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020-07-28 02:31蔣云萍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創新能力初中數學

蔣云萍

摘? 要:學科數學一直在學生教育中占有重要比重,初中數學是小學數學一個階段式的跳躍,無論是知識點的量還是知識點難度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不少教師仍然延續以往說教式的授課方式,導致很多學生對初中數學產生死記硬背的心理,并未完全熟練地掌握知識點和做題方式,沒能將知識做到活學活用于解題和生活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加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該文探討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該采取哪些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創新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170-02

從我國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來看依舊以說教式教學為主,學生的思維緊跟教師,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從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開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把學生作為教學重點而不是書本知識。初中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和認知能力,所以教師如果一直采用知識點灌輸的方式進行授課學生會漸漸失去自主思考的意識,對知識點僅停留在理解層面而不會運用,更不會創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自主思考的散發性思維引起創新能力的形成。初中階段是學生數學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也是數學創新能力培養的初級階段,教師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有利于未來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

1? 改變學生對數學的錯誤看法

由于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有較大差距,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產生對數學的學習障礙[1]。數學課程難度提升導致學生對數學開始失去興趣,產生情感上的障礙。而數學課程也成為左右學生總成績的重要因素,很多學生因為數學成績而失去優勢,甚至因為數學產生對考試的恐懼心理。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首先就是改變學生對數學的錯誤看法,減輕學生對數學課的心理壓力會對數學的興趣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

鼓勵學生學習數學,提高對數學的興趣需要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共同配合。首先教師要改變數學的教學方法,將枯燥的知識說教改為故事性或者討論性的話題。例如,學生在學習《統計與概率》時可以將該單元的知識點教授改為一個數學課堂活動。教師先將問題拋出:對于班級里大家興趣愛好的統計、共同興趣愛好的概率,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分組或采用問卷調查或者投票等其他收集資料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然后課堂上利用課下采集的數據進行條形圖、扇形圖和折線圖的繪制。因為這些數據是學生自己采集的,他們會對數據分析的結果更加感興趣,利用這種活動的方式打破學生對數學的厭惡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其次,學生要參與到數學課堂中,自主思考是創新的前提,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才能漸漸培養創新意識。最后,家長要對學生多進行鼓勵式教育,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壓力變為動力,使學生更好地發散思維、學習數學。

2? 教師采用引導式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就目前我國的教師授課方式來看,大多采用的是說教的形式,該形式一開始有一定效果,讓學生有一定的初印象[2]。但是這種上課方式也會變成學生的上課負擔,學生的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有些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可能上課對知識點不能做到立即靈活使用,在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速度,與其他學生產生差距。這樣特別容易導致學習成績差距拉大,出現學困生,漸漸對數學課程失去興趣。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應將以往知識點的灌輸式教育轉變為引導方式的教學,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可以采取課前學案的方式進行引導式學習。例如,在學生學習《一次函數》時教師編寫學案時可以有對前面已學知識的鞏固復習的內容,如直角坐標系的特點等相關知識點,還有未學知識的提問部分,如正比例函數和反比例函數如何解釋和表達、一次函數包括哪些特性、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可以用一次函數解答等。教師不要將知識點直接列出,而是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從書本或者討論中尋找答案。而且拓展學生思維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不拘泥于教材授課,讓學生接觸更多數學相關知識和練習。通過這種引導方式讓學生想問題時發散自己的思維,大膽猜想、敢于質疑,即使不是書本里的知識點也有其一定的學術價值。

3? 讓學生之間有思維交換的機會

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授課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方法。交換思維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個人能力十分有限,對一道題目的解答經常很局限,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討論學習、交換做題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產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3]。這種小組討論的方式特別容易發現共性問題,而且學生的口語表達比較接近,對問題的講解也更細膩,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小組討論后就是小組展示,教師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這樣更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教學。因為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采取差異式教學方法更能了解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對《四邊形》的相關知識講授中知識點對平行四邊形、菱形、正方形、矩形的判定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求證方式,而哪種方式最簡便、最節省時間就是小組需要討論的問題,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通過不同解答方式鼓勵學生創新。而且在答這類題的過程中哪些是條件、哪些是結論也是極易混淆的知識點,還有菱形和正方形的一些共性和個性都需要區分,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發現并解決學生的共性問題。

4? 改變題目的提問方式,讓學生發散思維

數學比其他科目簡單的地方應該就是問題,數學的問題總是會給學生一些答題線索,讓學生從問題入手開始解題。固定的問題方式也很容易禁錮學生思考問題的范圍,讓學生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種方式解題。所以將問題換一種表達方式也是打開學生思維的好方法,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例如,對一些幾何問題的求證可以將問題“求證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菱形等”改為“求證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四邊形”。在開始求證前教師可以留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機會,不局限于具體哪種四邊形,讓學生代入多個進行求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求證過程更加集中注意力,也更敢于創新式的回答問題,漸漸培養其創新能力。

同時,要讓學生敢于對數學的題目和問題提出質疑,提出疑問是學生自主思考的結果。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應該采取尊重學生的觀點和問題的態度,和學生一起解決疑問和易混點。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很多知識點不在于求結果,重在學生在解答問題過程中的思考方式和過程,熟練掌握一種解題方式,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解答出更多類似的問題。學生對數學的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學生漸漸培養其創新能力。

5? 結語

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等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創新能力。數學是一門很容易讓學生知難而退的學科,如何讓學生迎難而上是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讓學生首先產生對數學的興趣才能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交換不同的做題方法、發散思維培養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要敢于質疑,雙方互相交流溝通、共同進步。雖然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一些方法得以提高,但是初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仍然需要更多創新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劉杰.初中數學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思考分析[J].文理導航,2019(2):30.

[2] 郭東菊,牛晶.簡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J].中華少年,2019(13):235.

[3] 王傳起.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方法淺談[J].中華少年,2018(19):167.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創新能力初中數學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