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校官微平臺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20-07-08 09:44熊德蘭鐘偉平
大學教育 2020年7期
關鍵詞:高等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熊德蘭 鐘偉平

[摘要]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已經成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在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本研究以許昌學院官方微博、微信、QQ校園號、抖音號和校內新媒體聯盟(簡稱“兩微兩號一聯盟”)的建設管理為例,深入探討了高校官微平臺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從做好頂層設計、找準官微平臺定位、打造網絡思政教育新模式三個方面,分析了高校官微平臺的建設管理思路,以及如何利用高校官微平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校園網絡文化品牌,切實發揮網絡空問育人功能。

[關鍵詞]新媒體;高等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7-0102-03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尤其是智能終端設備和移動網絡的應用普及,微博、微信、移動APP等新興媒體平臺已經成為當前信息傳播的主要形式,并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影響和變化。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數字原住民”,他們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對新興媒體形式和語言表達方式敏感、接受力強,熱衷于使用各種新媒體平臺并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然而,青年學生社會經驗不足,過分追求自由個性時尚,對網絡上紛繁復雜的信息缺乏正確的研判和甄別,很容易被誤導,導致理想信念偏差、價值觀混亂等嚴重問題。因此,深入研究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所帶來的影響,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當前高等學校教育管理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網絡新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8.2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占98.6%;網民以中青年群體為主,10~39歲群體占整體網民的67.8%。高校是年輕人的聚集地,大學生是各種新興媒體形式和移動APP上最活躍的用戶群體。新媒體的普及和使用改變了傳統教育中“講授”與“聽課”的模式,也改變了傳統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主體關系,教育與學習的內容也不再局限于教材、校園。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手機查詢自己感興趣的任何問題,他們不再認可“灌輸式”思想政治教育,而熱衷于在網絡新媒體平臺查看或發布一些新鮮的、打破常規的、有沖擊性的內容。因此,網絡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為重要。

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認知和思維模式受到沖擊。網絡新媒體上信息紛繁復雜,一些新潮的、新奇的,甚至是顛覆原有傳統認知和價值觀的信息和觀點層出不窮,尤其是近年來,網絡惡搞、網絡詐騙、網絡炒作、網絡謠言等現象頻發,讓人難以辨別。大學生思想前衛、精力旺盛,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自我控制和辨識能力不高,他們在新媒體領域認識新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社會思潮,而對原有的知識結構、思維邏輯、道德標準、價值觀產生懷疑,進而導致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道德價值評判失誤、道德選擇迷茫和價值取向紊亂。

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嚴峻挑戰。高校是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匯的地方,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也是各種敵對勢力滲透和爭奪的重要對象。大學生是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數字原住民”,他們具有強烈的自主選擇信息和平等溝通意愿,不喜歡被束縛、被引導、被教育,他們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擾,尤其是一些煽動性的言論,由于缺乏清醒的辨別能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容易沖動,容易做出過激行為或采用不合適的方法宣泄情緒,導致校園突發事件出現,給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因此,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為重要。

二、發揮高校官微平臺在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官微平臺是指高等學校及其下屬單位所開辦的具有工作性質的公共微博、微信公眾號、QQ公眾號等新媒體賬號,或自主開發設計的移動客戶端。高校官微平臺一般由高校及其下屬二級單位的特定職能部門開通運營,它與高校官方網站、校報、校園廣播等一起構成了高校校園的主流媒體,代表學校官方主流媒體發布信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導向性。隨著網絡新媒體的發展,高校官微平臺日益成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互動交流、傳播思想的主渠道和新趨勢,成為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意識形態傳播的主要載體和重要陣地。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备叩葘W校是信息技術應用的新高地,大學生是新媒體內容生產、使用和消費的活躍群體。因此,高等學校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際,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技術,不斷創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和內容。高校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應該熟練掌握網絡新媒體技術,靈活運用新媒體平臺和新媒體傳播方式,采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片、表情、文字、視頻等多元信息表達,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抽象的思想、理論和政策通過動漫、視頻等形式進行闡釋、演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動、更加“接地氣”,從而消除大學生與思想政治理論之間的距離感和陌生感,提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認知效果。

