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設計與實踐研究

2020-07-09 03:14李新楊現民
中國電化教育 2020年5期
關鍵詞:數據素養實施建議培訓體系

李新 楊現民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持續推進,數據素養作為信息素養的拓展和延伸,已經成為教師能否將教育數據轉化為有意義教學信息的關鍵,并逐漸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注與重視。教師培訓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升教師數據素養發展水平的重要方式。文章從培訓需求出發,以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學習者為中心”理念、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以及任務驅動式的內容設計為依據,基于意識態度、基礎知識、核心技能以及思維方法四個層次的課程目標,設計了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的課程內容以及實施框架,并基于該課程體系面向徐州地區的中小學骨干教師開展了混合式的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并通過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對培訓效果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培訓效果獲得參訓教師的高度認可。文章最后從需求分析、效果評估、內容優化三個方面對各地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培訓實踐提出了實施建議,以期為我國各地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活動提供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課程設計;培訓體系;培訓實踐;實施建議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背景

隨著數據驅動教學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技術正在引領教育教學領域的又一次變革。教師在新的教學范式下需要順應時代發展需求,提升基于數據進行教育決策、制定教學計劃的能力,這對教師的數據素養發展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數據素養作為信息素養的拓展與延伸,最早由Shields于2004年提出,之后逐漸受到來自管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研究者的關注。在教育領域,教師數據素養是指教師能夠對教育教學中產生的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分析與應用,以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能力。2014年,美國19個州在教師資格認證中增加了對教師數據素養方面的要求,以保證教師能夠較好地利用數據促進教學。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增強利用數據推進各項工作的本領,不斷提高對大數據發展規律的把握能力,體現出對數據素養的關注與重視。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9年工作要點》更是指出要“舉辦全國教師大數據高級研修班”,旨在培養廣大教師的數據素養,促進數據驅動教學的發展。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推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基石,受到了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本研究團隊于2018年對我國東中西部十個省份的3565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分層抽樣調查。調查發現,教師在意識態度、基礎知識、核心技能以及思維方法四個層面的平均得分(滿分5分)分別是3.24、3.12、3.13和3.06,總平均分為3.14,表明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數據素養整體水平不高。圍繞如何提升教師的數據素養發展水平,業內學者開展了一系列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其中普遍的觀點認為“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是提升教師數據素養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各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有計劃地制定面向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以及學科教研員等不同對象的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計劃,提升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發展水平,從而推進學校教育大數據項目的有序推進?;诖?,本研究依托前期研究成果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等理論知識,從目標層次、課程內容、實施框架等方面設計了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并在徐州地區開展了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活動,期望為各地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培訓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啟不。

二、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設計依據

培訓需求分析是有效把握教師參訓目的、需求和期望的重要方式,能夠為課程設計提供實踐指導。本研究團隊面向全國中小學教師開展的數據素養現狀調查結果顯示,90%的教師表示愿意參加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活動,此外分別有81.92%、77.36%、67.16%以及59.86%的教師在培訓內容方面選擇了教育大數據的應用模式、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能、數據分析報告的解讀以及教育大數據基礎知識等方面的內容。本研究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以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學習者為中心”的培訓理念、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以及任務驅動式的內容設計為理論指導,設計開發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

(一)以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為指導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不斷提升理論知識與教學技能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加優異的教育成果。教師專業發展有三大基礎:一是教師精神,強調教師參加培訓后具備一定的專業意識、專業思維和專業心理;二是教師知識,強調教師通過不斷學習,具備豐富的通識知識、學科知識、專業知識以及實踐知識;三是教師能力,強調教師經過培訓與實踐增強自身的學科能力與專業能力。隨著大數據理念的深人人心,教師應用數據變革教育教學的能力顯得愈發重要,包括基于數據進行教育決策、教育管理、教育評價以及教育研究等。因此,本研究設計的培訓課程以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為指導,首先通過提升教師的教育數據意識、培養教師的數據思維來增強教師的專業意識、專業思維與專業心理,其次通過普及教育大數據基礎知識與理論、增強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能來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最后通過培養教師基于數據驅動教育決策、教育管理以及教育評價等方面的能力來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貫徹“學習者為中心”的培訓理念

