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的血管再閉塞情況及其危險因素

2020-07-09 22:18何健孫玲侯凌峰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靜脈溶栓危險因素

何健 孫玲 侯凌峰

摘要:目的:探究靜脈溶栓治療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中患者出現血管再閉塞情況的相關因素分析。方法:本次實驗對象選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3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兩組患者均為4.5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患者,研究組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癥少或較輕平素有控制或控制較好的,血管情況相對較好的患者,常規組為高齡糖尿病高血壓較嚴重或未良好控制的患者。將兩組患者的有無再閉塞情況與患者的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情況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患者出現再閉塞情況與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存在顯著的差異,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并且通過回歸分析得知,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與患者出現再閉塞具有極大的相關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既往糖尿病、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以及收縮壓情況均屬于影響再閉塞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靜脈溶栓治療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中能夠使患者出現再閉塞情況的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由此看來,此研究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急性腦梗;靜脈溶栓;血管再閉塞;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3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011-02

腦卒中在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形式,具有極高的致死率,在臨床中已經成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1]。具相關研究顯示,患者在發病之后,需要在4.5小時之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一般應用的藥物為阿替普酶,此種方式也成為在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首選方式[2]。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部分患者還會因為各種因素的干擾而不能夠得到良好的預后,其中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受到血管再閉塞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主要討論了靜脈溶栓治療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中患者出現血管再閉塞情況的相關因素分析,詳細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對象選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3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均為4.5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患者,研究組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癥少或較輕平素有控制或控制較好的,血管情況相對較好的患者,常規組為高齡糖尿病高血壓較嚴重或未良好控制的患者。其中常規組患者15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均在54-78歲之間,患者均齡為(66.46±3.26)歲;心房顫動4例,高血壓6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癥11例。研究組患者23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均在62-79歲之間,患者均齡為(67.35±3.25)歲;心房顫動6例,高血壓8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癥17例。將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選取標準:兩組患者在發病后進行靜脈溶栓時間均在4.5小時之內,兩組患者均被確診為急性腦梗死患者?;颊呔诩覍俸炇鹜鈺幕A上參加實驗。

排除標準:在對實驗對象進行篩選的過程中排除治療后病情未得到控制甚至出現進展的患者、治療后繼發出血患者、精神障礙及異?;颊?。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體質量進行測量,之后根據體質量進行靜脈溶栓,阿替普酶劑量按照0.9mg/kg,應用的劑量控制在90mg以下。溶栓方法:將總量一分為二,總量的10%應用于靜脈注射,時間控制在1分鐘之內,剩余藥液進行微量泵入,時間控制在1小時之內。

1.3 評價指標

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房顫動、高血壓等閉塞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有無再閉塞情況與患者的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情況的相關性。其中當患者收縮壓為140-159mmHg或者舒張壓為90-99mmHg時,表示輕度高血壓;收縮壓為160-179mmHg或者舒張壓為100-109mmHg時,表示中度高血壓;收縮壓超過180mmHg或者舒張壓超過110mmHg時,表示嚴重高血壓。

溶栓后再閉塞的判定條件為:(1)NIHSS評分在2小時為0分,或者出現大于5分的降低,和在24小時為0分,或者出現大于6分的降低等溶栓功能早期神經功能改善表現出現,并且在隨后的73小時之內癥狀較治療之前加重、頭顱影像學剔除腦出血、NIHSS評估分值與溶栓后相比,最低分值提升5分以上。(2)通過顱多普勒超聲(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顯示的腦血流灌注分級(TICI)進行評估,血管再通的判定為就是血管TICI分級改善評定超過2級,再閉塞判定要求為溶栓后血管TICI分級和再通后相比發生下降1級。其中NIHSS評估分值為0-42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經受損情況嚴重程度越高,0-1分表示正?;蛘呲呌谡?1-4分表示輕微血管輕微閉塞;5-15分表示中度閉塞;15-20表示中重度閉塞;20-42表示重度閉塞。

TICI分級中,0級表示未出現灌注情況,閉塞部位遠端沒有發生前向血流;1級表示輕微的滲透性灌注,對比試劑可穿過閉塞部位,但是血管造成過程中,無法清晰顯示閉塞遠端全部血管床影像;2級表示出現局部灌注,對比試劑可穿過閉塞部位,并且能夠清晰顯示閉塞遠端的動脈血管床影像,但是進入閉塞端的血管流速及其由遠端血管床的清除效果,顯著低于沒有出現閉塞的血管;3級表示完全灌注,前向血流流入血管閉塞端后,快速進入閉塞遠端血管床,對比機清除速率一致。

1.4統計學處理

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主要應用的是SPSS20.0,計量資料:(±s),t值檢驗,計數資料:[n(%)],χ2值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

兩組患者性別、心房顫動、高血壓、是否存在既往腦卒中病史、吸煙史基礎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存在顯著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兩組患者再閉塞情況進行因素回歸分析

