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炳《畫山水序》部分解讀及對筆者創作的影響

2020-07-04 03:18胡隨
戲劇之家 2020年18期
關鍵詞:臥游

胡隨

【摘 要】宗炳的《畫山水序》,是中國山水畫乃至整個中國畫的最重要繪畫文獻。它主要闡述用畫的形式把哲理的內容表達出來,而作山水畫、觀山水畫也是為了觀道、體道,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畫重精神性和重理性。

【關鍵詞】畫山水序;澄懷;觀道;暢神;臥游

中圖分類號:J7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8-0147-02

一、部分原文和譯文

《畫山水序》部分原文:圣人含道暎物,賢者澄懷味像。至于山水,質有而靈趣,是以軒轅、堯、孔、廣成、大隗、許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稱仁智之樂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不亦幾乎?

譯文:道內含于圣人生命體中而映于物上,賢者澄清其懷抱,使胸無雜念以品味由道所顯現之物象。至于山水,其形質存在,必能從中發現道之所在。所以軒轅、唐堯、孔子、廣成、大隗、許由這些圣賢仙道,必定有崆峒、具茨、藐姑、箕山、首陽、大蒙(等名山)的游覽活動。這又叫“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圣人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總結發現了“道”,賢者則澄清懷抱品味這由道所顯現之像而通于道。山水又以其形質之美,更好、更集中地體現“道”,使仁者游山水得道而樂之。事實不就是這樣嗎?

二、思想內容

(一)論山水畫的功能性

宗炳認為,山水畫是用來體現圣人之道的?!笆ト撕罆N铩薄吧剿孕蚊牡馈?。畫山水或觀山水畫都和游覽山水景色一樣,而且能更好地品味圣人之道,“雖復虛求幽巖,何以加焉?!彼赃@位“澄懷味像”“洗心養身”的信徒,鼓吹山水畫,決非為了消遣,而是要調動一種最好的形式,“臥游”山水,以便體現和學習圣人之道。他說的“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是因為“臥游”山水畫,實現了觀道和對道理解更深刻的目的,才“暢神”的。宗炳把山水畫和圣人之道聯系在一起,這樣就把山水畫的社會功能提高了。

(二)以形寫神,以形寫形

宗炳說:“夫以應目會心為理者,類之成巧,則目亦同應,心亦俱會,應會感神,神超理得?!本褪钦f,山水的景致(包括神和形),應于目,會于心,而上升為“理”,如果畫得巧妙,則觀畫者在畫面上看到和理解到的,亦和作畫者相同。作畫者和觀畫者的精神都可超脫于塵濁之外,是因為感通于畫上的山水之神,只有如此,才能起到“觀道”的作用,所以寫山水要寫山水之神。在“以形寫形”與“畫山水之神”之間,宗炳竭力將兩者統合在一起,他所借用的,首先是視覺感受。他說:“且夫昆侖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里,則可圍于寸眸。誠由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币驗樯剿嬍且孕。ó嫞懘螅ㄉ剑?,所以掌握近大遠小的基本透視學原理至關重要。一旦明白了這一原理,在創作實際體積巨大的山水畫時,“張絹素以遠映”,就能夠“以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薄笆且杂^畫圖者,徒患類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形似,此自然之勢。如是,則嵩、華之秀,玄牝之靈,皆可得之于一圖矣?!敝灰莆樟朔椒?,即得到了其中的“巧”,就能夠在一圖中,表現出“嵩、華之秀”,甚至更難把握的“玄牝之靈”。