以學習者為中心是我國教育教學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視角與切人點。培訓課程在設計、實施、評估時應始終將參訓教師作為培訓課程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將教師的經驗、已有的知識和觀念放在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激發參訓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滿足教師對高質量培訓課程的期盼與需求,從而調動教師自主參訓的能動性。因此,本研究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充分考慮教師的接受能力以及數據素養發展水平,合理安排各階段的教學內容以及知識點間的邏輯設計。此外,基于對教師的培訓需求分析,本研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既豐富教師在教育大數據、教師數據素養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又增強教師的數據處理、分析、解讀及可視化等方面的應用技能。

(三)基于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設定培訓目標

布魯姆教育目標將學生認知過程維度劃分成知道、理解、應用、分析、評價以及創造六個階段。本課程根據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的思想將培訓課程分成初級、中級、高級三個培訓級別,初級培訓涉及到的內容相對基礎,旨在培養教師的數據意識、基礎知識等方面的能力,如理解教育大數據的內涵、特征與價值等;中級培訓的內容既包括基礎性知識,又包括數據分析與應用的內容,如掌握教育大數據的常用采集與分析技術;高級培訓涉及的內容則是從基礎性知識過渡到高階思維的培養,涉及到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如課題申報書的撰寫、數據思維的培養等。此外,在設計各級別培訓內容時依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基于教師的認知規律與發展水平,在內容的邏輯設計上遵循由淺人深、層層遞進的原則,即從意識態度到基礎知識、從核心技能到思維方法,符合學習者的一般認知規律。

(四)采用任務驅動式的課程內容設計

任務驅動式培訓內容的設計源于建構主義思想,將教師的知識學習與知識內化相結合,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達成學習目標。任務驅動式的培訓以任務為明線、以培養教師的知識與技能為暗線,包括發布任務、自主學習、團隊協作學習、評價提升等環節。本課程為充分調動參訓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線上學習社區圍繞授課內容設置討論題目,并將討論內容納入評價考核,以鼓勵參訓教師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與討論交流;實踐操作方面,培訓課程結合教育場景設計數據技能實訓環節,并通過課堂實時考核的方式來督促教師完成相應的任務;在部分內容的授課方式上采用頭腦風暴,比如教育大數據課題申報內容引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思考,并完成課題申報書的撰寫。本課程通過任務驅動式的培訓內容與培訓方式,既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參訓積極性,又能增強教師的業務水平、研究能力以及應用數據驅動教學的能力。

三、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目標層次

培訓課程目標是培訓結束時希望學員掌握的知識、達到的能力及態度水平,體現出培訓活動預期達到的效果。本課程的目標定位依據本研究團隊構建的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金字塔模型進行設計,包括意識態度層、基礎知識層、核心技能層以及思維方法層,其中意識態度層強調教育數據意識和教育數據倫理,基礎知識層強調教育大數據基礎知識、數據科學基礎知識,核心技能層強調教育數據收集、處理、分析、應用的能力,思維方法層強調量化互聯思維、問題導向思維、辯證批判思維、創新變革思維。各目標層級的二級指標及具體要求主要來源于本研究團隊應用德爾菲法構建的教師數據素養能力指標體系、教師培訓需求調查結果分析以及對教師數據素養研究文獻的梳理,既保證了目標定位的科學準確,又滿足了參訓教師的學習需求。

(一)意識態度層

數據意識與態度是教師提升教師數據素養的先決條件,是指客觀存在的教育數據在教師頭腦中的能動反映,表現為教師對教育教學數據的感受力、判斷力和洞察力以及對數據價值的認同感。因此,該層次的目標也是參訓教師需要掌握的基礎性目標(如表1所示)。

(二)基礎知識層

數據基礎知識是教師提升數據素養的理論基礎,包括教育大數據知識、數據理論知識以及數據工具知識,該目標層次是意識態度與核心技能目標的銜接,對參訓教師各類知識的掌握提出了具體要求(如表2所示)。

(三)核心技能層

核心技能是教師數據素養能力的體現,是發展評價教師數據素養的關鍵指標。該部分圍繞數據收集、處理、分析、應用、評價以及交流對參訓教師提出了具體目標(女口表3所示)。

(四)思維方法層

思維方法是對教師發展教師數據素養的高階要求,意在培養教師數據驅動教學的意識,形成基于數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教育理念,對于教師提升數據素養水平意義重大。該層圍繞量化互聯思維、問題導向思維、辯證批判思維以及創新變革思維對參訓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是對前三層目標的升華,有利于教師進一步提升數據驅動教學的能力,推動數據驅動教學時代的到來(如下頁表4所示)。

四、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內容與實施框架

培訓內容設計是教師培訓的關鍵,決定著培訓質量。本研究基于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培訓目標以及需求分析從課程體系、課程內容以及實施框架三個方面設計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

