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區域產教融合工作的幾點思考

2020-07-06 15:25潘志軍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深化產教融合區域

潘志軍

摘要:本文通過深化區域產教融合過程中存在問題分析,提出打造產教融合示范區、構建產教融合生態鏈、培育產教融合樣板房、打好產教融合組合拳等四條推進途徑,以此助力復工復產、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繼續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區域;產教融合;深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深化產教融合。深化產教融合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2019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方案指出要通過 5 年左右的努力, 試點布局建設 50 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形成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建設培育 1 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

我國產教融合工作從80年代起步,發展到目前以中職學校、技師學院、高職院校、本科院校及諸多知名企業參與的低中高多層次的互相合作,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近四十年的探索及實施為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

目前,我國正處在機遇的疊加期、轉型的關鍵期、攻堅克難的決勝期,需要進一步推進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推進信息、融合、創新三大領域的新基建建設,培育一流的產業生態和創新生態。尤其是在目前的形勢下,面對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現狀,我國要突出重圍,保持經濟高速發展,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是助力復工復產、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但對照國家對區域產教融合推進要求和發展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部門認識存在差距

深化產教融合需要教育、人才、科技、產業、財政等部門協同作戰,需要政府、企業、學校、研究機構等共同參與。但大部分地區對產教融合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教育層面,政府全局統籌和規劃引導不夠,沒有把產教融合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未能有效推動行業企業參與。不同職能部門對產教融合的工作取向也存在差異,導致產和教不會也不敢融合。

二、教中融產存在差距

由于企業和學校性質、體制、結構和功能不同,學校屬于事業編制,實行收支兩條線,多勞多得得不到體現,同時校企合作過程中存在產權難分割、利益難分配等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造成校企雙方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比如:院校幫助企業開展員工培訓、產品研發、技術服務等工作,企業給予院校的勞務報酬不能發放給教師,教師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不高。

三、產中融教存在差距

目前大部分地區產教融合工作還處于淺層次、自發式、松散型、低水平的狀態,校企之前存在“兩張皮”現象。一些企業對人才培養培訓重視度不夠,積極性不高,缺乏長期規劃與保障,認為與院校聯合培養非本企業準員工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也難以承受各種安全風險。

四、深化區域產教融合工作實施途徑

(一)打造產教融合示范區

2019年杭州、寧波等20個城市被推薦為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試點,各試點城市均在擬定或公布了深化產教融合實施意見,可利用這一機遇,打造區域性產教融合示范點。首先,通過產教融合,使政府、學校和企業心往一處想,切實緩解學校人才供應側和企業人才需求側不匹配現象,為經濟保持高速發展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保障。其次,通過產教融合,健全完善行業企業尤其是本地大型企業在學校專業建設中的參與機制,真正聚焦產業發展,學校在技術技能人才供需對接上與行業、企業勁往一處使。第三,通過產教融合,積極參與創新發展,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對接,加快構建“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云”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培育創新經濟新形態。

(二)構建產教融合生態鏈

第一,要著力建立“政府對接學校(研究院)、學校(研究院)對接企業,促進創新發展產業轉型、促進學校內涵建設水平提升”的“雙對接、雙促進”機制。第二,要加強與高等研究院合作,重點對接高端人才培養引進,新興產業培育布局等方面,增加項目輸出的前瞻性、預見性和可行性。第三,要鼓勵中高等院校開設與新興產業相配套的如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硬件等專業,加大應用型人才培養力度。第四,要依托產業規劃,把以企業為主體的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建設納入產業發展配套項目,促進教育鏈與人才鏈、供給鏈與需求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從而形成產教融合生態鏈。

(三)培育產教融合“樣板房”

首先,要打造產教融合試點園區。規劃試點園區,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政企校共建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科專業建設,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和產業化鏈條。其次,要培育產教融合示范項目。通過示范性樣板培育,融合企業共同制定產教融合的教學、生產計劃,打造產教融合聯盟。

(四)打好產教融合組合拳

從政府層面,成立領導小組和協調機構,負責協調處理產教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高效推進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從院校角度,出臺資金政策,給予產教融合必要的財政支持,確保項目經費和配套經費及時到位。出臺分配政策,促進產教融合非財政性收入有效分配、管理和使用。從園區或企業的角度,給予推動產教融合的多維度動力支持,用好“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政策。通過政府的引導,促進企業、行業等相關主體的積極性,形成相互合作的內生動力。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

[2]《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浙政辦發〔2018〕106號.

[3]《關于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社會〔2019〕1558號.

[4]范詩武 張媚.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徑探析[J].杭州(周刊).2018(28).

猜你喜歡
深化產教融合區域
分割區域
擦桌子
區域發展篇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