將存在顯著差異的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因素運用回歸分析發現,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與患者出現再閉塞具有極大的相關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屬于影響患者再閉塞癥狀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人們生活方式在逐漸發生變化,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此種疾病具有極高的致死率,對患者生命造成著極大的威脅,患者在發病之后,需要在4.5小時之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預后[3]。相關研究表明,患者在患病之后的1個月內出現死亡的人數能夠占到全部患者的3.3%-5.2%,3個月最高能夠達到9.6%,1年最多能夠達到15.4%[4]。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后,患者疾病出現進展的主要原因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出血、血管再閉塞及其他原因[5]。

患者出現再閉塞的主要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①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的靜脈溶栓藥物在應用過程中出現抗凝與促凝的失衡;因為應用的主要藥物為阿替普酶,其主要的溶栓機制就是一個對纖維蛋白原進行講解及對纖維酶原進行激活的過程,進而導致患者機體中促抗凝系統出現失衡的狀態,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機體中凝血酶及血小板增加,出現血栓,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血管再閉塞情況[6];②在對患者進行溶栓治療之后,患者的血管再通,但是在血液通過的過程中患者的血管內膜出現破裂情況或者患者的血管狹窄,進而改變了血流動力學,導致渦流的情況出現,栓子再次聚集血栓形成[7];③通過對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治療之后,患者血管中的大栓子逐漸溶解為小栓子,之后其極易出現在遠端小血管中,產生堵塞情況,使血栓再次發生,引發新的癥狀體征及新的梗死。對于再閉塞的原因進行分析時,當然其不能缺少心源性栓塞導致的再閉塞,如:主動脈弓斑塊脫落及房顫間斷性血栓的形成等[8]。

實驗結果表明,患者出現再閉塞情況與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存在顯著的差異;并且通過回歸分析得知,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與患者出現再閉塞具有極大的相關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上述結果可知,靜脈溶栓治療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中能夠使患者出現再閉塞情況的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病史、NIHSS評分、起病-溶栓時間、血糖、收縮壓。由此看來,此研究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臨床中在對腦血管疾病的不斷探究與研究中能夠顯著的提升對此種疾病的相關認識,并且隨著人們對疾病認知逐漸加強,更多的患者能夠進行及早的診斷及治療,但是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中,患者血管出現再閉塞情況仍然是治療過程中的難點及重點問題[9]。對患者進行MRA、NIHSS評分、神經功能改善、TCD、CTA評估能夠有效的了解患者血管的再閉塞及再通情況,并且此種評估方式具有極大的優點,主要就是費用低、操作簡單、可重復性強等,此種評估方式能夠將早期溶栓治療患者出現治療不佳的和進行介入治療指證的患者進行有效的篩選,能夠幫助醫生的診治提供有效的依據,能夠使此部分患者盡快接受進一步的介入治療、抗栓治療及抗凝治療等,能夠極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現再閉塞情況,對患者的健康及恢復具有極大的意義[10]。

參考文獻:

[1]蘇建, 張津華, 蔣超. 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血管再閉塞的影響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9, 39(4):775-777.

[2]陳友芹. 低分子肝素鈣在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后血管再閉塞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河南醫學研究, 2017, 26(13):2380- 2381.

[3]梁余航, 唐龍沖, 方海波. 血管內介入治療前循環急性腦梗死的預后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 2017, 14(11):34-37.

[4]梅蕊, 王東升, 葛平,等. 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療效及好轉后惡化的危險因素[J].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8, 58(2):85-88+104.

[5]陳翠榮, 白青科, 趙振國,等. 多模式MRI指導下不同時間窗腦梗死靜脈溶栓血管再通臨床研究[J].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7, 25(6):343-348.

[6]李桂林, 杜世偉, 李靜偉,等. 靜脈溶栓橋接動脈內取栓治療顱內大血管急性閉塞的效果分析[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7, 14(3):122-126.

[7]朱立勛, 朱立勛, 耿瑞慧等. 急性腦梗死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后血管再閉塞應用低分子肝素鈣的價值[J]. 武警醫學, 2015, 26(6):555-557.

[8]廖曉凌, 王伊龍, 潘岳松,等. 急性大腦中動脈閉塞性腦梗死靜脈溶栓后血管再通與預后[J]. 中國卒中雜志, 2016, 11(10):824 -828.

[9]車鋒麗, 陳勝云, 楊中華,等. 經顱多普勒超聲腦缺血溶栓分級與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前循環不同大動脈閉塞性腦梗死預后相關性研究[J]. 中國卒中雜志, 2017, 12(4):302-308.

[10]李娜娜, 豐宏林. 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及預后的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 2017, 23(16):3221-3225.

猜你喜歡
靜脈溶栓危險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的護理干預
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應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分析
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觀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治療效果的初步觀察及分析
分析瑞替普酶靜脈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