(一)課程體系構建

培訓課程體系設計是決定教師培訓質量的關鍵。本課程依據培訓對象的不同將培訓課程體系分為初級培訓、中級培訓、高級培訓三個培訓級別,并分別圍繞意識態度、基礎知識、核心技能及思維方法四個層次設計培訓內容,旨在為不同基礎的教師提供適合其自身發展的培訓內容(如圖1所示)。

1.初級培訓

初級培訓課程面向對象是數據意識、數據知識等較為薄弱的中小學教師,建議授課時間為三天。課程主要內容偏向于教育大數據基礎理論知識,旨在培養教師的數據意識,豐富教育大數據理論知識(內涵、價值、應用模式等)。同時介紹利用Excel進行初級數據分析的方法及函數應用,培養教師的數據處理技能,為接下來的中級和高級培訓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

2.中級培訓

中級培訓課程面向對象是對教育數據意識、價值等均有一定基礎的中小學教師,建議授課時間為三天。課程內容包括教育大數據的數據體系、采集技術、分析框架以及管理機制,同時介紹利用Excel軟件進行高級數據分析以及教育數據可視化的方法,旨在進一步加強教師的數據知識與數據技能,培養教師的量化互聯思維及問題導向思維,為接下來的高級培訓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

3.高級培訓

高級培訓課程面向對象是對教育數據意識、價值、應用模式等均有一定認知與理解的中小學教師,建議授課時間為四天。課程內容包括數據科學基礎知識、學習分析技術與教育數據挖掘工具的應用、科研課題申報、高效互動課堂的構建、教育數據倫理道德等,同時介紹利用SPSS進行高級數據分析的方法,旨在提升教師的數據應用能力,能夠基于教育數據開展一定的課題研究,并具備一定的辯證批判思維與創新變革思維。

各級別的課程采用集中培訓的方式進行,并鼓勵教師在培訓課程結束后將培訓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于教學實踐,從而對教育數據的內涵、價值及應用模式等產生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體會數據帶來的便利,為參加下一級別的培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崗研習、應用反思作為教師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于實踐的重要途徑,是提升教師培訓效果的有效手段。需要強調的是,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體系的構建不僅可以根據培訓內容的難易程度確定初級、中級、高級培訓階段,同時也可以針對培訓對象的不同(教育管理者、學科骨干教師、教研員等)設計培訓課程體系,滿足不同人群對于數據素養的不同需求。

(二)課程內容設計

課程內容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本課程分為初級培訓、中級培訓以及高級培訓三個培訓級別,從意識態度、基礎知識、核心技能以及思維方法四個層面介紹教育大數據的基礎理論知識、教育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教育大數據科研項目的分析與課題申報等,對教育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與應用等進行全方面講解。

初級培訓課程包含五個專題,專題一是走進大數據時代,旨在普及大數據知識,培養教師的數據意識與數據態度;專題二、專題三及專題四分別是教育大數據的基礎認知、教育大數據的戰略價值、教育大數據的應用模式,旨在增強教師的教育大數據基礎知識;專題五是Excel初級數據分析,旨在提升教師的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能。中級培訓課程包含六個專題,專題一是教育大數據的數據體系,旨在幫助教師厘清教育大數據的類別及其價值;專題二、專題三以及專題四分別是教育大數據的采集技術、教育大數據的分析框架、教育大數據的管理機制,旨在增強教師的教育大數據基礎知識與核心技能;專題五、專題六分別是Excel高級數據分析、教育數據可視化及解讀,旨在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能。高級培訓課程包含七個專題,專題一、專題四以及專題五分別是數據科學基礎知識、教育大數據科研項目分析與課題申報、數據驅動的教學范式變革,旨在進一步增強教師的教育數據基礎知識;專題二、專題三、專題六分別是學習分析技術與教育數據挖掘工具應用、教育數據分析SPSS實戰、應用大數據技術構建高效互動課堂,旨在提升教師的教育數據應用與處理技能;專題七是教育數據思維方式與倫理道德,旨在培養教師的數據思維,樹立教師的數據倫理觀念。

(三)課程實施框架

課程實施框架是保證培訓活動正常開展的關鍵,本研究從培訓模式、授課方式以及評價內容三方面設計培訓課程的實施框架,以確保參訓教師的學習效果。

1.培訓模式

培訓模式是指基于學習理論和培訓理念為保證培訓活動高效有序開展而采用的邏輯程序。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沒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仍然以傳統集中式授課模式為主,導致培訓效果一般。為提升培訓效果,培訓組織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各個培訓級別采用不同的培訓方式,如混合式培訓、任務驅動式培訓、網絡課程培訓等。

