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核心素養在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滲透

2020-07-14 08:46孫歌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初中語文

摘要: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主要素質和修養的集中體現,也是當下語文教學領域踐行的重要目標,其培養必然要緊密結合語文課程教學資源。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遵循了語文學科發展規律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成長規律,內含豐富的語文核心素養因素,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將依托當前時代背景和國家政策下語文核心素養的闡釋,從選文、訓練、助讀三個方面分析部編本教材的編寫特色,探索語文核心素養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滲透體現。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初中語文;部編本教材

引言

語文核心素養雖然是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然而其培養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并非是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一蹴而就的,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便具有基礎性和鋪墊性的作用。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依托語文教材,自2016年教育部審定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下)試行以來,“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陸續推向全國使用,其一個創新點就在于更加注重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因此研究語文核心素養在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滲透和體現具有重要的意義。

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教育工作者關心的熱點問題,如今不乏對語文核心素養進行概念闡述和培育路徑探索的研究,也不乏在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進行群文閱讀、古詩文教學等的方法指導;分析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和比較其與人教版教材異同的研究也比比皆是;少數的將二者聯系在一起的研究也通常是從文體角度、學段角度進行的,往往是聚焦局部而忽視整體。本文不再將語文核心素養與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當做兩個獨立的研究主體,而是分析二者之間的有機聯系,發掘語文核心素養在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滲透因素,探索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對于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價值。

1.語文核心素養滲透于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必要性

1.1語文核心素養及其使命

眾所周知,語文作為母語學科,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全球化、交際化、智能化的社會環境對國民的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能力、審美認知能力以及思維發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題也促使國民樹立文化自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語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提高全民語文核心素養成為一項緊迫任務。

《課程標準》是這樣闡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敝饕ā罢Z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因此,培育語文核心素養既能夠培養兼具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創造能力和深厚文化積淀的全面發展的人,又可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民的民族認同感,是塑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適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徑。

1.2初中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初中是一個承前啟后的學段,既對零星的小學語文知識進行邏輯整合,又與高中的語文學習相銜接,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語文素養迅速提高,所以初中學生正處于構建基本能力和素養的黃金時期,語文核心素養是其必須要具備的一個關鍵品質。我國新課改的浪潮也不斷向初中語文教學推進,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挖掘語文課程內涵,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當做是主要的教學目標,學生也要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華,不以應試為目的,而要真正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

1.3依托部編本教材的切實可行性

近百年來,語文教材一直在爭議和搖擺中處于不斷變革的動態生成中,……,但總的發展趨勢是從不成熟逐漸向較為成熟邁進。[2]以往的語文教材由一些地方出版社負責組織編寫,或受到市場利益驅使,質量參差不齊,或由于編寫理念不同無法體現核心價值。隨著課程改革呼喚更高水平的語文教育,期待更為理想的語文教材,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應運而生。教材編寫實質上是國家行為,教材體現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國民就具備什么樣的核心素養。部編本教材既著眼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又貼近學生生活,觸動學生心靈,潤物細無聲地為學生設定恰當的發展目標,提供充分的文化補給,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因此,部編本教材以其國家視野的更高著眼點、立德樹人與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目的以及核心價值觀的國民統一性成為了目前為止最理想的語文教材,為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提供了堅實的依托。

2.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對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體現

主編溫儒敏指出部編本語文教材的一個創新點在于重視語文核心素養,重建語文知識體系。本文將從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選文、訓練、助讀三個方面的編寫特色探索語文核心素養在其中的滲透體現。

2.1選文

選文是語文教材編寫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選文質量的高低決定著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質量。[3]在這一點上部編本語文教材做得比較到位,它“強調四個標準: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當然,還要適當兼顧時代性”[4]。筆者認為以下三個方面能夠體現部編本是如何從選文角度滲透語文核心素養的。

首先,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增加了古詩文和現當代散文的篇目。古詩文選篇共124篇,占所有選篇的51.7%,如此多的古詩文篇目為學生感知古典語言的節奏韻律,體悟古典語言的精妙提供了可能,古詩文的語言精練而內涵豐富為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創設空間,其內含的自然美與人文美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民族文化氣息濃厚又促進了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而現當代散文語言優美、思想深邃、感情濃厚,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也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這兩種文體篇目的增加滲透著語文核心素養,對于學生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其次,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滲透著良好的核心價值觀。例如,《岳陽樓記》、《我愛這土地》等選篇或帶領學生暢游祖國河山,或帶領學生體會戰爭之殤,其中真摯熾熱的愛國之情于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背影》和《秋天的懷念》均為描寫親情的經典作品,將父母與子女之間真摯細膩的愛表現得令人動容,為學生形成正確的親情觀念提供了良好的價值導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夜雨寄北》等選篇或紀念誠摯友情,或描繪朦朧愛情,讓學生領悟友情和愛情的真諦,從而形成正確積極的情感導向。部編本的選文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育具有積極意義,提升了學生的人文修養這一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

