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并舉,提升小學品質教學的有效性與實踐性

2020-07-14 11:00邱玉禮朱世建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教育實踐

邱玉禮 朱世建

摘要:品質教育的秘訣是可以用“大道至簡”四個字來概括,其實踐策略是:老師可以不要總是批評,而是先樹立學生的信心,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樹立自信,確立標桿,獲得成長。本文通過理論綜述、問題剖析、策略展示等方式來對品質教學進行研究與探索,從而為小學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并為具體教學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導。

關鍵詞:品質教學;教育實踐;有效創新;塑造生命

引言

品質教學管理的本質就是釋放孩子天性的能量,塑造本真生命的奇跡。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老師可以在著名教育學者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里得到啟發----生活即教育:就是讓教育活起來,讓活生生的生活成為教育的源泉。讓學生走近生活、融入生活,讓知識得到實踐的運用,在實踐中讓理論升華。

一、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常見問題概述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現如今,由于傳統課堂評分考級的限制,還有些老師對品質管理課題的理解還處于朦朧狀態,所以使得這一新興課堂模式推廣比較緩慢。比如有一位老師,他是習慣性地按照自己的備課思路進行教學,讓孩子跟著她的節奏來進行學習,繼而宣告課程的結束。中間雖有互動,卻少了孩子積極主動參與的熱情,孩子的自我潛能也沒有被完全激發出來。其實,在品質管理的新理念里,孩子應該起主導作用,孩子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想法與創意。而老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比如給予一些建議或是一些方法上的指導等等。

(二)學生自覺性與創新性的缺乏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很多學生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課程學習,缺乏一定的創新性與開拓性。當老師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創作時,他們就會感到無所適從。而且有的學生在自覺性、自我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短板與瓶頸。

二、小學高年級品質教學管理的具體策略

(一)提升教師修養,帶動班級品質建設

小學正是道德、思想教育的關鍵期,小學生是一個個不同的生命個體,有著不一樣的性格脾氣,也有著不同樣的天賦異稟,所以這就要求我的教育工作需要智慧與藝術,更需要經驗與思想的沉淀積累。老師與學生相處——是愛的引導而非暴力批評;培養學生的學習好習慣——這是需要毅力的堅守而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品質教學的管理方式有一個總的綱領:“先進行愛的聯結再講道理”——就是讓學生感到愛意、溫暖在先,讓學生明白道理在后。老師不再一味地逼迫學生去學習高深的課程知識,而是先從小處、從細節入手。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練習一小段比較容易的題目,當他們熟練掌握的時候,再讓他們進行總結性的心得分享。當學生可以出色地分享學習成果時,老師給予積極的肯定與贊譽。這樣,在這一小段學習歷程里,學生就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進而他的學習興趣也會由此而進深。這就是品質教學的精髓: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導,讓他們感知學習之美,從而進一步引領他們踏入知識探索的殿堂。

(二)品質管理重在精髓,教學智慧注重藝術

學校的每一個班級,每一個課堂活動的設計都必須制定相應的規則線,這就為學生設定了一種法則與紀律。許多人一直在強調要給學生絕對的自由,可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自由都必須與規則相結合。自由與規則,是學生世界兩個互相制約,又彼此共融的平衡線。學生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要遵守相應的規則,一旦有人違規,就會受到相應的懲處。學校班級就是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學生在其中學會遵守一定的紀律規則。在這個世界上,自由從來都不是散漫泛濫的;學生的自由也從來都不是隨意而為的。因為人性中含有不可抗逆的劣根性,所以規則與紀律就是這種低劣人性的抵御劑。規則給學生帶來行為上的制約,同時也是對其不良行為的警戒。讓學生享受充分的自由,前提條件是將他們制約在有限的規則之內。

在傳統的思維里,總是從灰暗面看待學生心理問題,認為對悲觀情緒的預防和控制就是很好的教育。但是,品質教學卻能看見學生心理積極的一面,發現學生生命的閃光點、亮色處,通過激發樂觀心態來防控悲觀情緒。其實,師德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里不但包含了科學、專業的教導技巧,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要給予尊重、認可、贊美與愛。一旦教育原則里充滿了訓斥、指責與漠視,那么孩子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語言、心理發展的障礙問題。孩子需要贊美與欣賞。當然,贊美不是亂夸一通,也是需要技巧與智慧的。比如老師看見孩子完成好的一件作品,只是泛泛地夸孩子“寫得很好”、“你真棒”,反而顯得很虛偽。如果老師能夠具體到語境設計制作、文筆美感等方面給予孩子肯定,并從專業的角度給孩子提一些改進的意見,那么孩子不但會欣然接受,也會在自信心上有很大提升。對于贊美,最忌諱的一點就是言不由衷。因為孩子的心靈很敏感,對于真話假話他能迅速地感知得到,所以老師在與孩子對話時應該有足夠的真摯與誠意。

三、結語

什么是教育品質管理的核心?其宗旨就是讓教育回歸人性化,讓道德教育實現自我覺醒性,讓孩子成為自由又自信、有情又有愛、睿智又果敢的人。一位老師就像一盞微光閃耀的心燈,照亮孩子沉寂的心扉。只有老師發出亮光,才能激勵孩子們走向心靈的積極樂觀,從而將孩子們的心靈引至光明的彼岸。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的提升是一門智慧,也需要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發展層面與成長空間,實現品質教學的有效性與實踐性的雙向并舉。

參考文獻:

[1]周文彪,《陶行知教育思想叢書:生活創新教育》(M),新世界出版社,2013(7)

[2]姜柳華,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時代文學》,2008(4)

[3]李生濱,《冷冉教育思想研究與實踐》(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

[4]李海英,書田菽粟皆真味——讓學生享受詩意人生,2006中小學骨干教師專業發展論壇·小學

[5]田曉東,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探析(J),《中外交流》,2016(4)

猜你喜歡
教育實踐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探索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之我見
何謂教育理論聯系實踐
大班幼兒感恩教育實踐與探討
對高校傳統音樂教育落實到教育實踐的思考
頂崗實習支教學生評價問題探究
關于聾啞家庭幼兒的教育實踐與反思
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實踐
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策分析
公有云平臺在信息學科教育實踐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