建構主義、混合學習理論以及參與式教學方法都為混合式教師培訓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支持。開展混合式培訓是當前區域教師專業發展領域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將線上學習與線下講授相結合。線上培訓環境可以選用在線學習社區,如課堂派、學習元、藍墨云班課等學習平臺,用來支持整個培訓流程、培訓課程管理以及教師在線社區的建設。線上培訓以任務和情境為主,讓參訓教師通過案例、資源、情境等方式掌握培訓內容,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便利。線下培訓采用工作坊形式,圍繞教師數據素養四層框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應用的演練與交流,培養教師的數據意識和數據應用能力,提升數據素養水平。

任務驅動式培訓是指教師有著明確的任務活動,通過自主探索與協作交流完成指定任務,將所學知識與原有經驗相結合的方式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本課程在各級別的內容設計中,通過案例來幫助教師理解、體會教育大數據的內涵及價值,并引導參訓教師圍繞案例進一步思考。任務驅動式的培訓將以開放性問題為任務起點,以案例為載體,驅動教師進行協作探究。同時,對于數據處理與分析類的題目,將會為教師創設教育場景,并提出問題與任務,促使教師主動進行數據分析,并對分析結果進行解讀。培訓師在這個過程中將會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為活動的引導者,引導參訓教師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將數據意識、知識、技能相融合,讓教師切身體會到數據為教育教學帶來的績效與便利,從而實現自身知識與技能的提升。

在培訓需求分析中,有部分教師傾向于以在線網絡課程的形式進行學習。本研究團隊結合課程大綱及前期的研究成果,設計開發了《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MOOC網絡課程。借助MOOC課程平臺,為參訓教師提供學習資料、在線答疑、小組討論等活動與支持,給予參訓教師及時的反饋與指導。同時,為保證參訓教師的學習效果與參與度,MOOC課程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包含理論知識與觀點的闡述以及數據處理與操作。因此,培訓部門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MOOC課程,采用網絡在線課程的方式進行培訓,提升教師的數據素養發展水平。

2.考核內容

教師數據素養的培訓倡導教師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自身的數據素養水平。無論是混合式培訓、任務驅動式培訓還是網絡課程培訓,都需要進行教學方法與評價內容的設計。為保證培訓效果,該部分以混合式培訓為例,在具體培訓中交叉采用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操作演示、項目實戰演練、頭腦風暴小組討論以及經典案例分享等方法,并根據不同級別的培訓內容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進行考核(如表5所示)。

理論講授主要是為參訓教師系統地講授教育大數據的理論知識,包括教育大數據的內涵、價值、特征、采集技術、分析框架以及有關數據科學的基礎知識,并介紹數據驅動教學范式的內涵與特征,以培養教師的數據意識與數據思維。案例分析為參訓教師介紹典型的教育大數據應用案例,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教育大數據的戰略價值及應用模式,增強對教育數據的理解與運用。操作演示主要是為參訓教師講解Exeel、SPSS等數據處理軟件的使用方法,結合具體的案例及數據集進行描述統計、相關分析、回歸分析、方差分析等數據分析,并對其結果進行正確的解讀,以提高教師的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能。項目實戰演練是在操作演示的基礎上,為參訓教師提供教育場景和原始數據,參訓教師根據項目要求對原始數據集進行處理分析,并對數據結果進行正確的解讀,旨在通過實踐操作提升教師的數據處理能力。頭腦風暴小組討論主要是結合培訓主題,如應用大數據技術構建高效互動課堂、利用大數據開展精準學科教研、教育大數據課題的申報等,讓參訓教師不受任何限制進行思考、討論、交流,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經典案例分享主要是為參訓教師提供案例分享的平臺,各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情況,分享自己的數據使用經驗或應用案例,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課堂討論中深化教師的數據意識和數據應用理念。

五、區域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培訓實踐

區域培訓是由當地教育主管部分組織開展的以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為目標,實現區域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重要方式。為驗證培訓課程的有效性,本研究面向徐州地區的從事信息化教學工作并具備一定信息素養的中小學骨干教師開展了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整個培訓過程可以劃分為培訓準備階段、培訓實施階段以及培訓評估階段。

