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管理理論的發展演化述評

2020-07-23 16:35郭風堂虢泉清
商情 2020年31期
關鍵詞:六西格瑪質量檢驗產品質量

郭風堂 虢泉清

【摘要】產品質量是企業永續生存的關鍵與持續繁榮的保證,本文通過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現代質量管理階段等四個階段對質量管理理論的發展演化進行述評,旨在為企業人員理解質量管理的內涵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

【關鍵詞】質量管理 ?產品質量

引言:隨著我國近年來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面臨著重要的周期性機遇與挑戰。當前,為了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順利轉型以及進一步提高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許多企業以提升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為目標,積極改進產品生產制造工藝,提高企業新常態下的質量管理水平。

在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過程中,生產人員普遍缺乏對質量管理理論的科學認知,進而制約著企業的發展。通過對質量管理理論的發展演化階段進行述評,將進一步為企業進行質量管理實踐提供理論支撐。

一、質量檢驗階段

基于對管理實踐的思考,1911年泰勒提出了科學管理理論。他認為,在管理實踐中將計劃和執行區分開來是極為必要的。此外,企業應對生產環節設立“專職檢驗”職位,這一職位隨著生產的發展成為了質量管理部門的前身。

產品檢驗成為獨立于產品制造而存在的一道工序,此項措施給質量提升帶來了巨大改變,極大地提高了整體的產品質量。但是,此階段的質量管理仍主要局限于事后檢驗,難以通過主動預防避免不合格產品出現。社會發展進步促使質量檢驗的弊端日益明顯,一些質量管理專家開始關注質量檢驗的缺陷,探索更為先進的解決方案。

二、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隨著實踐發展,質量管理專家開始意識到數據在質量管理中的重要參考性。1924年,“質量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統計過程控制理論,提出將統計技術引入質量管理研究領域,創新性地運用質量控制圖來實現對產品過程質量的管理。在他出版的專著《產品制造質量的經濟控制》一書,提出利用工業數據進行制造質量控制,標志著質量管理從質量檢驗階段進入到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美國的道奇和羅米格在1950年提出了抽樣檢驗法,解決了全數檢驗的管理難題;日本質量學者石川馨教授基于前人的研究,發明了因果分析圖,推動了質量管理的實踐水平;質量管理大師朱蘭提出了質量計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等方案,被稱之為“朱蘭三部曲”;質量管理大師戴明提出了PDCA循環質量管理方法,該理論被諸多日本企業推崇,并對企業質量管理實踐產生了積極影響。

受限于當時的理論環境,統計質量管理逐漸發展為過度強調數理統計技術,忽略了組織管理作用與生產者能動性,使得人們認為質量管理等同于數學計算,數理統計的復雜性造成企業人員難以進行質量管理實踐,進一步影響到質量管理的發展。

三、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二戰后,對工業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產品更新換代愈加頻繁。為滿足航天技術、軍事工業以及大型系統工程的需要,對產品質量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業要對自身產品供應鏈上每個環節進行管理,如設計、制造、銷售和使用等過程。

1956年,質量管理專家費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質量控制”概念。費根堡姆認為,質量管理是通過最經濟的方法對市場、設計、加工以及產品售后進行研究,以充分滿足顧客需求,是一種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有效體系。這一觀點相較于以往學者對質量管理的定義更加全面和深刻,為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指出了新的方向。全面質量管理的目的,不在于僅僅使質量水平得以提升,更加關鍵的是令所有成員甚至于整個社會受益而實現長期成功。該理論認為,貫徹質量職能需要全員參與,每名員工都應充分認識到質量管理的內涵,應具有強烈的質量意識。

全面質量管理階段是質量管理理論發展的黃金階段,深刻影響著人們對質量問題的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隨著計算機的發展,日本開始廣泛采用統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進行質量管理的統計和歸納,全面質量管理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現代質量管理階段

隨著全面質量管理逐步被應用,各國不斷改善國內產品質量,但因各國制定的質量檢驗標準不盡相同,出現重復檢驗、技術壁壘等弊端,一定程度阻礙國際貿易發展。為避免出現此類問題,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世紀80年代發布產品質量的國際標準—ISO9000標準。

20世紀90年代,國際上掀起推行六西格瑪管理的高潮。六西格瑪管理是一種通過設計和監測日常業務過程,以減少浪費和資源損失,從而提高顧客滿意度和顯著改進過程績效的業務管理流程。六西格瑪理論包括六西格瑪改進和六西格瑪設計兩部分,通過對新產品或新流程進行改進和設計,在低成本下實現六西格瑪水平。進入21世紀,ISO9000族的標準發展為全球企業普遍推行的質量體系標準,六西格瑪是企業追求卓越質量的有效管理手段。

隨著精益生產理論的興起,有學者將六西格瑪管理與精益生產理論共同進行研究,提出精益六西格瑪理論。精益六西格瑪理論的提出,為更好地研究組織戰略、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經濟問題提供了較好的解決方案。

五、小結

質量管理是一種以最經濟的方式實現產品制造為目標的管理行為,以提高產品質量為目的,通過科學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為顧客提供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系列活動。本文基于時間序列,從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現代質量管理階段等四個階段對質量管理理論的發展演化進行述評,將進一步幫助企業人員理解質量管理的內涵。

參考文獻:

[1]王杰,段瑞珍,孫學敏.環境規制,產品質量與中國企業的全球價值鏈升級[J].產業經濟研究,2019,(2): 64-75.

[2]胡雅琴,何楨. 論六西格瑪管理的本質屬性[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025(010):137-139.

[3]方勇, 鄭銀霞.全面質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應用與發展[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4,35(2): 28-38.

作者簡介:郭風堂,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軌道車輛組裝工藝;虢泉清,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企業運營管理。

猜你喜歡
六西格瑪質量檢驗產品質量
六西格瑪度量在心肌損傷酶類項目性能評價中的應用
分析影響因素提高食品質量檢驗工作
食品質量檢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嘗試
某電子企業電源轉換器質量改善研究
精益六西格瑪在流程重組中的應用步驟
對機械質量檢驗工作問題的探討
產品質量調查——原載美國“安迪·辛格漫畫網” ▲
關于六西格瑪教學的六西格瑪管理實踐
年棉花質量檢驗師執業資格考試合格人員名單
人力資源管理和六西格瑪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