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應用型本科高校創客空間建設初探

2020-07-14 00:16李燕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創客空間應用型本科互聯網+

摘要:順應“雙創”時代潮流,目前不少高校建立了多種類型,不同功能的創客空間,但在實際運行中發現了較多的問題。通過“互聯網+”機制的引入,對原有創客空間管理、運行模式進行升級改造,并入到高校整體發展的平臺上來,實現校園創客空間的良性發展和自我更新。

關鍵詞:創客空間;互聯網+;高校;應用型本科

隨著“互聯網+”逐漸深入人心,推動各個行業飛速發展與進步,中國正進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創客空間"作為服務"眾創"的創新型孵化器而受到高度重視。高校作為各類思想、創新的聚集點,這幾年創客運動更是蓬勃興起,國內多所高校圍繞著創客形式開展了種類豐富的創意創新教育,各類創客空間在高校內更是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一、創客空間起源及與高等教育耦合性

(一)創客空間起源

創客空間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創客的領軍人物Mitch Altman由歐洲的“黑客空間”獲得靈感后從歐洲帶回美國的,他在舊金山建立了Noisebridge創客空間。在創客空間,人們從軟件走向硬件。創客空間提供了所需的工具與設備,帶有“自由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人們在這里通過動手發明創造替代性的解決方案。

(二)創客空間與高等教育的耦合性

從創客空間的起源及含義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它與高等院校學生培養、教育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較為明確,多為專業技能行人才,所以“產教融合”是當前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創客空間的存在可以為“產教融合”提供有力支持,將兩者融合后的培養體系是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

1.教育目標上的高度耦合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職業教育目標是培養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要求他們在生產實踐中能夠直接運用所學的技術技能,創造社會物質或提供各類社會服務。但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對未來崗位技術技能的短期預測是較易實現的,但是長期預測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其預測結果是極不可靠的。而創客空間“做、創、學”三為一體,倡導從實踐中發現問題,以問題引導學習、學習應用創造的項目化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人才,是院校職業教育的有力補充和完善提高。

2.教育手段上的高度耦合

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離不開產業的支撐,需要借助產業相關設備、空間、形式,為職業教育創設“真實項目、真實設備、真實崗位”的“三真實”職業情境,在“三真實”職業情境中開展職業技術技能、職業素養的實踐性教育,確保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供給鏈”與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鏈”之間的有效銜接。因此,創客空間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撐;

3.素養教育上的高度耦合

“工匠精神”是當下最為提倡的技術性人才職業素養?!肮そ尘瘛币髲氖录夹g工作的人才對自身所做的技術活計始終秉持著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態度。這種精神的形成必須通過長期的實踐積累,需要真實工作環境的滋養,單純通過粉筆和書本是無法傳遞和塑造“工匠精神”的。創客空間提供了學生自主發現實際問題,并通過自身實踐加以解決的途徑。在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掌握相關知識、技術,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身臨其境的經歷幫助學生逐步了解、接受“工匠精神”。

二、高等院校創客空間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現狀

近幾年,創客空間熱度高漲,高校創客空間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學校與企業共建的創客空間

主要由企業提供設備和啟動資金,學校提供相應的物理空間,校企雙方對創客活動實行共同設計和共同指導,參與創新實踐活動的創客主體為學校的師生。如蘇州中元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就與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共同開發和建設了 191 創客空間,在空間內融入了課程教學、實戰訓練、條件保障“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并對師生提供創業輔導、創業培訓、政策咨詢等創新創業服務。這種類型的創客空間針對性較強,主要是為了解決了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的興趣點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結合問題。

2.教學專業創客空間

主要由學校提供設備、資金,是為了更好的將知識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術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創客空間。如寧波財經學院的“匠心”創客空間。該創客空間得到了美國德州儀器(TI)、Auduino中國等國際知名公司的支持,并與深圳柴火創客空間、中科院寧波創客空間等國內知名創客空間建立了合作關系,是該校探索“項目化教學+創客式教育”教學模式的實踐基地。在“匠心”創客空間,學生可以將腦袋中的想法變成創意產品,把創意產品轉變為創意商品,在創意實現的過程中構建知識、技能、素養,完善工程閱歷,培養創新思維和應用性創新能。這類創客空間依然是圍繞教學任務,以提高學生操作能力,產學研結合為最終目標。

3.綜合型創客空間

皆有上述兩種目的,且出資方更為復雜多樣的創客空間。創立目標兼顧了人才培養、教育培訓、產業孵化等多種情況。如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的創客空間不僅成長為創新創業孵化器,而且為大學生搭建了良好的創業平臺,被批準為國家級眾創空間。

