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2020-07-28 02:31何永平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整合信息技術問題

何永平

摘? 要: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信息技術也在飛速發展。在小學階段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結合的越發緊密。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手段,而且很多老師對先進的網絡多媒體工具和信息技術使用已經非常熟練,不僅這樣,由于小學生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所以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課堂效率提升很多,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有非常顯著的作用。但是這樣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很多小學語文課程和信息技術整合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該文就是基于這樣的背景簡單闡述出現的問題以及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信息技術? 整合?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039-02

信息技術和學習課程的整合是教育部門非常關注的課題,也是學校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小學語文的教育又是各門功課學習的基礎,在實踐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初高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 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1 信息資源不準確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指導內容的準確性非常重要,因為對學生來說老師講解的就是最標準的信息和答案。但是如果老師利用信息技術做課件時查閱的內容和真實的情況存在誤差,那么對學生的學習不僅不能起到提升的作用,反而還會誤導他們。就像關于名著《海底兩萬里》的學習中就有關于海底動物的介紹,其中有一段講的是海洋生物眾多,光人類已知的就有3萬多種。但是由于信息的時效性,當前海洋生物被已知的遠遠不止3萬種,這樣就很容易對學生造成誤導,影響學習效率。

1.2 過于依賴信息技術,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探究

在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整合的過程中無論是語文知識的學習還是課后的積累都非常依賴信息技術。雖然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習帶來便利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過于依賴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像關于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學習中通過查閱相關的信息就能很快得知這篇文章講的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這樣赤裸裸的信息擺在學生眼前往往會忽略自己對文章的思考。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學生提升各項學習能力的影響非常大[1]。

1.3 缺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小學階段有效互動能很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也是學生和老師之間進行情感交流非常好的辦法,學生也能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在語文學習和信息技術整合時很多老師想展示的教學內容非常直觀地在多媒體教學工具上體現出來,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缺少自己探索問題帶來的樂趣。這樣長期下來老師不能很好地知道每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和內心的想法,無法促進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在小學語文和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是非常明顯的問題。

1.4 信息技術運用不透徹

雖然很多小學的教師比較年輕,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很熟練,但是也存在一些老師對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使用比較陌生,很容易在課堂上出現突發性的技術問題,比如電腦突然死機、PPT不能順暢地播放等情況。這樣的情況直接影響課堂的學習效率,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對語文課程的學習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2? 小學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中出現問題的解決措施

2.1 學會篩選信息資源

在對網絡資源使用的過程中老師要對使用的信息進行嚴格的篩選,不能因為偷懶直接照搬網絡上的內容。每個運用的知識點、信息都要嚴格地確認準確性,甚至針對網上模棱兩可的信息也要通過查閱資料確認信息的真實性。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老師通過網絡技術準備教學材料時一定要使用正規、合法的網站,這樣才是保證所查資料準確性的基礎[2]。

2.2 合理利用信息技術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存在明顯的惰性,所以,在信息技術的使用中老師一定要強調該怎樣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比如,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可以通過查閱相關信息提升知識儲備。就像學習《離騷》時有些學生因為對屈原這個人物不了解,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那么就可以通過網絡技術了解屈原的人物背景以及端午節的來源等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但是針對學習中涉及需要自己思考的內容需要學生自行思考。學生要學會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不能過分依賴。小學語文中學習的重點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通過基礎性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提升識字、認字的能力,以及各項綜合的學習能力,為其他各門功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2.3 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無論哪個階段的教學,有效的互動都是老師和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非常好的辦法。那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和信息技術整合后要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和學生之間互動的形式和頻率。在課堂上,老師在學生慢慢習慣多媒體的使用后可以針對比較簡單的知識讓學生自己上講臺講解,或者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分組準備好課件后再派一個代表上講臺講解,這樣的過程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鍛煉機會,不僅通過小組的合作提升了學生之間的溝通協作能力,還能使學生在無形中學習到其他組員的思考方法,實現信息的共享。而且學生上臺講解時也許講解的知識點沒有面面俱到,但是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得到非常好的鍛煉。不僅是這樣,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還能幫助學生在課后也能與老師保持互動。就像周末學生要是覺得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的內容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以郵件的形式和老師進行交流。這樣的過程只有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比擬的優勢。

2.4 加強老師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培訓

在實際的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信息當作教學材料的有很多,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沒有出現問題的卻很少。所以學校方面要根據老師的實際情況對他們展開有效的培訓,無論是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還是多媒體工具的具體操作都應該面面俱到。這樣在老師實際使用時才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避免影響課堂效率的提升[3]。

2.5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用信息技術

素質教育中一再強調的因材施教也要在小學語文課程和信息技術的整合中體現出來,很多老師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面向全部學生都使用一樣的教學方法,但其實這樣的過程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提升。因為有多媒體的參與,課堂上的教學進度變得很快,那么對有些接受能力一般的同學來說比較受影響。所以,在這樣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個別學生的情況實行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保證在全班進步的同時每個學生也能有自己的進步[4]。

3? 結語

不僅是小學語文的學習,各個階段的教學都應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實現高效的信息課堂。在這樣的過程中老師和學校也要根據課堂和課后信息技術的使用情況積極地發現問題,然后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實現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帶來的作用,幫助實現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才能體現信息技術和教學整合的強大優勢。

參考文獻

[1] 崔旭偉.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5):10-11.

[2] 賀敏.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的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6):189.

[3] 李春娟.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6):43.

[4] 楊旺強.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整合[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177.

猜你喜歡
整合信息技術問題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閱讀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