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文本,挖掘語言文字運用的生長點

2020-07-04 02:09王雪
課程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關鍵詞:語言文字運用生長點文本

王雪

【摘要】語文教材文本中所蘊藏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生長點,是學生打開語文學習這所金色大門的鑰匙。只有聚焦文本,深度解讀文本,結合學生實際,挖掘和提煉文本中蘊含的語言文字運用的生長點,才能把語文課文讀厚讀透,厚積而薄發,真正讓語文課文的教學由“這一課”走向“這一類”。

【關鍵詞】文本 ?生長點 ?語言文字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7-0045-01

在語文教學中,立足文本,緊扣文本中的語言文字進行研讀,加強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訓練,從而夯實對課文的教學,這已經成為廣大一線語文教師的共識。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能涉及到很多的語言文字運用的教學點,甚至在課堂教學中每一個點都能在學生臨場不同的精彩發言中延伸出無數個語言文字運用的教學點,在短短的一節課里,我們不可能將課文中所有的有價值的教學點都選出來教,那么教師應該挖掘哪一點作為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生長點,發現并提煉文本的教學價值呢?下面筆者將結合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四季》一課的執教經歷,談談如何立足文本,相同之中求變化,從文本自身結構的差異性出發,挖掘語言文字運用的生長點,聽到那些封存在語言文字內部好聽的聲音。

部編版教材低年級的選文,大多文質兼美、清新雋永,最大的特點在于大量重復性的結構,在這些重復性的結構里,又藏著些許的小不同,它們就像是散落在文本中的顆顆明珠,熠熠生輝,這就是教學中的著手點,也就是語言文字運用的生長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觀察、發現、總結文本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充分利用這些生長點讓學生品味、揣摩、內化和表達,從而發展語言能力,領悟語言運用的妙不可言,積累語言,以真正學會運用語言。

如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一課,熟悉教材的老師都知道,這一課有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即:模仿課文,說說自己喜歡的季節。筆者仔細研讀文本,發現這首兒童詩的第一、二小節和第三、四小節,是不一樣的,于是在課堂上筆者便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們,睜大眼睛,仔細看,課文的第一、二小節和第三、四小節,你發現什么了嗎?”學生先是找到了很多的相同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發現是每個小節所寫的事物都是每個季節有代表性的事物。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去找不同,孩子們最先發現的是前三個小節都有疊詞,而第四小節沒有,這點很重要。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這個不同需要孩子們用自己的話總結,所以難度較大,但是班級里部分對語言敏銳的孩子很快還是發現了:第一、二小節是什么對什么說,而第三、四小結是什么怎么樣地說,都是做了動作,雖然他們的原話還很稚嫩,語言表達也不是盡善盡美的,但是作為一年級的校學生來說,能夠表達出完整的意思實屬不易。

為什么要設計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呢?為什么說這些發現很重要呢?接下來筆者列舉一些當時課堂上學生的仿說和課后的練習,相信大家就明白了。

“雪球大大,他對雪人說:‘我是冬天?!?/p>

“草芽嫩嫩,他對毛毛蟲說:‘我是春天?!?/p>

“荷花粉粉,他對水泡泡說:‘我是夏天?!?/p>

“雪花扭來扭去,他自豪地說:‘我是冬天?!?/p>

“小樹慢慢長大,他開心地說:‘我就是春天?!?/p>

“雪人媽媽嘴巴一笑,他快活地說:‘我當然就是冬天啦?!?/p>

……

更讓筆者欣喜不已的是學生們在課文配套練習中所展現出來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對所學課文知識靈活運用的強悍能力,現摘錄部分精彩的答案如下:

“鉛筆長長,他對書本說:‘我是文具?!?/p>

“小孩彎彎腰,他笑著說:‘我是一年四季都有的?!?/p>

“恐龍高高大大,他搞笑地說:‘我就是以前?!?/p>

“爸爸大肚子一挺,他有力地說:‘現在是冬天?!?/p>

“白云走來,他開心地說:‘我就是大風?!?/p>

“國旗紅紅,他對小朋友說:‘我是中國?!?/p>

“雪人紐扣一扭,手套一戴,他快活地說:‘我就是冬天?!?/p>

……

這些精彩的語句,語言文字內部好聽聲音的出現,正是得益于課堂教學環節中教者引導學生緊緊抓住語言文字運用的生長點——四節詩結構上的異同。這樣的教學,學生首先是對課文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其次獲得的是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審美能力的提升,最后就是閱讀感悟的充實飽滿,閱讀質量的飛躍發展。當然這一切收獲的前提是教師聚焦文本,解讀出文本的核心價值,才能找準語言文字運用的生長點。

總而言之,語文教材中的語言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藏玄機,想要挖掘出文本中語言文字運用的生長點,唯有聚焦文本,進行深入地解讀,才能讓語用訓練擲地有聲,聽到那些封存在語言文字內部好聽的聲音。

參考文獻:

[1]鄭嬌.聚焦文本 扎實語用 凸顯語文核心價值[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

[2]趙蕓.把握“生長點”,讓語用訓練有據可依[J].小學教學參考,2017.

[3]翁娟秋.找準語言文字運用的生長點[J].新課程導學,2017.

[4]韓亞男.尋求語文閱讀教學新的生長點[J].內蒙古教育,2016.

[5]何洪波.找準語言文字運用的切入點 提高閱讀教學效率[J].教師,2015.

[6]殷開林.挖掘語言生長點 提高閱讀實效性[J].江蘇教育研究,2011.

猜你喜歡
語言文字運用生長點文本
混合:教學模式的生長點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不斷蓬勃發展 不斷涌現新生長點的無機材料
--先進無機材料論壇例記(Ⅱ)
不斷蓬勃發展 不斷涌現新生長點的無機材料
--先進無機材料論壇例記(Ⅰ)
“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檢測試題
低年段的“語用”策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如何快速走進文本
在黨史資源中尋找民主的生長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