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情感教育

2020-07-07 09:31鄧婭妮
學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關鍵詞:教者品德行為習慣

鄧婭妮

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概念,是完整教育過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妥善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情感與認知的關系,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通過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和發展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們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學方法。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有著其不可或缺的特殊的教育教學任務?!读x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中高年級是學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會生活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養成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在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挖掘教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幫助、引導、教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高尚品格,就成了品德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理清道德與法治課程目標與任務,做好情感啟蒙教育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品德課程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所要面對的問題。兒童期是道德發展的啟蒙時期和品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眾所周知,兒童的知識積累、社會閱歷、認知能力等方面都是的、欠缺的,他們的意識與行為有失穩定,多數的時候是屬于無意識無自制力狀態的,而作為人生導師的大人們又無法用枯燥的說教說服、限制他們,此時情感教育起到了無足重輕的作用。小學道德與法制教材以人為本,生動有趣,教者要善于從兒童實際出發,將挖掘教材與開發本土教材相結合,為培養有愛心、責任心、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人品質的兒童而努力。

一是充分閱讀教材,了解不同地方同齡人的生活、成長情況,使學生的品德生活有明確的目標,有鮮明的榜樣,有光明的前程。例如二年級上冊《今天我值日》這一教材,課本里首先列舉了值日生應該有的義務,引導兒童了解值日生應該做的事情。在這一節課上,教師可以先領讀相關對話,像語文課一樣先讀通通順課文,接著讓學生分組說一說值日生該做的(掃地、擦黑板、開教室門、檢查作業、檢查紅領巾佩戴情況等),因為檢查作業與紅領巾的佩戴情況可能是個比較困難的任務,是個別地方的值日生的職責而已,在授課時可以重點講解并組織室內活動,也可以替換成本地的不同的值日生職責,關鍵是要把本校的值日職責理清、講清,帶領學生領會并履行職責,最后布置課外作業:做好值日生,并監督完成。

二是充分挖掘教材,盡最大可能補充本土教材,以培養學生認識家鄉、了解家鄉、熱愛家鄉,以培養學生立志為家鄉而努力奮斗的愛國情懷。道德與法制教材,留白藝術非常高明,每個單元每個內容都有活動園,讓各地的兒童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家鄉情況等補充完成,使自己的品德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自己的人格形成更加充實豐滿。

二、把握好道德與法治教材特點,抓住情感教育的切入點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具有基礎性、風趣性、生活性等特點,既淺顯易懂,有貼近生活,既豐富多彩,又留有補充的余地。每篇教材,都簡單明了的展出中最有代表性的行為習慣,給學生以最好的示范,又設計恰當的活動園,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能進行實踐活動,讓教材陪伴自己的成長。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教材,每篇教材的活動園,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在“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內容之后,活動園就安排了“嘗試說一則歷史上和當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查閱資料,了解西瓜黃瓜核桃葡萄胡蘿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國歷史上是怎樣傳播開來的”等具體事例;在“在古代科技耀我中華”之后,活動園安排了“我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醫學家,如扁鵲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等,查閱資料,看看他們做了哪些貢獻”;在“自強不息的人格修養”之后,安排了“說一說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你是否在堅定不移地朝著它前進”等等,這些活動的策劃與完成,不僅需要到網上甄別資料,還需要學生組織文字完成文案,只有在教師的恰當引導、監督、評價下,學生才能沿著既定的方向順利完成,也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陪伴者與領路人。

三、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做學生健康成長的陪伴著與領路人

課堂的教學活動是學生思想行為品格形成的示范、榜樣與領航,因此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非同小可,教者要熟讀教材,把握教材的三個維度,在深入了解本班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歷等具體情況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個教學活動?!白詮姴幌⒌娜烁裥摒B”這個教學內容,教者可按以下步驟來實施課堂教學。一是通讀教材。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把通途教材作為第一個教學活動來完成,讓學生對“人格修養”有個初步的認識。二是了解人格修養的具體內容,對“立志”“志氣與節操 ”“誠信”“求新”等有個整體的感知。這個環節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完成,除了課本里的宗愨、蘇武牧羊等故事外,教者可補充一些離我們生活較近的故事,如周恩來12歲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等,讓學生從歷史名人身上看到立志對成就的影響,看到歷史英雄、民族人物等身上的節操與誠信等,從而心目中有個榜樣,有個目標,有個明確的方向。三是結合執紀說出自己該怎樣做。第三個環節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起作用確實不容易,有的課堂往往泛泛而談,甚至光顧空談,說得漂亮而不計較是否停留在表面。教者在組織這個環節的時候別開生面,舉幾個范例之后,要求學生以“十年后的我”為題,將自己的理想志向寫在一張紙上,為學生封存,約定十年之后來取,這就引起學生的謹慎與重視。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有理想,有感情,有責任,有目標,真正做到情隨心動,心為情依。

因此,在道德與法治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活動、更多的參與、更多的平等交往與對話,這都是情感教育的現實途徑;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化與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機使學生獲得高峰體驗,真正塑造出他們良好的性格和品質。

猜你喜歡
教者品德行為習慣
小學數學運用信息化教學的途徑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好學者賢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品德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