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形勢下地理教學中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樂學”情感

2020-07-07 09:31余志華
學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關鍵詞:樂學素質教育素養

余志華

摘要:當前新形勢下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的“樂學”情感。

關鍵詞:新形勢 地理教學,培養, 教學藝術 樂教,樂學

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而知識經濟的核心是科技,關鍵是人才,基礎是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才是決定一個國家是否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因此,我國已把科教興國、實施素質教育作為迎接科技革命和知識經濟挑戰的一項長期戰略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初中地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與學生對地理都不是很重視,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一直處于低谷狀態,地理在初中教學中形同虛設,成為了可有可無的副科。在現代教育新形勢下,各學科沒有注次之分,全部都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師需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與育人理念,改革教學手段于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樂學”情感。那么,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樂學”情感呢?

一、抓住機遇,更新地理教育觀念,增強“樂教”意識,培養新世紀人才

教師首先要有強烈的“樂教”職業素養意識?!耙谀阕陨砗驮谀愕膶W生的發展或運動中找到滿足”,因為教師的“樂”,莫過于看到自己學生的開竅、聰明、發展與成長。其次,必須擺脫傳統的封閉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和中考制度改革的“負作用”的影響,轉變地理教育觀念,作教改的急先鋒。在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方針的指引下,廣大地理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傳授地理科學知識,使學生了解基本國情,而且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地理四觀(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全球意識和正確的地理價值觀念,使學生成為具備地理科學知識并能運用其理論、技能服務于我國發展和人類進步的21世紀的應用型人才。

二、練好教學基本功,努力提高教學藝術素養,建造“樂學”源泉

構成地理教學的因素主要有形、聲、色、行、議、練等。形即地理模型,標本形體以及各種圖、表、影像等;聲即教師的語言,影像的解說詞等;色即各種圖表、影像的色彩;行即教師的教態,動作和影像中的動作等;議練即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應用、鞏固、活化和遷移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課堂教學如何利用地理學科所固有的這些因素,依照教學規律,運用巧妙精湛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其有機統一,綜合體現在教學過程之中,創造出不同教學藝術方式,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直觀而有趣的氛圍里,得到藝術享受,體驗學的樂趣的同時,獲得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他們的地理思維能力,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就關系到一個教師的教學藝術素養的問題。教師的教學藝術素養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成為學生“樂學”與否的重要根源。然而教師藝術素養并非一朝而成,必須具有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特別要具有較高的教學語言藝術素養和嫻熟的傳統地理教學“三板”藝術素養(板書、板圖、板畫)的同時,還必須不斷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學會新的教育技術手段如電化教育手段、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等,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和自由的教學王國,為建造“樂學”源泉打下基礎。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筑“樂學”情感

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凡是學習感興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認識它,掌握它。只要抓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初中地理教師的地理課就一定是事半功倍。當前由于升學考試導向和學生評價機制的缺陷,初中地理學科幾乎被邊緣化,有許多教師照本宣科讓學生死記硬背,敷衍了事,學生完全喪失了學習興趣,根本沒有達到地理教育的目的。因此,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構筑“樂學”情感。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式多樣,(1)可以精心設計課題導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故事導入;情趣導入;情景教學法導入;(2)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地理研究的對象,其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借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和地理景觀圖等直觀教具,或者借助電視錄像、幻燈片等手段,把教學內容生動地長相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由“強迫型”學習變為“需要型”學習,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由厭學變為“樂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強化“樂學”情感

第二課堂不僅是第一課堂的延續、引伸和輔助,而且是貫徹實施“五育”的又一渠道,同時積極開辟地理第二課堂的活動,這是當前深入開展教學改革,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設計第二課堂,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感,以此強化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如在初一階段,教師可開展地理小制作組等并開展小組比賽,這是激發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勝動機和追求成功的需求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通過競賽活動,學生也能體驗到在學習中、在集體中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的情感體驗。初二階段可開展鄉土地理調查研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鄉土地理的調查,使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的變化和發展,也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其它地理知識和地理現象的理解和記憶,可使愛國主義教育更加形象、直觀、具體、扎實,并結合鄉土地理的一些實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聲污染等,對學生進行環境觀、道德觀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和生態意識。

當前,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教學實踐的檢驗,人們逐步認識到,教學改革的使命,就是要變苦學為“樂學”,提倡愉快教學,實現寓教于樂。那么,在新形勢,作為我們廣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在地理教育中,肩負歷史使命,使學生“樂學”,實現寓教于樂!

猜你喜歡
樂學素質教育素養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閆春平:在信息技術課中踐行教學生“樂學善學”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巧用語音與教學活動 引導學生樂學英語單詞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聲音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