(一)培訓準備階段

培訓準備階段主要是面向參加本次培訓的徐州市中小學教師的數據素養發展水平和培訓需求進行調查了解,以進一步細化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培訓模式以及評估方式。

1.培訓對象的調查

在正式培訓開始前,本研究對參加本次教師數據素養培訓的徐州市中小學骨干教師進行了數據素養水平現狀調查和培訓需求分析,旨在進一步了解培訓對象的數據素養發展水平和現實需求,從而在前期構建的課程體系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明確課程內容與培訓方式。本次培訓采用小班化培訓,培訓對象包括來自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27名教師,并采用自編的《教師數據素養自我評價量表》分別從意識態度、基礎知識、核心技能以及思維方法四個層面對參訓教師的數據素養發展水平進行了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細化培訓內容。SPSS統計分析發現,意識態度量表、基礎知識量表、核心技能量表以及思維方法量表的信度分別為0 937、0.920、0.907、0.963,表明四個量表的研究數據質量較高,對參訓教師四個維度的得分進一步分析發現(滿分5分),意識態度層的平均得分為4.05,基礎知識層的平均得分為2.90,核心技能層的平均得分為3.11,思維方法層的平均得分為3.09,表明此次參加培訓的中小學教師基本具備了一定的數據意識,但是在基礎知識、核心技能以及思維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

2.培訓內容的確定

根據對培訓對象的調查分析以及部分教師的訪談結果,參訓教師除了希望在基本知識和技能方面得到提升之外,希望培訓內容具備更強的實用性,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教學效率與工作績效。本研究第四部分設計的課程內容與實施框架為通用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體系,但各地在具體實施時需根據參訓教師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求在該基礎上靈活調整,以更好地滿足參訓教師的實際需求。因此,本研究在該課程體系基礎上,結合本次參訓教師的基礎知識和實際需求,對培訓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將中級培訓內容和高級培訓內容進行了整合,具體培訓內容如圖2所示。

3.培訓模式的設計

為保證參訓教師的培訓效果,本次培訓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模式,線上學習環境選用課堂派,參訓教師通過微信注冊即可,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利用線上學習環境,本研究團隊為參訓教師提供形式豐富的學習資料,比如教學課件、學術論文、動畫視頻等,同時又發布在線討論話題與考核作業,提高參訓教師的學習體驗。線下培訓則采用專家報告、工作坊、技能實訓、思維演練等形式為參訓教師講授教育大數據理論知識、實踐案例以及技能實訓等方面的內容。此外,本次培訓采用翻轉式培訓,參訓教師通過線上學習社區提前學習教學課件和學術論文,而在課上則以互動交流為主,提高教師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提升參訓教師的學習效果。

(二)培訓實施階段

基于前期的準備工作,本研究團隊在江蘇師范大學面向徐州市中小學骨干教師開展了為期兩天的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根據前期的需求分析結果,本次培訓側重于教師數據素養基礎知識和核心技能方面的培訓,比如教育大數據的基本內涵、價值、創新與實踐等,同時涉及到了Excel和sPSS實踐操作,旨在提升中小學教師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此外,考慮到中小學教師的課題申報需求及研究型教師的發展趨勢,本次培訓設計了教育大數據課題申報的內容,并圍繞教育大數據為教師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選題。

(三)培訓評估階段

本次培訓的主要評價內容包括對教師培訓效果的評價以及教師對培訓課程、培訓項目的評價,既能有效掌握教師的學習效果,又能根據教師的反饋實現對培訓項目的迭代優化。

1.研究團隊對教師培訓效果的評價

本研究針對教師的培訓效果主要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進行考核,主觀層面通過參訓教師培訓收獲調查量表來調查參訓教師的培訓效果,客觀層面則是對教師的考核作業進行評價。

在主觀考核層面,采用SPSS統計分析發現該.量表的信度值為0.907,表明該量表信度較好。參訓教師關于培訓收獲在主觀層面的得分為4.4分,說明參訓教師感覺參加本次培訓收獲頗豐。但同時也發現,使用Excel和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這一指標得分相對較低(3.77分),表明教師在實訓方面的掌握情況有待于進一步提升。根據這一指標,本研究團隊及時與參訓教師及授課教師進行了交流,部分參訓教師表示“本次培訓時間較短,希望將培訓時間延長到一周”“Excel和SPSS內容太多,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掌握”“實訓部分的內容非常有用,能夠使我看懂、讀懂很多數據分析報告”,授課教師則表示“Excel和SPSS內容太多,半天的時間比較緊張,可以適當延長培訓課時”。為了解決這一情況,本研究團隊決定在接下來的培訓中,以教學案例的形式重點講解相關分析、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教師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這樣既能有效提升培訓的效率,又能針對教師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避免出現上述問題。

