(二)多形式課堂活動參與,貫徹以生為本教育理念

單一的課堂教學活動難以調動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要通過人性化的課堂活動設計來活躍課堂,真正感受到美術作品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在耳濡目染的作品欣賞中鍛煉審美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創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貫徹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育理念,即以生為本。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了解當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關注熱點,并根據對學生的了解選擇教學素材、優化教學課件,提升課件對學生的吸引力。但也不能為了博眼球而設計課件,需要將基本課堂內容貫穿其中,并留給學生一定的自我發揮空間,學會傾聽學生對畫作的看法和對學習過程的體驗,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三)進行教學改革,升級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升級是改變美術教育困境的根本措施。在教改過程中要賦予美術教師話語權,多傾聽美術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需要的環境條件,為學生美術素雅的提升營造良好的土壤。教學理念轉變需要從學校上層做起,同時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配合,盡快完成由被動教學向主動教學的轉變,讓學生能夠自覺地融入美術課堂中,充分汲取人文知識和素養。教學理念的轉變不僅體現在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方法選擇上,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設身處地為學生成長著想,了解學生興趣愛好、關心學生學習生活,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學本職工作。

(四)開展教學評估,優化美術教學資源配置

教學評估工作對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關鍵作用,在評估工作中應重點對課時執行度、課堂內容設計、教學有效性、作業完成情況等對象展開,同時要收集學生的課后反饋意見,形成雙向的教學反饋鏈條,最終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人文美術環境,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

五、結語

高中是學生思維成長、情感養成的關鍵時期,學生面對學業的壓力很可能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或積壓情緒。如何利用美術課程在提高學生美術鑒賞能力、豐富人文美術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排憂解難,進而以更好的心態參與到日常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是美術教育能夠發揮的額外價值。在新視角下,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心智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改變傳統教育理念,真正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本質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美術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殷萱.“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4):159.

[2]劉衛城.高中美術教學策略探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73-375.

[3]梁園園.高中美術鑒賞課“活”起來的實踐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158-159.

[4]郭斌紅.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方法[J].教育革新,2019(11):70.

作者簡介:范敏(1981-),女,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初級職稱,研究方向:美術。

猜你喜歡
教育方法高中美術核心素養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
新課改后的高中美術教學反思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民間剪紙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