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多樣化課堂建構研究

2020-07-14 11:00李西英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建構策略初中生物

李西英

摘要:多樣化課堂建構是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生物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初中階段是學生個性發展最為明顯的階段,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掌握水平不同,在生物課堂內外教學與活動中面臨的問題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多樣化生物課堂的建構,成為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生物發展的必然。

關鍵詞:初中生物;多樣化課堂;建構策略

多樣化是針對傳統單一的課堂形式而言的,應試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課堂比較偏向于傳統單一的課堂形式,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能力以及素養的提升與發展,因此,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受限;如何借助多樣化生物課堂,建構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習環境,成為當下生物課堂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目前生物課堂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初中生物多樣化課堂建構重要性分析

首先,多樣化課堂的建構能夠豐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理論,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理論下生物課堂枯燥單一的教學現狀,將新課程標準以及其他優秀的教學理念融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其次,多樣化課堂建構的關鍵就是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方法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游戲教學的趣味性,多媒體教學的生動性,合作課堂的探究性等等,讓學生在同一堂生物課,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收獲。

第三,多樣化的課堂還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生物知識和活動體驗,內容的拓展讓學生意識到生物知識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知識點,還能夠與生活中的事物相聯系,建構起更加完善的課堂教學體系,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由此可見,多樣化的生物課堂的建構是推動新課程改革的必要途徑,是優化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二、初中生物多樣化課堂建構策略分析

(一)融——多樣化教學理念的融合

多樣化教學理念的融合是多樣化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指出,生物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生物課堂的建構,在探究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收集、獲取、提煉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的素養。建構主義教學理念也提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的是主導作用,兩者結合起來共同構成了一個師生互動、合作的課堂模式。

比如,在生物實驗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以合作課堂的形式展開教學,傳統理念下教師就會作為旁觀者和監督者;然而,多樣化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就成為了合作課堂的參與者,在參與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加近距離的發現學生在生物課堂中的缺點和疏漏之處,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學生課堂學習能力的完善。

由此可見,多樣化的教學理念的融入,能夠改善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下生物課堂存在的問題,為初中生創設更多課堂探究機會。

(二)拓——多樣化教學方式的貫穿

多樣化教學方式貫穿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多樣化是針對傳統單一課堂教學方式提出的,板書教學、講說課堂等等,雖然能夠帶給學生知識收獲,但是對于學生生物探究能力的提升并沒有足夠的幫助,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多樣化課堂應運而生。

例如:《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中,教師結合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情感目標等仨方面對實驗進行分層目標的制定;其最終目標就是為了通過探究實驗的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推理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以及科學的生活觀念……從這些實驗目標分析,在實驗之前,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探究思路,保證探究實驗的方向能夠朝著目標發展。課前幾分鐘的時間,教師結合初中生熟悉的一些場景,借助多媒體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明確接下來的實驗思路:

·本次實驗小組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你們小組決定用什么養的方法進行探究?依據是什么?

·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能夠說明那些問題?

……

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對于實驗目標有了初步的認識,然后按照問題的提示制定本小組的實驗計劃?!短骄客僖簩Φ矸鄣南饔谩愤@一實驗過程中,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各自的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完善,首先確定實驗材料,制定出不實驗設計;然后各小組假設實驗結果并進行實際實驗操作,兩者進行對比分析;最后小組之間進行相互點評,完善實驗過程,總結實驗經驗。

在小組研究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到各小組中,觀察唾液的搜集、溫度的控制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適當的指導保證實驗效果。

除了探究生物實驗課堂之外,教師還要結合生物教學內容以及不同年級段學生的學習需求,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生物課堂的需求,提升學生不同方面的生物學習能力。

(三)延——多樣化生物活動的延伸

生物實踐活動也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比如在“測定種子的發芽率”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由于種子發芽率需要觀察一定的時間,學生們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實驗數據,小組每一名同學都要切實履行自己的義務,完成自己的實驗任務。

·實驗器材的準備:培養皿、紗布等根據需求將相關材料準備齊全。

·完成實驗計劃。

·學生開始實驗。

由于每個小組選擇的種子類型不同,同一種種子的自身條件也是不同的,因此,探究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同現象,實踐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創設分享的過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分享探究實驗的過程。

總而言之,多樣化的活動延伸主要目標也是培養學生手、口、腦合一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借助活動過程,滿足學生生物探究的需求,提高學生的生物綜合素養,為將來更加復雜、專業的生物課堂內容的學習奠定堅實的課堂基礎。

三、結論分析

綜上所述,多樣化的生物課堂的建構是綜合性的教學任務,教師從初中生物課堂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出發,結合多樣化的教學理念,拓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組織實踐活動,以此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更好的應用與日常生活實踐過程中,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韓學敏.導無定法,貴在得法——淺議初中生物課堂有效導入的幾點方式[J].學周刊,2019(19):87.

[2]夏小明.初中生物作業的多樣化設計[J].中學課程資源,2016(05):61-62.

[3]王明穎.多樣化教學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109.

猜你喜歡
建構策略初中生物
論敘事視角下的新聞編譯
小學體育高效課堂建構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
拒絕“花哨”,重拾“得體”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模式建構的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