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挑戰與應對

2020-07-06 03:39陳香梅彭愛勤王瑜顏靚梅之妍黃朝紅烏美娜
中國新通信 2020年3期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網絡輿情高校

陳香梅 彭愛勤 王瑜 顏靚 梅之妍 黃朝紅 烏美娜

摘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較2018年底增長7508萬,互聯網普及率達64.5%。這意味著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可以用手機獲取資訊。在這種自媒體興起的大環境下,網絡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各類良莠不齊的消息。并且由于突發事件相關與情一旦以非理性或失真的狀態向社會媒體傳播,往往其影響還會擴大。在高校發生網絡輿情的時候,有可能會給學校聲譽以及教學秩序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做好高校輿情管理是高校管理中是很重要的。本課題對高校網絡輿情挑戰與應對展開研究,共同構建良好、和諧的網絡環境。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高校;網絡輿情

一、網絡輿情給高校帶來的挑戰

(一)突發性強,擴散速度快

在傳播信息方面具有另一鮮明的特點,那就是快捷性和高速性,傳播內容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高校學生群體熱衷于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各類話題交流,并且各個高校之間的學生也在進行跨?;覽1]。在事情發生后被發到網上,只需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傳播到各個網絡終端。網絡的快捷性和高速性也會給高校輿情管理帶來不小的挑戰。

(二)傳播媒介多樣化,導致管理范圍大

網絡社交在當今社會已經是很普及。發微博、發表評論、瀏覽微信等等已經成為了高校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常見的自媒體就有微博、知乎、微信以及各大校園論壇,但是也還有很多其他的。有些高校沒有建立較為完整的輿論檢測體制,有些時候不能很快地檢測到輿情在哪個軟件爆發,可能會導致錯過了發聲的重要時機。正是因為社交媒體的多樣化,管理的范圍也變大,給高校網絡輿情的監管帶來壓力。

(三)網絡信息選擇片面化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上的信息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上信息的發出者和觀看者。對于喜歡選擇的網民而言,他會通過各種方式搜集或檢索關于某個事件的信息。然而,即使網民試圖全面地獲取某個事件的信息,但由于網絡上的信息是有選擇性的,因此,網民只能獲取關于該事件的有限信息[2]。所以有時候大家獲取的信息都是片面的,根據這些片面的信息去評論整件事情的原由會讓輿論呈現“一邊倒”的狀態。在網友同情受害者情況下,受害者可以維護到自身權益,但是也可能讓受害者變成網友口中的“加害者”。這樣的網絡誤傷會給學校管理帶來不良影響。

二、高校針對網絡輿情可采取的應對措施

(一)建立輿論監測體制。

丁義浩、王鑠強調高校網絡輿情應對必須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科學民主的工作領導機制,具體包括:成立高校網絡輿情工作領導機構、建立健全決策程序以及制定切實可行的網絡輿情預案。高校應加強制定高校網絡輿情日常監測制度,加大監管力度[3]。劉蓉認為高校要建立由黨委統一領導,學生工作部門、團委、各個學院輔導員及任課教師等多方聯動的網絡輿情匯集和分析團隊,并通過全媒體工作培訓提高各部門的網絡輿情工作能力。通過專門的輿情監測小組及時匯總整合校內各部門的意見和情況,一旦發生應急輿情,相關部門就會展開調查核實并立即處理,形成一個分工明確、流程明晰、權責分明的高校網絡輿情監測管理機制,避免網絡輿情發生次生輿情[4]。

(二)高校重視網絡輿情的引導,培育一些活躍的“論壇領袖”。

中心度位置是處于社會網絡的中心,相較于社會網絡中的其他行動者,擁有許多與其他成員的連結,也具有更高的地位及重要性。因此,位于中心度位置的網民一般是網絡中的核心人物,他們活躍,有聲望,有權利,能夠及時的與其他網民進行交流,對網絡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5]因此,培養“論壇領袖”可以在輿情發生的時候引導輿論往正能量的方向靠近。校方可在平時培養一支由輔導員和學生組成的論壇領袖。通過較為專業的培訓,在輿論發生的時候來正確引導輿論的發展導向。

(三)高校努力做好善后工作,使正面回應更有公信力。

恩格斯說過:“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動,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實際上是怎樣一個人?!痹谳浨榘l生后,校方的行動也會被網友緊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校方的行動就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據。

(四)高校加大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和網絡道德教育的力度。

高校大學生在這種價值觀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外界輿論影響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容易對輿論發展產生不良影響。這時候,強化大學生媒介素質教育和網絡道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要開展網絡倫理德育教育,利用典型事件進行深入剖析和教育,強化大學生作為網絡信息的提供者與傳播者的道德責任,組織學生社團組織開展“微博辟謠”等活動。其次,要培養大學生的媒介價值判斷能力,引領大學生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對媒體進行社會價值、政治價值、文化價值的判斷,增強判斷的敏銳性時代性。[6]

當然,在高校網絡輿情發生的時候,并不是只靠一方的行動就能解決問題。需要校方、學生、網友亦或是政府的共同努力。正確引導輿論的發展,給大家帶來更和諧、有序的網絡空間。

參考文獻:

[1]李厚艷.自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策略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07),67-69

[2]方付建,王國華,徐曉林.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片面化呈現”的形成機理[J].情報雜志,2010(4):26-30.

[3]丁義浩、王鑠.當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424-428.

[4]劉蓉.新媒體語境下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及管理對策記者搖籃2020,(04),134-135

[5]陳遠、劉欣宇.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意見領袖識別研究.情報科學,2015,33(04),13-19+92

[6]周源源、費國強.微博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理論2011-5-1

指導老師:佘穎

猜你喜歡
自媒體時代網絡輿情高校
自媒體時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發展研究
自媒體時代下廣播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研究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基于社會穩定視角的網絡輿情預警機制構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演化規律與監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