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高校官微平臺就是網絡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應該大力建設發展的新型主流媒體平臺,因此要從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高度加快高校官微平臺的建設管理,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創新技術手段,打造一系列健康、積極的新媒體精品力作,更好地發揮高校官方微平臺的主陣地優勢,引領校園主流網絡輿論,牢牢掌握高校輿論場的主動權和主導權。

三、許昌學院“兩微兩號一聯盟”建設及其在網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探索

為做好新形勢下高校網絡宣傳思想和輿論引導工作,許昌學院積極運用網絡新媒體技術,做大做強校園主流輿論,努力打造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許昌學院依托官方微博、官方微信、QQ校園號、抖音號和校內新媒體聯盟(簡稱“兩微兩號一聯盟”),逐步推進校園媒體融合發展,強化主流網絡意識形態傳播,創新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不斷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一)健全體制機制,做好頂層設計

高等學校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已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主陣地、最前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最大變量”,要從戰略高度和學校全局角度統籌規劃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網絡意識形態宣傳引導和新媒體建設管理的相關體制機制,做好頂層設計。

一是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我校黨委宣傳部根據新形勢下網絡宣傳思想期和意識形態工作要求,先后制定了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網絡信息發布和新媒體建設管理等相關文件制度,鼓勵廣大師生積極利用網絡新媒體平臺發文發聲、傳遞校園正能量,并按照黨管媒體的原則對各類網站、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以及朋友圈、互聯網群組等的開通、認證、信息發布進行統籌管理,避免出現重復開設、無人監管的現象。

二是對校內各新媒體實行分級管理。我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QQ公眾號、官方APP移動客戶端為一級平臺,由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統籌管理;校內各二級單位所開設的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具有工作性質的其他新媒體均為二級平臺,由各單位負責建設及運營管理;校內學生社團組織以及各院系教研室、職能科室等所開設的新媒體為三級平臺,由社團組織負責人、教研室主任、職能科室負責人等建設及運營管理。

三是實行網絡新媒體平臺的年審制度。我校每年對校內二級網站和各級各類新媒體賬號進行年審,通過本單位自查、校內抽查、后臺數據分析等形式對新媒體平臺進行綜合評審,對在網絡宣傳教育、校園文化傳播、主流輿論引領方面成績突出的新媒體平臺進行表彰獎勵,對年審不合格的新媒體,學校有權責其注銷或關閉該賬號。

(二)找準角色定位,發揮網絡思想引領作用

許昌學院黨委宣傳部立足于官方微博、微信、QQ等不同新媒體平臺特點,結合大學生思想實際和成長成才需求,開設具有一定思想性和針對性的專欄話題,充分發揮高校官微平臺的思想引領作用。

兩微平臺:即學校官方微博和微信。根據微博互動性強、傳播迅速的優勢定期推送具有主流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話題,對時政熱點問題進行轉發解讀,結合重要紀念日、重大活動推送系列專題內容,弘揚主旋律,激發青年學生愛國熱情。根據微信個性化精準傳播的優點開設特色專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開設“十九大”專欄,對黨史知識、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貫徹、主題征文等多個內容推送,持續時間長,覆蓋面廣。

兩號:即學校官方QQ校園號和抖音號。QQ校園號受眾主要為在校生,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問題調研、話題互動等了解青年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抖音號則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對學校重大事件、特色文化活動、熱點問題進行展示,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新媒體聯盟:即校內各單位官方新媒體聯盟。黨委宣傳部定期組織思政課教師、網絡新媒體教師、輔導員和新媒體運營學生共同探討新媒體建設發展思路,研究設定思政教育專題欄目,重要稿件在校內各新媒體平臺進行同步推送,實現宣傳效果最大化。

