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師對幼兒隱性傷害的表現、成因及對策分析

2020-07-04 12:56王建鑫
文存閱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教師素質幼兒教師幼兒

王建鑫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讓廣大幼兒教師了解他們自身不經意的言行對幼兒造成的傷害,通過觀察收集實習幼兒園實例,從互聯網中搜集事例,羅列出幼兒教師對幼兒隱性傷害的幾個表現,并分析其成因,于是得到了一個關于這個課題的結論:通過完善廣大的聘任機制和監管機制以及從幼兒教師自身出發,提升幼兒教師的素質以及個人法律意識,這樣方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隱形傷害,也可以最小化那些不可避免的傷害。

關鍵詞:幼兒教師;幼兒;隱性傷害;教師素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痹谛@中,存在著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的不完善或失當等對學生身體和精神所造成的非直接的傷害的現象,這種傷害就是隱性傷害。。隱性傷害對幼兒來說是具有遲滯性和潛在性的,它的存在往往會在幼兒脆弱的心靈上造成極大的傷害,但又由于它的潛在性,往往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它所帶來的心理影響。

1.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隱性傷害的表現

通過在幼兒園實習并觀察收集實例,筆者主要從非語言傷害方面對幼兒園教師的隱性傷害進行描述。

1.1 非語言性傷害

非語言性傷害指的是教師并非通過打、罵的形式對幼兒所造成的傷害,而是通過變相的一些懲罰去對幼兒進行精神傷害,例如以下兩點。

1.1.1 不公平對待。幼兒由于個性差異和能力差異會使得教師產生某種程度上的情感偏向,也正因為教師的情感偏向而導致其對待不同幼兒有不同的教育行為,這些深深地影響著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小班幼兒童童是老師眼中公認的“調皮鬼”,而另一名幼兒岑岑是老師眼中公認的乖寶寶,于是在日常幼兒園生活中,老師總是有意無意的讓岑岑優先吃點心,優先選玩具,而童童總是最后一個,久而久之,童童產生了厭學的情緒,貶低自己的價值,甚至產生恐懼上幼兒園的情緒,這就是幼兒教師隱性傷害中的不公平對待。

1.1.2 冷暴力。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種,他并非是行為傷害,而是一種精神傷害,其表現形式多為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幼兒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例如說:小班幼兒青青因為粗心將老師用來給幼兒涂鴉的顏料海綿碰掉,并在老師的衣服上留下了污漬。老師對此很生氣,但是又不能過分責罵幼兒。于是,該教師則選擇將青青單獨坐在一邊,并且若有如無的做出嫌棄的面部表情,這些都讓幼兒看在眼里。

2.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隱性傷害的成因

筆者針對幼兒教師對幼兒隱性傷害的表現,結合互聯網中搜集資料,將從四個方面分析幼兒教師對幼兒隱性傷害的成因。

2.1 幼兒園招收的教師專業含金量低

幼兒園招收教師專業含金量低指的是,在當今社會,幼兒園參差不齊,有的水平較差的無良私營幼兒園不以教育為主要目的,以營利為主,招收一些未經培訓,沒有專業技能的教師,來進行幼兒教育,再有就是我們國家目前的教育監察體制不完善,導致總有一些無良教師成了漏網之魚。

2.2 幼兒教師語言風格成人化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幼兒園的教師常常從幼兒教師自身的角度出發,運用成人化的語言和幼兒進行交流,比如說:小班幼兒婷婷在家吃飯時,由于挑食,一直不肯把菜吃完。家長督促其趕快吃時,竟然從幼兒嘴里冒出:“真郁悶”!這樣的詞匯。而家長在與婷婷交流時,究其原因,竟然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是經常運用這般成人化的語言。幼兒教師語言風格成人化,使得幼兒長時間處在成人的環境中,他們無法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兒童的世界,使得他們失去了以兒童視角觀察世界的機會,逐漸喪失了對新事物的強烈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極其不利。

3.預防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隱性傷害

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隱性傷害一步步摧殘著孩子的內心,深入分析幼兒教師對幼兒隱性傷害的成因,預防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隱性傷害已經迫在眉睫。

3.1 從幼兒園入手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第二個“家”。它也是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它對幼兒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擬的。它在預防幼兒教師隱性傷害來說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3.1.2 成立幼兒園監管機制。對于預防幼兒教師隱性傷害來說,幼兒園需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制訂有關條例,明令禁止幼兒教師的各種“隱性傷害”行為,讓教師充分認識教育“隱性傷害”現象及其危害,從而規范教師的教育行為。而家長委員會則是一個很好的監管機制,幼兒園可以邀請一部分家長作為家長委員會的主要成員,她們有權不定期的進行聽課等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監督、提醒幼兒教師規范自己的行為。

3.2 從幼兒教師入手

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第二任老師,深受幼兒的尊重和愛戴。幼兒教師的言行不但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進程與效果,而且對幼兒在幼兒園學習、適應都造成深深地影響,因此,教師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3.2.1 樹立師幼平等的教育觀念。幼兒作為教育對象具有其特殊性,與中小學生完全不同,他們到幼兒園是頭一次離開父母的懷抱,是人一生走向社會的起步,幼兒由于年齡小,獨立能力、自理能力差,所以把對父母的依賴感全都轉移到教師身上,渴望得到幫助與保護,因而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幼兒心理的影響是極大的。因此,幼兒教師應該樹立教師和幼兒都是平等的、都是教育活動參與者的觀念,尊重幼兒的權利和尊嚴,充分給予幼兒所應享有的一切權利,給予幼兒更具有人性化的教育。

3.2.3 加強教師素質培養。首先,應加強幼兒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做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其次,幼兒園要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幼兒教師扎實的彈、唱、跳、說、畫和教的技能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保證,幼兒園可以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定期到園指導,并且對幼兒教師定期考核,提高其專業素養;再者,幼兒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始終堅持幼兒是主體的原則,促使幼兒全方面和諧發展,針對不同幼兒還有因材施教,幼兒園可以定期向幼兒教師征集因材施教案例,并且可以開展全園評比活動,給予幼兒教師物質獎勵,提高幼兒教師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馮志堅,王萍.學前教育研究[J].1996,(04):25-29.

猜你喜歡
教師素質幼兒教師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教學反思與教學的關系
中職學校如何加強教學研究分析工作
淺議高職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的提升
淺談小學教師素質現狀及提升對策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