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控制與引導研究

2020-07-28 05:44包亮亮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關鍵詞: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控制

包亮亮

摘要:網絡輿情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指在互聯網上流行的對社會問題有不同看法的網絡輿論,是通過互聯網傳播的公眾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熱點、焦點問題所持的有較強影響力、傾向性的言論和觀點,是網民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的總和?!?018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全年微信的日活量已經達到了10.1億人次,每天發出去的信息達到了450億條。所以,剖析探討網絡輿情的特性,對于正確引導網絡社會輿論有著關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控制

1 網絡輿情對群體性事件的影響

1.1負面影響

網絡輿情作為社會輿情的組成部分,往往與其他社會輿情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在群體性事件處置中,如果真實信息不能迅速占領主陣地,社會公眾特別是部分別有用心的網民便開始隨意猜測、無中生有、以訛傳訛,形成消極的輿論場,誤導公眾認知,引起行為偏差。與此同時,負面網絡輿情的傳播如不阻止,極有可能成為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導火線”,使群體性事件規模不斷擴大、利益沖突加劇,也使政府和公安機關在群體性事件處置中承受更大的輿論壓力。

1.2正面影響

面對網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分析研判網絡輿情,提高與社會大眾的溝通能力,從這一視角深入分析,在現實群體性事件的處理方面,網絡輿情起到了一定的正向推進效果,與此同時,也會不斷推動警務管理理念的創新和網絡平臺的深度應用,加快推進以大數據為龍頭、以大情報為支撐的信息化建設應用步伐,積極創建發展政務微博、微信及客戶端融合發展的新媒體品牌,創新虛擬社會管理的新模式。2017年2月28日,公安部官方“一點號”上線,對進一步擴大公安部政務信息發布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受眾面有著不可忽視的貢獻,所以,緊隨社會熱點,反映社情民意,強化社會環境監測、預警,對疏導社會情緒、引導網民的不良情緒在網絡的虛擬空間里釋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在緩和矛盾和失衡心理方面也起到了“安全閥”的作用。

2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控制與引導

2.1進一步完善網絡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網絡世界絕不允許成為法外之地,在網絡中的各種行為必須受法律監督和約束?,F階段,我國有關網絡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法律體系尚在建立之中。因而,亟需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國情和社會發展需求的網絡安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與此同時,也要著力建設網絡治理法治實施體系,加強對網絡企業的實施許可、網絡違法行為處罰等執法環節。政府作為社會管理的主體,必須在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治理中發揮主導作用,各職能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完善網絡輿情預警、研判、處置等應急管理機制,通過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強網絡管理,規范網民上網行為,努力創建一個能助推群體性事件治理、有利于社會安定的網絡輿論環境,在網絡輿情管控和引導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2.2完善和健全網絡輿情的預判機制

因為群體性事件涉及的范圍較廣,幾乎所有的職能部門都有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因此,都應當履行網絡輿情控制與引導的責任。所以,除了對網絡輿情有直接監管職責的黨委宣傳部、新聞辦、黨政官方網站、公安網監大隊具體部門外,處于基層的部門更方便搜集相關的網絡輿情消息,更應及時掌握群體性事件內幕性、苗頭性信息,以“誰主管,誰負責輿情信息搜集”為原則,逐級匯報。黨委宣傳部門、公安機關和涉事政府部門要對輿情信息研判機制在網絡方面應用實招求實效,在網絡輿情真偽辨別方面更需要注意。與新媒體傳播的速度相比,傳統的人工監測做法已經明顯落伍,應利用信息大數據技術,收集“兩微”用戶在互聯網上的相關數據(涵蓋個人用戶ID、經常性互動ID、相關粉絲數、發表文章以及相關轉發評論等),在構建相對應的模型基礎上進行定量分析,找出“意見領袖”并予以重點關注,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輿情的監測和分析,及時發出輿情預警。

2.3健全網絡輿情的政府引導機制

通過全面并且高效的引導體系,在發現苗頭的初始階段能夠迅速制定統一的引導宣傳口徑,通過及時發布相關的信息能夠第一時間搶占網絡輿情的制高點,從而在輿情引導的規范性方面不斷提升,同時在輿情逐步發展的態勢方面及時追蹤,不斷進行調整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布置。不斷完善網絡輿情的引導方法,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參與交流溝通,由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從而提高實際效果。同時將一些公安工作的晦澀語言變為朗朗上口的大眾化、易于接受的語言,使話語體系嚴謹又不失生動,用真誠、鄭重的官方語言得到廣大群眾的信任,使廣大群眾始終堅信權威信息能夠實時指引正確道路、時刻成為主體旋律,從而得到良好的法律及社會效應。

2.4健全新聞發言人機制,完善信息公開制度

根據奧爾波特的謠言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事件越重大,相關信息越匱乏,謠言就越容易發生和蔓延。所以,以主流的聲音在主流的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上進行官方引導輿論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恰當的時機發布一些具有實際意義和指導性的見解。在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控制與引導過程中,要健全新媒體時代新聞發言人機制,制定操作性強的工作規范,規范及完善新聞報道的內容、形式,定期公布工作進展。確保一旦發生輿論危機,能夠迅速地進行處置并及時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在統一輿論引導口徑的前提下,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最大限度地擠壓不實報道、蓄意炒作的空間,牢牢掌握社會輿論的主動權。對于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話題,做好常規輿論引導工作的同時,督察、監察等職能部門要加強對此階段輿論引導執行的監督力度,及時澄清假新聞和“小道消息”,趨利避害。

2.5推動網絡信息化縱深發展,規范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引導與控制

如果說在群體性事件中加強網絡輿情是治標的做法,那么加強我國互聯網管理則是治本之策。當前,政府要以“互聯網+”為抓手,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和互聯網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推進信息網絡建設。在新科技革命的歷史性發展上迅速占領制高點,以信息化大數據技術、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方式為抓手,并且用好、用活公安機關官方網站和“網上派出所”“網上警務室”、警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從而構建“警民一家親”的和諧氛圍。二是強化網絡輿論引導和有效處置危機公關。對一些謠言和負面信息的擴散要構筑堵塞渠道,要時時刻刻抓好監控措施,并且要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通過及時發布事實真相、處置情況等有效舉措對向廣大網民普及法律知識、填補法律空白、疏導不良情緒,防止“以訛傳訛”。三是加強對廣大網民的管理。如落實實名制管理制度、重視網絡倫理道德建設、加強網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等,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的監管是一項十分艱巨且緊迫的戰略性任務,不應該只是政府的事情,還應依靠互聯網行業協會管理、互聯網企業自律和網民素質的提高和自我約束等,營造良好、健康、有序的互聯網環境,努力為群體性事件預防與處置創造良好執法環境。

參考文獻:

[1]? 梁瑛楠.突發性群體事件公共危機管理的理論綜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1.

[2]? 魏婷.中國道路與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為例[J].青年時代,2015(16):264.

[3]? 徐慶雯.群體性事件中網絡輿情的影響及其應對[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3(3):2.

(作者單位:武漢晴川學院)

猜你喜歡
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控制
涉警網絡輿情危機與群體性事件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園建設研究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淺析征地拆遷群體性事件的成因、特點及管控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基于社會穩定視角的網絡輿情預警機制構建的思考
會計預算控制現狀及方法
淺談高層建筑沉降監測關鍵環節控制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研究
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演化規律與監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