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詩義斷想

2020-07-06 13:52楊樹郁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情歌

楊樹郁

摘要:《鄭風·女曰雞鳴》的內容一直被定格在夫妻生活這一題材之上,其實乃男女節日歡會上的情歌。其情節多以懸想出之,這是詩義領略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女曰雞鳴;節日歡會;情歌;懸想

《鄭風·女曰雞鳴》自朱熹《詩集傳》“此詩人述賢夫婦相警戒之詞”[1]之說一出,則被定格在夫妻生活這一題材之上,一直以來幾乎毫無爭議地作為“平實幸福的平民夫妻生活”來加以解說和闡述,全篇被概述為“這首賦體詩恰似一幕生活小劇”。詩人通過士女對話,展示了三個情意融融的特寫鏡頭”:“第一個鏡頭:雞鳴晨催”;“第二個鏡頭:女子祈愿”;“第三個鏡頭:男子贈佩”,于是,詩旨被歸結為“統觀全篇,實是贊美青年夫婦和睦的生活、誠篤的感情和美好的人生心愿的詩作?!盵2]聞一多《風詩類鈔》有更為具體的情景限定:“《女曰雞鳴》,樂新婚也?!盵3]然仔細品讀文章,對內容有新的理解與聯想,以求共同商榷。

若單純以第一章之“雞鳴”、“昧旦”的士女對話的時間來看,似乎應是發生于夫妻之間,然而,至第三章贈佩之情節似乎又在否定著夫妻的關系,因為投報饋贈之類往往發生于戀愛男女之間的情意傳達。另于第二章所謂夫妻有好菜——野鴨大雁、美酒與“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之間的邏輯關系上缺乏必然性的聯系。仔細品味,結合《詩經》尤其是時代風俗和民間情歌的慣常表達方式,方能領略篇章情節的虛實及其藝術韻味。

“雞鳴”一直被解說為雞叫了,是情節發生的時間,籠統地講它確實屬于時間范疇的概念,但確切地說它并非一個具體的時間點,而是一個時辰——丑時雞鳴(1時至3時)的名稱?!懊恋碑斎缰祆洹对娂瘋鳌匪^:“昧旦,天欲旦、晦明未辨之際也?!薄秱魇琛罚骸懊恋┖笥陔u鳴時?!笔浅髸r雞鳴后“平旦(3——5時)”的前段時間。這“雞鳴”和“昧旦”是人物口中提示的時辰和時間,絕對不是情節發生的時間。要想了解這一點,尚須理清情節本身的發生情形:

其射并非為吃,第一章中說到“弋鳧與雁”,便承接著將第二章的“宜”解釋為烹調菜肴,實際上“煮熟可吃的肉”確實是“宜”的一個義項,但它還有一個義項值得我們注意——“祭名”——祭祀土地之神,《爾雅》云:“起大事,動大眾,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謂之宜?!盵4]這女與士要祭祀土地神,是因為要完成一件大事,終身大事——婚姻,那又如何要“弋鳧與雁”?上古有納雁提親之禮,(雁為候鳥,當取其象征順乎陰陽之意。后又生出新意,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所以有弋雁(若不得雁,其鳧或可代之?)在先,而后有祭祀之事。這祭祀也未必僅限于土地神,當亦有天地諸神,慣?;榈渌^一拜天地是也。然后又有置酒謝客,招待親朋,于是,方遂“與子偕老”之企望,于是,才生“琴瑟在御,莫不靜好”之愿景。這或許就發生在“有女如云”的東門歡會上(《鄭風·出其東門》),當然這樣的歡會如何缺得了另一半主角——男士,若說“有女如云”,恐怕必是有男如風了,這是一年一度的上巳節的青年男女祭祀高媒和水濱祓契。這春天的冶游,《鄭風·溱洧》描寫得更為有聲有色,這是尋求良匹佳偶的大好時機,誰會錯過?于是呼朋喚友、招侶引伴,三三五五、陸陸續續出于東門之外,聚于溱洧之濱。那么這尋求過程中不免有相互的試探,其試探想必少不了對歌這一古老的傳統方式,想必這對歌也要出題目的,或以眼前的實物信手拈來,抑或以其他事物隨意而想,甚或是有套路的按部就班,筆者以為應當有題目但不敢妄言其來歷與形態。于是,女孩子如行酒令一般給自己心動的男子出了一個題目:“雞鳴”,男士回答了一個“昧旦”并把話題由時辰轉移到了“弋鳧與雁”這件事上,這正是女子所企望的,真是善解人意!豈不令人心儀?于是,故事接龍似的繼續延伸著情節,由納雁提親到祭拜天地,由置酒待客到“與子偕老”,再到夫妻諧和、琴瑟調協,女子欣欣然敞開了心扉,翩翩乎放飛了思緒,盡情地暢想。這女子的心猿意馬,極大地感染了男子,令這男子情不自禁地意馬心猿起來,于是,他心無旁騖,他情有獨鐘,他敞開心扉,他展露胸懷:你的“來”、你的“順”、你的“好”打動了我,我的心接受了你,讓這“雜佩”作為我的“贈”、我的“問”、我的“報”!——“你懂的!”

或許這并非詩的本義,或許這里有著太多的猜測和臆想,但從情節上說,這畢竟解開了原有解說中一個無法破解的糾結,那就是既然為夫妻,又如何有所謂“贈”、所謂“問”、所謂“報”?這明顯是《衛風·木瓜》一樣的青年男女之間彼此傳達情感的投報動作,至少不應是夫妻間表達情感的典型方式,而更似民間節日男女歡會上青年男女尋匹擇偶時相互試探而鐘情如意的遐想。因而,可以說,這《鄭風·女曰雞鳴》當是男女節日歡會上的情歌。

其實,對于詩,我們不妨大膽地去設想,尤其是其情節的發生情形,因為無論我們以讀者和聽者的角度如何去發揮想象也無法追及歌者的情感飛動和跳動的速度和跨度,又因為我們無論怎樣去求取心靈上的零距離在情感的熱度上還是避免不了距離的存在。所以,不妨放開膽量不憚以最大的尺度來虛化所展現的生活情景,因為寫實絕不是詩的當行本色,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把詩的情節完全坐實,那不僅抹殺了詩本應煥發的藝術光彩,也必然導致所謂詩情畫意的銷退殆盡。恰如《關雎》,若將“琴瑟友之”、“鐘鼓樂之”視為現實的情節,那這“三百篇”之首,也不過僅僅是一個求偶得匹的簡單故事,如此令千百年來無數為之陶陶沉醉、翩翩聯想的多情的讀者情何以堪?正如有人竟然去考證“楊柳岸,曉風殘月”是何處的風景,豈不令古今歌者啞然,無可奈何于我們的不解風情?

參考文獻:

[1] 朱熹(宋).詩集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0,61-62.

[2]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先秦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321-322.

[3]聞一多.詩選與校箋[M].上海: 古籍出版社,1957年.

[4]阮元(清).十三經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2009,5677-5678.

猜你喜歡
情歌
土家族情歌
慢時光
鄧國精
兩種人
柔情老歌
情歌,隱藏的歷史
李煒情歌主打來襲《只是懷舊不算懷念》將發
見與不見
情歌不老
(1989-1999)十年民間情歌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