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護理在ICU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

2020-07-04 09:21鐘愛勤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手衛生醫院感染品管圈

鐘愛勤

【摘要】目的:分析在ICU醫院感染管理中應用品管圈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院ICU進行救治的患者60例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根據患者入院治療時間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品管圈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在多重耐藥菌感染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在護理人員醫療用具使用、手衛生、理論知識與技能、執行措施評分方面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ICU中實施品管圈護理,能顯著提升護理人員感染管理理論知識與技能,提高手衛生、消毒隔離等措施落實率,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品管圈;ICU;醫院感染;手衛生;應用效果

重癥監護室(ICU)是醫院救治病情危重患者的可是,該科室的患者普遍存在病情危重、病情變化快、病情復雜,患者免疫力低下等特點[1],臨床救治時會應用各種侵入性操作,因此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明顯高于其他科室。發生感人不僅會延長患者住院治療時間,還會增加患者家庭經濟負擔,增加臨床治療難度,患者死亡率也隨之升高。品管圈護理模式是在常規護理模式基礎上優化的一種管理模式,能顯著提升護理質量,降低感染發生風險。我院對ICU救治的患者實施品管圈護理模式,獲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現將具體的應用情況進行如下分析: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院ICU進行救治的患者60例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臨床資料完善;(2)、患者或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了解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3)、本次研究獲得了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心、肺等臟器功能障礙;(2)、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3)、存在原發性感染。根據患者入院治療時間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有3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8:12,年齡在21-73歲之間,平均(53.16±7.10)歲;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9:11,年齡在24-75歲之間,平均(54.01±6.82)歲。經分析,兩組患者在臨床基本資料方面無較大差異(p>0.05),組間有比較分析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含的護理內容有環境護理、用藥護理、健康宣教以及愛生命體征監測。觀察組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展開品管圈護:(1)、建立品管圈護理小組,選擇護士長以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作為小組成員;(2)、護理小組每周召開一次會議,小組成員積極發表意見,進行臨床實踐經驗分享,組長通過小組成員對護理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分析,提出建議,制定出護理計劃表,分時間段制定護理目標、措施、評估效果以及經驗總結[2];(3)、優化ICU感染控制護理相關制度,對原感染控制護理措施制度進行優化,以更好的提升護理人員職責,對護理人員工作進行監督,提升ICU感染控制能力,優化醫療設備、環境的無菌化管理,加強手術操作器材的無菌化管理,從根本上減低感染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患者感染發生情況,并計算出感染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

制定護理人員理論知識與技能考核量表,對護理人員感染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理人員掌握輕越好,評估內容包含理論知識、執行措施、醫療用具使用以及手衛生。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x±s表示計量資料,作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作x2檢驗,P<0.05提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感染發生率比較

治療期間,對照組30例患者中有5例發生感染,感染發生率為16.67%;觀察組30例患者中有1例發生感染,感染發生率為3.33%。應用統計軟件對該組數據進行分析,在感染發生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各組護理人員理論知識與技能評分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護理人員在理論知識與技能各項評分方面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討論

ICU科室患者因病情危重、機體免疫力差以及治療多為侵入性操作等諸多因素影響[3],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顯著高于其他科室[4],感染不僅會增加臨床治療工作難度與患者痛苦,還會增加患者死亡風險,故加強護理感染,降低ICU感染發生率,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非常必要。

在ICU中實施品管圈護理,能夠針對ICU患者感染發生相關因素,并結合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認真分析、探討,制定出科學、符合實際的解決方案[5],加強護理人員相關培訓,完善相關規章制度,能有效提升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增加護理人員防護要點掌握度[6]。嚴格執行相關檢查制度,對護理人員手部、病房環境以及醫療用品進行細菌學檢測,若檢測不合格,應立即進行跟蹤改正[7]。將檢查結果與護理人員績效考核相掛鉤,進而能顯著提升護理人員的執行率,從整體上提升感染控制效果[8]。本次研究,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品管圈護理,結果,在多重耐藥菌感染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在護理人員醫療用具使用、手衛生、理論知識與技能、執行措施評分方面觀察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以上研究結果充分表明,對ICU 患者實施品管圈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ICU中實施品管圈護理,能顯著提升護理人員感染管理理論知識與技能,提高手衛生、消毒隔離等措施落實率,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文亞,范娟,孫會,苗芳芳,任宏.品管圈護理管理對控制消化道腫瘤患者手術室院內感染的效果及對護理質量的改善[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07):882-885.

[2] 向鳳玲,石朝凱,胥樹平,劉晞照,王沙沙.目標管理加品管圈降低重癥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14):2209-2211+2215.

[3] 何緒芳.品管圈在基層醫院消毒供應室濕包管理中的應用及控制醫院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7):57-58.

[4] 胡銀燕,孫彩霞,吳秀惠.品管圈對ICU住院患者使用各類導管相關感染情況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1):116-117.

[5] 聶向榮.品管圈活動對重癥監護室留置導尿病人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發生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08):936-938.

[6] 陸勤.品管圈活動對提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質量的效果分析[J].內科,2018,13(01):117-119.

[7] 何麗,張玉琴,徐惠萍,王惠琴.品管圈在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4):181-182.

[8] 李杏芳.品管圈活動在提高ICU氣管插管患者口腔清潔度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6):87-88.

猜你喜歡
手衛生醫院感染品管圈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肺結核患者痰標本留取合格率中的應用
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作用
產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品管圈應用的療效分析
品管圈活動在眼科患者視力檢查中的應用及對漏查率的研究
精神病??漆t院手衛生執行率調查分析
外科臨床護理過程中手衛生教育與預防醫院感染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手衛生促進項目管理實踐
縣級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