(三)注重平臺差異,形成融媒宣傳“合力”

為做好新形勢下學校宣傳思想工作,許昌學院黨委宣傳部整合了學校官方網站、報紙、廣播電臺、網絡電視臺和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QQ校園號等五類媒體平臺,共同成立“許院五大校媒”,由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統籌協調,充分利用信息傳播技術,逐步融合壯大。我們結合網站、報紙、廣播、電視和新媒體五類平臺優勢特點,對重大主題內容進行了多角度報道,實現了多平臺同步推送、多平臺差異性推送,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傳播格局,也形成了融媒體宣傳“合力”。

2017年,官方網站順利升級改版,網站“新聞動態”欄目年發稿量1000余篇?!对S昌學院報》年出版報紙16期,編發各類文章400余篇,約60萬字,開辟“農耕記憶”“建安文苑”“心理驛站”“轉型發展”等特色欄目,大力傳播優秀校園文化、豐富師生生活。校園廣播電臺每周播音時間超過720分鐘,開設17檔欄目,在學校各項重大活動中出色完成組織協調、主持講解等工作。網絡電視臺與河南省、許昌市科協積極合作,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影視節目創作、科普影視教育工作。學校官方微博、微信、QQ校園號、抖音號聚焦大學生活,彰顯大學文化,積極營造健康、清朗的校園網絡輿論。學校微信公眾號榮獲2016年度河南省高校新媒體平臺“最具人氣獎”、2017年河南省高?!笆研旅襟w平臺”稱號,學校QQ校園號連續兩年獲得騰訊QQ智慧校園“活力示范院?!豹?。

(四)潤物細無聲,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許昌學院立足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文化新陣地和傳播態勢,依托“兩微兩號一聯盟”積極發揮官微平臺的傳播優勢,弘揚主流思想意識,全方位服務師生,充分展示學校良好形象,不斷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模式。

一是壯大主流輿論,營造網絡文化育人氛圍。學校利用官方新媒體平臺,不斷壯大網絡主流輿論,弘揚網絡正能量,構建健康、文明、向上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舉辦具有代表性、廣泛性的網絡文化特色活動。如學校于每年三月份舉辦櫻花文化節,采用新媒體平臺提前預熱、節日盛況視頻秒拍即時發布、節后總結報道全媒體發布等形式,現場接待游客10萬以上,新媒體平臺持續發布信息300余次,互動話題及直播參與人數約5萬,單篇閱讀量逾2.6萬,產生了很高的社會影響力和傳播效果。

二是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際和高校官方微博、微信等不同新媒體平臺特點及受眾需求,打造一兩個基于特定平臺的品牌欄目,精心設計制作一些具有一定思想高度和閱讀體驗的優秀新媒體原創作品,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近年來,許昌學院黨委宣傳部依托學校官方微平臺,不斷深耕校本文化、傳遞校園故事,合理運用文本、語音、圖片、動漫、段視頻、直播等不同形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內容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呈現,從而調動受眾情緒,激起青年學生的情感共鳴,以“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和激勵學生,達到“正人心”的效果。

三是強化培訓,打造運營管理骨干團隊。學校逐步建立一批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新媒體技術的專門隊伍,定期開展專題學習培訓,鼓勵二級院系推薦思想進步、喜歡新媒體的優秀學生參與官方新媒體的日常運營,邀請思政教育專業教師和校外資深媒體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指導,不斷提高運營管理人員的網絡思想教育話語能力,引導他們把握網絡宣傳教育的時、度、效。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隨著網絡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西方思想滲透、網絡謠言、網絡暴力、泛娛樂化等各種問題日益突出,做好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高等學校要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運用新技術,持續推進高校官微平臺建設,努力打造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牢牢把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動權。

猜你喜歡
高等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淺談高校廉潔教育的對策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高等學校教學及科研設備政府采購操作實務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淺談高校宿舍管理與宿舍文化建設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