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策略研究

2020-07-28 05:44黃定貴
廣告大觀 2020年11期
關鍵詞:創新教學心理健康大學生

黃定貴

摘要:大學生即將成為的社會新型人才,當前社會各界人士都對大學生十分關注,導致大學生出現了較高的自我定位體現,希望進入社會后能快速的有所作為。而大學階段學生的心理還不足夠成熟,長期這樣的心理暗示會使得他們不能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而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導致出現懼怕失敗的心理現象,久而久之學生的心理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各個高校應不斷的針對學生心理,對心理課程進行合理安排,積極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創新教學

只有當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才能健康的成長。在如今發達的信息時代,大多數學生會受到來自媒體的影響,使其的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觀都會受到一些波動。目前的大學生還沒有真正步入社會,且對社會又有一定的向往。對此,很多學生對社會現象產生一些誤解,又通過媒體不斷的接收來自社會各式各樣的信息,而學生也會根據信息的類別分別產生焦慮、迷茫、積極等諸多心理變化。為了使得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現象,各個高校已經開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新時代的來臨,傳統教學模式不斷出現問題,而如何利用新型教學工具為學生創建高效的心理教育課堂依然成為首要任務。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度不夠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行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都非常重視,因此,各個高校也為學生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對學生充分展開了心理健康測試,同時還在學校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師。但仍舊出現了這樣的現狀:該校學生不知道有心理健康教學課,或是根本不知道心理健康咨詢室的位置[1]。又因為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誤解,不能主動做心理健康咨詢。除此之外,由于各個高校教學水平之間存有一定的差異性,導致有些學校不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不能及時意識到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意義,導致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度不強。

(二)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度不夠

大多數高校都為學生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咨詢室,并針對心理咨詢室配備了相應的咨詢師。但由于當前我國心理咨詢師的缺口較大,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因此部分學校心理咨詢師的專業度不夠,經驗不足。另外,大多數高校心理健康咨詢室只配備了較為簡單的設備,不能為學生帶來全面的心理放松引導,心理健康教育的使用工具明顯不足。大學生意義上屬于成年人,因此,針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具有較強的專業度,而心理咨詢師也應不斷的接受培訓和專業化訓練,跟緊心理教學的時代步調,這樣才能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教學的質量[2]。

(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單一

我國大多數高校主要以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或是開展心理健康教學課程等較為簡單的教學活動,而針對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卻很少展開,沒有過多組織學生自主參與式的教育形式。因此,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夠明顯,滿足不了真正意義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大力阻礙了高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針對大學生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對此,高校應盡量為學生舉辦有關心理健康的講座或活動,讓大學生積極參與實踐之中,以便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創新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正確引導學生

以學生為根本的教學理念能使學生在課堂發揮主導地位,則教師只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即可。當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以學生為前提,利用學生的心理活動設立相應的教學模式、內容和教學方案,以便順利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得學生自主參與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在學習過程中加強自己的自信心,逐漸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對此,教師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調查,以便采取多樣化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

比如,對剛進校門的大一新生采用問卷式的心理健康調查;對大二、大三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心理健康輔導;而面臨就業壓力的大四學生,教師應為他們實施職業生涯的策劃。以學生的需求為根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對年級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這樣會使各個年級的學生都能產生積極的心理[4]。

(二)創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環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教師和學生都掌控了各種智能軟件,同時也是師生空閑時間的一種消遣。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應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幫助學生創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環境,優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健康的心理素質,以便將來能快速的適應社會。

比如,校園廣播、貼吧、微信公眾號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5]。高校應利用信息模式為學生進行圖文并茂式的教學,并為學生大力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同時也為心理健康教育做鋪墊。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為學生設立相應的心理健康社團,組織社團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參加,讓學生改變心理健康是屬于有心理疾病學生課程的想法,真正體會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正確面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效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創建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圍,來保證教學的質量,有效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三)動態教學模式

單一且封閉的心理健康教學模式不能順利進行心理教育活動,我們應該反思并總結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及時吸取教學經驗,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挖掘出符合學生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學方法。大學環境與高中環境不同,大學的學習生活更依賴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溝通,才能快速適應大學生活,而這單憑自己一個人很難完成。因此,高校應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讓每個人都能發揮作用,使得學生共同進步[6]。

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更多的教育合作者,不僅只依靠學校組織教師和同學之間的溝通合作,或者是對學生展開心理調查、展開心理健康講座等模式,還需要來自社會媒介的力量,比如,期刊、報紙、電視廣告等,尤其是城市之間社區的交流,更要打造出綜合教育性較強的服務平臺。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文思想、道德品質、綜合素質的心理,只有抓好學生的心理成長規律,才能展開相應的教學策略。

結束語:

總而言之,各個高校在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應不斷的提升教學策略、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積極提升教師的專業程度,才能為學生呈現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心理狀態,以便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 武文玉,張娜,孫梅玲.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研究[J].山西青年,2020(11):121-122.

[2]? 吳佳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研究[J].科學咨詢,2020(20):69-70.

[3]? 郭曉霞.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探析[J].山西青年,2020(11):43-44.

[4]? 王志毅.積極心理學視野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與新思考[J].山西青年,2020(12):162,164.

[5]? 任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分析與研究[J].科學咨詢,2020(10):38.

[6]? 朱艷.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20):203.

(作者單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校醫院)

猜你喜歡
創新教學心理健康大學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大學生就業趨勢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創新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實施才情個性化教學
課堂細心雕琢,提高教學效能
在英語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教與學”的最佳方式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