最后,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選文設置采用“1+X”模式,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泛讀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在一個單元的主題框架下,合理編排課文,既有教讀篇目,又有自讀篇目,并合理設置“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欄目。例如,七(上)第三單元,教讀篇目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自讀篇目是《再塑生命的人》和《竊讀記》,名著導讀為《朝花夕拾》,“課外古詩詞誦讀”欄目選取了《峨眉山月歌》等五首古詩,建構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既改善了原有的閱讀模式,又增大了學生的閱讀量,為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供了較大空間。

2.2訓練

長久以來,語文課程改革注重培育“素養”,對此的不科學解讀使得追求知識能力的語文訓練成為了“應試教學”、“壓制人文精神”的代名詞。然而,提升語文能力的訓練也是培育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部編本較為注重訓練和知識補給,且有特色鮮明的訓練系統。

大多數課文后有“思考探究”、“積累拓展”與“讀讀寫寫”三個目標明確的能力訓練版塊,承載了相應的語文知識和能力,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特色;某些課文下附有注釋,課文后附有一些必要的語文知識介紹,如七(上)《濟南的冬天》課后出現“比擬”這一修辭知識的介紹,《雨的四季》課后出現“名詞”這一概念的闡釋,六冊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涉及了詞義、詞類、短語等語言知識,比喻、比擬、排比等修辭知識,敬辭和謙辭的用法等文化知識,這一形式既避免了“填鴨式”枯燥無效的知識灌輸,又為語文能力的提高和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每個單元后穿插安排“寫作”、“綜合性學習”和“口語交際”任務,注重讀寫說能力的訓練,且側重點各不相同。如同樣是寫作訓練,八(下)第一單元到第六單元的項目分別是“仿寫”、“說明順序”、“讀后感寫作”、“演講稿”、“游記”和“故事”,既有一般的寫作指導,又有不同側重與創作方法的個別訓練,這種普遍與個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訓練,凸顯了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供了培育途徑。

2.3助讀

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不能只從成績上考慮,要真正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助讀設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部編本每個單元前設置了單元導讀。和其他版本教材不同的是,部編本的單元導讀除了概述本單元內容,還增加了對學生學習本單元課文的過程和方法的引導。如九(下)第一單元的單元導讀介紹了本單元的作品為詩歌,并且從感受詩歌韻律和把握詩歌意象兩個方面提示了學生學習本單元的方法。

其次,部編本課文文本前設置了預習提示。預習提示通常為文本內容提示和預留的思考問題,實則是對本課學習重點的提示。在這樣的預習提示下,學生們帶著思考進入文本學習,在閱讀中思考感悟,對文本會有更加深刻、細膩的理解。

最后,部編本自讀課文旁設置助讀。助讀的內容由旁批和閱讀提示組成,既提醒了學生自讀重點、難點,又為學生閱讀提供思考,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部編本的助讀系統使學生能夠有目的地自主學習,給予了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真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3.結語

出于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遵循語文學科發展規律和初中學生成長規律,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以語文教材為依托。應運而生的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站在國家的高度統一編排,在選文上獨具匠心,發掘核心價值,不僅為學生的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提供了范本,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了人文熏陶,還實現了文化的內化傳承;訓練系統具有特色,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積累語言知識,在寫作中訓練對語言的運用,獲得思維的和審美能力的發展,較好地處理了學、讀、寫、思的關系;助讀系統為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學法習得提供輔助,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傊?,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處處體現著語文核心素養的滲透因子,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價值,我們要充分吸收它的知識養分,讓語文教學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易麗哲,李山林.百年語文教材建設的發展軌跡[J].基礎教育研究,2014(15).

[3]顧之川.試論我國教材選文的優良傳統[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0(2).

[4]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

[5]章新其.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部編教材”教學[J].教學月刊,2016.

[6]王茜.讓學生主動學起來——談部編版語文教材自學習慣的培養[J].教學視點,2020(3).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8]溫金德.探討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核心素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9(2).

作者簡介:孫歌(1999-)女,遼寧大連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文文學(師范)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教育。

猜你喜歡
語文核心素養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從學情認知“思辨”教學內容
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
基于期待視域理論確定詩歌教學內容的研究
語言建構的策略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作業設計實踐
初中語文教師的能力結構簡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