但是相比較國外,我國高等院校的這些創客空間建設還然處于發展初期,部分創客空間自身發展仍較為艱難,不同程度的存在各類問題。

(二)存在問題

1.資金有限,創客空間資源固化,未與學校各類資源形成聯動

創客空間起步時,學校會投入一定的資源,配置一批設備,但隨著時間推移,設備老化、落后。高等院校資金有限,往往無力再行更新,創客空間可用性降低,客觀上阻礙了教師、學生進入創客空間的愿望。

2.創客空間管理手段落后,運營和服務模式有待優化

高等院校創客空間硬件上多使用學?,F有的場地,軟件上多依托現有師資力量開展活動。但是由于資金、管理能力有限,大部分創客空間幾乎都是同樣的模式運營—低門檻、簡單開展就業、創業輔導。同時學校原有較為繁瑣的設備、辦公樓使用審批,項目審批手段等嚴重阻礙了創客空間功能的發揮。場地不方便申請,創客項目審批繁瑣,空間運營和服務僅有簡單的保潔、物業,創客空間往往后勁不足,空間變成了“活動室”,創客導師有名無實。

3.創客團隊人員不穩定,學生碎片時間未得到充分使用

學生的滲透性較差,參與面不廣,對大部分學生的帶動性不夠,創客團隊人員不穩定,是創客空間普遍出現的又一個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學校經費有限,創客項目經費支持不足,指導老師投入不夠,項目推進無力,學生參與感、獲得感不強,也就逐漸失去了興趣;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就業壓力較大,學生大三開始就要慢慢進入擇業、就業環節。而大一往往又處在基礎知識學習階段,因而創客空間參與學生大部分以大二學生為主。大二學生課程壓力較大,學校擴招后又分為多個片區,來往路程較遠,故總體時間有限,無法拿出大塊的時間參與到創客項目中來,因此創客空間參與度就會較低。

三、“互聯網+”思維發展高等院校創客空間

筆者認為,引入“互聯網+”思維,是破解上述難題一種有益探索?!盎ヂ摼W+”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互聯網與創客空間融合。通過互聯網固有的開放、平等、互動等網絡特性,盤活現有創客空間軟硬件資源,打造虛擬的互聯網創客空間,從而促進創客空間向虛擬化、智能化、泛在化發展。

(一)創客空間虛擬化

利用網絡平臺技術,開發創客空間網絡平臺,將創客空間從實體化運作調整為虛擬化運作。學校只要投入一定資金,完成平臺建設,即可在互聯網上打造出虛擬化的創客空間。同時將學校實驗室、教學樓、實習工坊等實體硬件設施作為實際載體和支點,通過平臺一體化運作,達到設施、設備的精準管理和高效利用。且隨著實體硬件設施的更新、升級,隨即實現創客空間的設施、設備的同步升級更新。學校因而可以省下大量資金用于支持具體的創客項目,給與青年創客導師更多的獎勵,激發青年教師投身創客空間,帶領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創客空間智能化

通過各類傳感器、輸入輸出設備,與通訊運營商協同打造校園5G大環境,將創客空間網絡平臺作為一部分接入其中,實現創客空間各類資源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同時可以通過遠程操作、協同辦公、網絡審批等手段,如資金充裕還可引入外部管理資源,提高創客空間管理、運營水平。隨著教師、學生使用便利化的提高,參與的主動性和熱情自然會得到較大提高。

(三)創客空間泛在化

通過創客空間網絡平臺,各個不同校區的教師、學生可以通過校園5G網絡,使用電腦、手機、平板等設備隨時接入各個虛擬創客空間,隨時通過視頻會議、網絡課堂、文字、語音實時通訊等,最大化用好教師、學生碎片時間,實現創客空間校園范圍全覆蓋,便利學生、教師使用,激發創新激情。

參考文獻:

[1]王娟,楊青倩."互聯網+"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金課"課程體系建設[J].電子商務,2019(9):84-86

[2]陳小塵,袁瑩.高職院校創客教育平臺建設路徑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24(24):22-23

[3]劉艷玲,姚建盛.基于“互聯網+”與“雙創”的教改初探[J].軟件,2020,41(04):275-277.

作者簡介:李燕(1980.12-)女,民族:漢,籍貫:云南省瀘西縣,學歷: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創客空間應用型本科互聯網+
創客空間社區化發展模式初探
淺談高職院校圖書館構建創客空間的可行性
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關于推動我區創客發展的思考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之必要性探討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