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諧”語境中高校思政教育傳播的適應與發展

2020-07-28 02:31葛思彤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和諧語境

葛思彤

摘? 要:“和諧”歷來是儒家思想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和諧思想”內容廣博,傳承千年,今天仍然倡導構建“和諧”社會,將和諧思想貫徹于高校教育活動中,對于人才培養來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傳播中,應該著重思考如何適應和諧社會的構建對其提出的新要求,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促進其發展。在該文之中將會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夠給予大家一些啟發。

關鍵詞:“和諧”語境? 高校思政教育? 適應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TN01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193-02

和諧思想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內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社會依然十分注重對“和諧”的追求,“和諧”思想也體現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和諧”語境之中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傳播,使思政教育適應“和諧”語境,是高校思政教育人員應當關注與思考的重要問題。

1? 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在“和諧”語境中適應能力的現實意義

1.1 “和諧”語境的意義

在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當中,不得不說“和諧”思想確是備受關注的重要內容。在經濟、文化、科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人類精神文化面貌發生重大改變的當今社會,更應該重視“和諧”思想的現實意義。我國提倡構建和諧社會,不但有其深刻的理論意義,更有其現實意義。

1.1.1 “和諧”思想的理論意義

“和諧”思想的理論意義,反映到當今社會,其實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意義。人類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而在發展過程中也是充滿了各種矛盾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過程[1]。未來的社會發展一定是朝著更高文明的方向前行,未來的理想社會自然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共存的社會,是人能夠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表明了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又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總之,構建和諧社會,將“和諧”思想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引理論,有其科學深刻的理論意義,符合人類發展的歷史規律,有利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2 “和諧”思想的現實意義

社會和諧、政通人和歷來都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提倡以和為貴,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優秀的文化傳統,構建和諧主義社會,將“和諧”思想內涵灌注于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其實踐意義是重大的。首先,有利于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社會穩定團結,推動經濟穩步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其次,有利于提高人民素質,不斷擴大工人階級隊伍,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階層力量更加凝聚團結?!昂椭C”思想最重要的現實意義就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富有內涵的、可借鑒的思想資源,并以此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的繁榮穩定發展。

1.2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和諧”思想的意義

1.2.1 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及政治修養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一定的思想道德觀念、政治觀點的影響,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品德,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修養,從而促進我國社會治理的進一步完善,推動和諧社會的進一步發展[2]。因此,在高校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將“和諧”的思想內涵融入其中,是我國人才培養、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此舉不但十分有利于傳承及弘揚中華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并且還能夠科學引導當代大學生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升政治覺悟,實現身心的和諧,推動社會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使學生在思政學習過程中樹立生態文明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和諧”思想對于我國社會穩定進步及可持續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1.2.2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培養人才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黨及全國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在構建過程中,需要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和新鮮力量,因此,需要培養大批精英人才,使之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優秀接班人和建設者。正因為大學生是未來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后備力量,所以高校應該在此過程中發揮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作用,而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傳播。

2? “和諧”語境中高校思政教育傳播的適應與發展途徑

2.1 高校思政教育傳播者應該提高認識

在“和諧”語境中,高校思政教育傳播者應該不斷提高自身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理論認識,在傳播教育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時候,要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及落腳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授對象是大學生,所以思想教育傳播者應該把學生置于中心位置,優化學習環境,打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實現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3]。因為“和諧”思想重視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關系,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傳播者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使教學內容處處體現深切的人文關懷,使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引導并培養他們塑造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培養正確的價值情感。言外之意,擁有一支專業性強、技術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對整個思政教育創新改革工作的發展來說其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因此,在當前思政教育理念下,高等院校要重視對于思政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思政教育授課提供人才保障。院??梢酝ㄟ^定期培訓,開展講座的方式,實時更新思政教師理念,使得教師的思想理念等能跟上時代的發展進步。另一方面,學校也要不斷的優化教師的師資隊伍,擴大思政教師的授課范圍,將一些優秀的人才都納入教學隊伍當中,從而促進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為和諧社會的建設發展培養未來人才隊伍。

2.2 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

要使高校思政教育傳播更加適應“和諧”語境,那么僅僅重視開展和諧社會理論宣傳教育是不夠的,還要通過實踐的方式讓學生真正理解其深刻內涵。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是有利于學生自身的成長進步,另一方面,也是能夠將思政教育成果擴大到社會,為社會服務。高??梢酝ㄟ^組織大學生假期下鄉、社會調研小組等實踐活動,實地深入到社會各個角落當中,使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能夠以更加生動的、人民群眾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得到傳播,同時能夠使提高大學生的理論水平,使高校提升“和諧”語境下思政教育傳播的適應能力,使高校在“和諧”語境下促進思政教育傳播的進一步發展。當前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與提升,在當前背景下的私人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強調教學體系的完善、學生興趣的培養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等。在當前時代所提供的良好發展背景下,高校學生的學習如果能夠脫離純理論的無效學習,而走向更加有效率的學習,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思想素質水平可以得到大幅度上升,所以,為學生創設更加良好的實踐平臺,對學生一生發展的幫助更為明顯。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教育和諧語境
語境與語境教學
主題語境八:語言學習(1)
主題語境九:個人信息(1)
從教育價值探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創新
不良網絡輿論對高校思政教育影響探析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構建社會主義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實證研究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跟蹤導練(三)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