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深度數學學習,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2020-07-04 14:21凌志紅
小學時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深度學習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凌志紅

【摘? 要】?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數學學習十分重要,學生只有在深度化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才能促進自身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诖吮尘?,本文對引導“自我導航”,促進深度參與,引導自主探究,促進深度建構,引導總結歸納,促進深度反思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核心素養

學生徜徉在數學世界時,既能夠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能夠養成一定的學習技能,比如,邏輯判斷、抽象思維、想象創新等能力。學生掌握了這些基礎的學習技能,就能夠更好地學習其他科目。因此可以說,數學在整個的教育教學中是最為基礎的,也是最為重要的學科。在教育的黃金階段,即小學時期,教師務必要視情況而定,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切實做好數學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引導“自我導航”,促進深度參與

深度學習具有顯著性、參與性、體驗性等特征。其中參與性是深度學習的第一要義。如果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欲望,無論教師的教學準備多么充分,設計多么新穎,都不可能實現深度學習。內因和外因共同影響事物的進程,但前者才是根本,后者只是條件,這是唯物辯證法所蘊含的道理。因此,要實現深度學習,必須將學生的自主性放到第一位。教師要做的就是對學生加以指引,讓學生更好地實現自主學習。參與性強調深度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事物有所感知,有所體驗,進而產生思考和想象。也就是說,學生的這一系列行為和動作才是深度學習的參與性所強調的具體內容,參與性不過是這些行為和動作的外在表現而已。

例如,張齊華老師在進行“百分數的認識”的教學時,將學習任務的提出交給了學生?!昂螢榘俜謹??”“百分數該讀作什么,又該寫成什么?”“分數和百分數的學習是否會有沖突?”“實際的生活中百分數有何體現?”“分數和百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學生提出這些問題后,教師加以指導,進行總結歸納,最終明確了學習方向:為什么要學習百分數、百分數的定義、分數和百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接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深度學習,共同探討百分數的意義。而后,教師將課本知識融入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比如:分析學生的近視率,引導學生科學用眼;分析森林的覆蓋率,引導學生愛護環境,植樹造林;分析食品材料的百分率,引導學生明辨健康食物等。將具體的數學知識融入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可以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入手,明確學習百分數的意義,進而獲取有更價值的信息,增強辨別能力。

深度學習的參與性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并非教師指揮學生學習,也并非學生單純地依照教師的指揮進行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展開深度對話,實現高效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的學習從“為你學習、為我學習”變成“為我們學習”。學生只有沉浸在學習之中,達到學習的峰值,才能夠實現自我的成長。

二、引導自主探究,促進深度建構

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迫切,希望能夠以己之力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但往往事與愿違,甚至產生了反作用。教師的過分教學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深度學習需要教師轉變這一行為,讓教師的過分教學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而深度構建起學生的知識系統。

1.提供深度探究材料

深度構建不僅強調學生對知識本身的學習,更強調學生對知識之間關系的梳理。學生不僅要知道數學知識本身,還要知道形成這些數學知識的背景、成因。如此就能夠讓學生的知識系統更加穩固,將瑣碎的知識內容都串聯起來。

例如,教師在進行“三角形面積”的教學時,可以提供給學生多樣化的材料,比如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不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帶有方格的卡紙、剪刀等。上課時,一些學生用完全一樣的兩個直角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或者正方形,一些學生用完全一樣的兩個普通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一些學生用方格紙裁剪三角形,直接研究起了三角形的面積,還有一些學生用方格紙裁剪三角形后,又拼成了長方形等等。緊接著,教師開始對學生進行引導:“大家都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對三角形的面積進行了探索,誰能告訴大家這些方法可以歸納為幾類呢?”學生紛紛展開思考。一些學生認為可以歸納為三類,即剪、量和拼的方法;一些學生認為可以歸納為兩類,即直接或者間接的方法;還有一些學生認為可以歸納為兩類,即是否拼成之前已經掌握的圖形。在深度構建的數學課堂中,學生能夠實現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除此之外,學生還對比了三角形面積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探索過程,加深了對面積計算過程的認識,明晰了圖形之間面積推導的關系,實現了高質量的學習。

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過分教學,也不能毫不關心,既要讓學生擁有自主思考的空間,也要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實現深度思考由“山澗溪流”轉變為“高山瀑布”。

2.設計深度探究問題

教學要時刻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設計一些學生無法解決的困難,或者一些與學生認知相矛盾的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

例如,當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分別相等時,二者計算出來的面積也是相等的,此時,一些學生就會認為二者的周長也是相等的。這時教師可以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白二者周長不同。學生進行探索后會發現,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所用的高并不能用于周長的計算,平行四邊形兩側的斜邊才是計算其周長所要使用的,而斜邊的長度是長于高的,因此,長方形的周長要比與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周長短。故此,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時,它們的周長也是不相等的。

上述對比教學的方式使學生在回顧以往數學知識的基礎上,牢固掌握了新的數學知識,為學生形成數學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引導總結歸納,促進深度反思

學生徜徉在數學世界中,如同遨游星海。當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達成之后,深度教學其實才剛剛開始。深度教學無止無境,它能夠由一個深度跨越到另一個深度。與其說深度學習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倒不如說深度學習是學習的某種境界,或者某種態度。要做到深度學習,學生必須實現自我思考,及時反思,整理歸納,體會深意。對于深度教學來說,教師既要注重教學過程的深度,也要注重教學結果的深度,不僅要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的知識系統,還要幫助學生培養學習技能,積累方法,提升境界。

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共享學習成果。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將課堂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實踐中,這是學生所面臨的新的挑戰,能夠幫助學生持續進行深度學習。

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時,等學生思考、探究完成后,再帶領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得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其后,教師再啟發學生:“同學們,曾經使用過乘法分配律嗎?是在哪里使用的呢?”此時學生就會回憶之前所學的內容,讓知識得以類比遷移。接著,教師又提出了“乘法相較于減法的分配率”,拋出問題后,讓學生自主研究。在課程的最后,教師讓學生發表自身觀點,總結收獲,發現問題。

上述回顧式的教學方式,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自主思考時間,實現了深度學習,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總而言之,深度學習的前提條件是做好深度教學,要達成學生深度學習的目的,教師需要使教學內容更加深刻,做好教材深度;使教學方法更加深刻,做好設計深度;使教學過程更加深刻,做好思維深度;使學生的自我思考更加深刻,做好結果深度。

【參考文獻】

[1]錢云娟.例談小學數學以深度教學引發深度學習[J].基礎教育參考,2018(22):56-57.

[2]徐曦霞.淺談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黑河教育,2019(02):60-62.

猜你喜歡
深度學習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