三、影響

《畫山水序》是宗炳游歷名山大川、沉潛玩味并張圖作畫的心得,討論了山水畫的價值、功能,以及創作山水畫的目的與方法等。他指出,臥游山水、悟道暢神是山水畫的價值,畫山水的宗旨是寫山水之神。他還提出了山水近大遠小的觀察原理,以及在畫幅上表現真實山水空間的方法?!懂嬌剿颉芳仁且黄剿嬚?,也是一篇借談山水畫來討論玄理的文章。文中涉及山水畫的性質、功能、特征以及山水畫創作與空間觀念的討論,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宗炳還認識到山水畫的功能與人物畫不同。山水畫以再現自然美為能事,人物畫以反映社會生活為根本,人物畫寓褒貶、存鑒誡的思想,在山水畫中是不適用的。山水畫的功能只是使人精神愉快,充分肯定了山水畫藝術的美感享受作用。在此基礎上,宗炳進一步提出了山水畫可以“臥游”的審美境界,這里有孔子“游于藝”思想的印記,更是時代審美的新理念,并直接啟示著后人。

四、對筆者創作的啟發

筆者《山·水》系列創作是融入了“道”的思想,運用銀色細鐵絲構成“文字山水”符號,將鐵絲的“柔性”與“剛性”巧妙利用,與詩、書、畫、印相結合,組成富有“山水”意韻的畫面,簡約而又不失形式美感,具有一定的審美趣味。

《易經》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精辟概括了對立統一的根本思想,《山·水》系列作品中也運用了一定的“道”的思想,這個“道”就是剛柔有體, 一陰一陽,相互轉化、相互推移。本次創作的主題是自然界中的山水,采用“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觀察方法,“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由“觀物”而至“取象”,這中間經歷了對客觀世界的觀察、認知、把握與組合,最后提煉出最概括、最有象征意味的符號進行組合,構成畫面。

本次創作認真學習了宗炳的《畫山水序》,受益匪淺,更加注重對客觀事物的感受,重視第一感覺。在創作過程中,力求做到“形式”與 “內容”的和諧統一,在內容上以“山水”的物象為主,但表現為抽象的符號形式,是對物象的升華;在形式上充分運用金屬鐵絲的特性,“剛柔結合”“一靜一動”“負陰抱陽”。

《山·水》系列中,最重要的就是“剛柔相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保ā洞髩沿浴罚袄ぶ寥岫鴦右矂?,至靜而德方?!保ā独へ浴罚┕湃苏撚霉P時亦云“寓剛健于婀娜之中,行道勁于婉媚之內?!闭f的是剛與柔必須結合互補。似柔非柔,不剛而剛,外柔內剛,內韌外雄,始終貫徹在中國書畫的審美之中。若執于一端,常常是過猶不及,或剛而粗俗,或柔而妖媚,皆難以涉入美的領域。唯剛柔并取,才能相摩相蕩,變化莫測;其嫩處如金,秀處如鐵,無筆不剛,無筆不柔,無筆不神,無筆不意,“筆筆取神而溢乎筆之外,筆筆用意而發乎筆之先?!边@種“剛柔”的思想,亦融入在筆者的創作中。

通過本次創作,筆者深刻認識到,一件作品的產生,不僅需要創作者具有精湛的功底,最重要的是創作者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對事物的感知力,畫由心生,亦由筆下,要時刻鍛煉自己的藝術敏銳力,要深入學習中國畫論,才能認識中國畫,認識到中國畫中所蘊含的美學思想,才能了解藝術家的品格。創新來源于對生活的感悟,以古為師,才能繼往開來。作為新時代的美術學研究生,不僅要學好自身的專業知識,打牢基本功,更要有扎實的學術修養,多看書,博學多識,進一步提升藝術功底,創作出更加有內涵、有溫度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徐志興.中國書畫美學概論[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6,119.

[2]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11.

[3]張建軍.中國畫論史[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36.

[4]彭萊.古代畫論[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46.

[5]賈濤.中國畫論論綱[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69.

猜你喜歡
臥游
古今“臥游”觀對比分析
臥游
宗炳與郭熙“臥游”思想的對比
臥游理論在散點透視中的體現
荊浩《匡廬圖》中蘊含的“臥游”思想
“臥游”觀念在旅游繪本設計中的藝術性應用研究
名勝游覽圖中的朝鮮時期名勝研究
淺談宗炳《畫山水序》
“臥游”在徽州版畫中的文化內涵及審美表現
淺談山水畫中的“臥游”與“記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