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斗因何變鬧劇

2020-07-23 06:25方正宇
新體育 2020年6期
關鍵詞:保國體育比賽格斗

方正宇

曾將“接化發”宣傳為自身絕技的馬保國這回栽了!身為“混元太極宗師”,馬保國在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對手面前被完全碾壓,30秒內連續被擊倒三次。接不住,化不開,更發不出,如此具有戲劇性的場面,讓馬保國和一批所謂的“武術大師”徹底淪為笑柄。

實際上,自從徐曉冬幾年前挑戰各路傳統武術傳人之后,人們時常能看到類似的“約架”新聞。不久前,CBA球員西熱力江還曾向UFC選手李景亮發起挑戰,也為雙方吸引了不少流量和人氣。這里暫且不論各色人物在其間的孰是孰非,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此類不知道該被稱為“踢館”、“比武”還是“約架”的行為到底是否合法?

日常生活中,如果是普通人之間展開類似的打斗行為,很可能被認定“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由民警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來處理。要是像馬保國那樣被揍得鼻青臉腫,受害者完全可以向加害者提出索賠。倘若傷勢達到輕傷以上的級別,甚至還可能觸犯故意傷害罪或者尋釁滋事罪。

當然,如果此類行為出現在正式的體育比賽中,那么定性會變得完全不同。比如,對拳擊選手來說,在比賽中擊打對方屬于競技范疇內的業務行為,實際上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豁免權,不會因為在賽場上傷害對手的行為而受到法律制裁。如果用其他領域的例子來打比方,就好像通常情況下,拿刀劃開別人身體肯定是違法犯罪行為,但如果是醫生正在實施外科手術,則可以因其職業特性而免除行為的違法屬性。針對在拳擊等體育比賽中的傷害行為,法律上也有類似的理解。

這種法律豁免是拳擊以及其他格斗類項目得以在體育領域生存的基礎。但是,并非所有的斗毆行為都能披上“體育”外衣免責。以上提到的那些“約架”,真的符合體育或者競技的基本要素嗎?要是將其視為競技運動,那么主辦者或者組織者是哪家?比賽是否經過專門報備?又比如,對拳擊等正規體育比賽來說,無論在規則設置還是現場配備方面,都必須安排盡力確保選手生命安全的措施。然而,在很多“約架”中,未必有如此周全的考慮。

所以,盡管馬保國被擊倒三次的視頻顯得頗具娛樂性,但千萬不能因此忽略此類“約架”所具有的危險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違法性。記得當年徐曉冬到處“踢館”時,包括馬保國在內,有些“大師”選擇以報警的方式避戰。在輿論方面,很多人都因此嘲笑“大師”的慫樣,但從法律角度來看,當公民面臨可能遭遇他人暴力侵害的威脅時,選擇報警是正當維權的一種方式。

那么,到底如何解決這種矛盾呢?首先,“大師”們教授的到底是強身健體的心得,還是與人格斗的技巧?在宣傳和收徒時要說清楚。如果是前者,那么其比較對象應當是廣播體操、體育舞蹈以及廣場舞,沒必要跟那些格斗項目摻和在一起。如果強調是后者,那么就讓實戰成為檢驗真功夫的唯一標準。

以往之所以在傳統武術界出現種種亂象,部分原因就是混淆了以上兩點。明明只有舞蹈般的花架子,偏要吹出彈指殺人的巨大威力,還時常找些群眾演員來配合演示。最終,導致的后果就是劣幣逐驅良幣,會打的不如會吹的,一批欺世盜名的“大師”反倒是名利雙收。

改變這種現象,需要在整個行業內部樹立起全新的認知一一依靠實戰來確立格斗領域的江湖地位。這里所指的“實戰”,并非那些肆意而為的“約架”,而是以規范化為前提的比賽。既然是比賽,“大師”當然有權利選擇拒絕參賽,但也必須承受遭遇外界質疑實力的代價。

對普通觀眾來說,一方面要擦亮眼睛,別被那些花架子唬住;另一方面,最好也別以看熱鬧心態為各類“約架”喝彩。這畢竟是一些以擊倒甚至傷害他人為目的的行為,倘若失去了體育競技規則的束縛,誰也不知道最終會釀成何種悲劇。

猜你喜歡
保國體育比賽格斗
老年人觀看體育比賽有助于消除抑郁情緒
老人看體育比賽可減少抑郁情緒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爸爸去哪兒了
暢聊體育賽事
體育比賽項目填成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