在客觀題評價方面,主要包括三項考核題目,分別是教育大數據項目計劃書、教育大數據課題申請書以及教育數據處理和分析,其平均得分分別為88.13分、92.43分、86.47分,均在85分以上,表明參訓教師整體上較好地掌握考核作業所涉及的知識點。在作業批改過程中也發現,很多參訓教師在撰寫教育大數據項目計劃書和課題申請書時能夠從自身業務需求出發,基于教育大數據的戰略價值與應用模式,圍繞研究目的、內容、方法等展開思考與論述,體現出參訓教師能夠意識到教育大數據的價值及其對教育的驅動作用,希望借助大數據的力量來解決教學問題,改善教學質量。而在數據處理與分析作業中,參訓教師能夠掌握數據處理的一般方法,但是部分教師對數據結果的分析不夠準確,導致其無法真正理解教育數據所呈現的基本含義與內在價值。

2.教師對培訓課程與培訓項目的評價

教師對培訓課程與培訓項目的評價旨在幫助本研究團隊更好地了解參訓教師對整個培訓項目的滿意程度,以進一步優化提升培訓項目的設計與實施。本研究采用課程反應評價量表與培訓項目反應評價量表調查參訓教師對培訓課程與培訓項目的態度。SPSS統計分析發現,課程反應評價量表信度值為0.942,培訓項目反應評價量表信度值為0.789,信度值均較高,表明問卷數據具備較強的可信度。

參訓教師針對整個培訓課程的設計評分為4.79,介于4.5到5分之間,說明參訓教師對培訓課程的整體設計是非常滿意的,能夠滿足參訓教師的基本需求。參訓教師對整個培訓項目的評分為4.88,介于4.5到5分之間,說明參訓教師對本次培訓的培訓模式、課程設計、培訓組織以及授課教師等方面非常滿意。除了采用量表的方式收集參訓教師對培訓項目的評價外,本研究還對部分參訓教師進行了訪談,他們對本次培訓活動非常認可??梢?,本次培訓活動在需求分析、培訓組織、課程設計以及師資隊伍等方面獲得了參訓教師的高度認可,為我國其他地區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活動提供了很好地借鑒與啟示。

六、結語

建設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基石,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也是我國發展教育、強大教育的必經之路。本研究設計的中小學教師數據素養培訓課程從目標制定、內容設計及實施框架等方面為各地教育部門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培訓提供參考與借鑒。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團隊面向徐州地區的中小學骨干教師開展了首期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參訓教師對培訓項目和課程設計高度認可,表明本研究設計的培訓課程與體系不僅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而且能夠滿足教師的實際發展需求,為各地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培訓提供了借鑒與參考。此外,為保證各地有序高效地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專題培訓,本研究認為各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做好培訓需求分析。面向參訓教師的需求分析是開展教師培訓的關鍵環節,能夠了解到參訓教師的基本信息以及學習動機與期望,保證培訓效果。因此,各部門在正式開展教師數據素養培訓前,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訪談等形式對參訓教師的學習目標、知識水平、技術能力、參訓動機等方面進行系統的鑒別與分析,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在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培訓目標、培訓內容以及培訓模式,從而保證教師的培訓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二是做好培訓效果評估。培訓效果的評估既是保證培訓質量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提升培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各部分可以采用柯氏評估模型從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及結果層對參訓教師的培訓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將短期的培訓效果評估與長期的跟蹤評估相結合,為教師數據素養的提升與發展提供常態化的監督與支持。

三是根據培訓效果評估動態調整課程內容。對課程的評價與反饋是保障培訓課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預防培訓者出現課程取向偏差的有效路徑。培訓結束后,各部門可以采用柯氏評估模型評估教師的參訓效果以及參訓教師對培訓設計、組織、內容、考核等方面的滿意程度,并基于這些結果反饋到培訓課程的設計中,實現對培訓課程的完善與優化,進一步激發參訓教師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

猜你喜歡
數據素養實施建議培訓體系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
基于文獻計量的數據素養及其教育領域研究態勢分析
高校二級黨校培訓教育體系建設及辦學質量提升探微
關于計算機專業軟件方向課程改革及實施的建議
探索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訓體系的構建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研究
基于心理行為訓練的警察培訓體系思考
實現高中地理三維目標的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