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完成國企改革的歷史使命

2020-08-13 07:12馬樹元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現代企業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改革

摘 ? ? ? ? ?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繼放權讓利、體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之后又一重要的國企改革方式?;旌纤兄聘母锏臍v史起點在于國企改革;源于對市場經濟和公有制經濟結合的途徑探尋。因此,本文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內涵界定入手,通過回顧國企改革的發展歷程來尋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和途徑并對其進行深刻思考,以期對國企改革的基本邏輯有較為清晰的認識。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改革;現代企業制度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有企業改革被看作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在探索過程中,國企改革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同時也解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如經營者的激勵問題和現代企業的治理問題等,但國企改革依舊存在“一股獨大”和“動力不足”等問題。作為國企改革的新手段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在中國經濟發展形式進入新常態后完成歷史使命和滿足人民期盼呢?基于此,本文通過考察國企改革發展過程的歷史演進來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使命和擔當,并對其展開進一步的思考和討論。

1.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界定

從學理上來講,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經濟以及混合經濟是一組相關而又不同的概念。從本質上來講,混合所有制是一種制度安排,而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一種產權配置結構和經濟形式,這兩者在學術理論界也經?;鞛橐徽?。關于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界定,學者們大多認為,混合所有制在本質上是股份制企業的一種特殊資本形式,其特殊性在于不同產權主體的資本混合?;诖?,我們混合所有制其界定為:不同產權資本通過現代公司制企業的形式來共同參與生產經營活動進而形成產權結構多元、治理結構優化的現代微觀經濟形式,反映出企業內部不同產權主體之間共享利益和同擔風險的經濟關系。

2.國企改革的歷史演進

國企改革并不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更不是經濟新常態下的產物。關于國企改革的探索在建國初期就已經開始。1956年,毛澤東主席在《論十大關系》中曾指出:“把什么東西統統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給工廠一點權力,一點動機的余地,一點利益,恐怕不妥?!贝撕?,學者們對國企改革的理論和方向也都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孫冶方提出“政企關系中心論”;周淑蓮提出“國有企業的自主性”;董輔衽指出“政企分離”和“政社分開”等著名觀點;蔣一葦提出“企業本位論”等理論思想。

從歷史演進來看,國企改革分為“放權讓利”“體制變革”“現代企業制度”和“綜合施策”等階段?!胺艡嘧尷奔劝▏覍ζ髽I的放權,也包括企業給經營者的放權。1978年10月,四川寧江機床廠打響了國企改革的第一槍,開展實施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的試驗。隨后,首鋼和上海柴油機廠等國有企業加入放權讓利試驗的行列。在1980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國有工業企業利潤留成試行辦法》,從此拉開了國企改革的序幕。在企業層面,國有企業主要通過承包制、股份制等方式放權讓利來激發經營者的改革活力。承包制是通過將剩余索取權轉交給經營者來激勵其改革的活力進而提高業績。在承包制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在1987年和1988年兩次批文指示承包制的規范操作和積極引導。此后,承包制還發展出“風險抵押承包”和“招標承包”等形式。與此同時,廣東汕頭市、福建漳州市和遼寧沈陽市等多家企業采取股份制形式推進國企改革。此后,學術界也對股份制展開理論研究,其中包括股份制條件、組織架構和管理形式等。

承包制和股份制等改革措施在改革開放初期實現了經營權下放,激發了企業活力和提升了經營績效;但也引發一些問題,如“三角債”“姓資姓社”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分別在1990年召開第一次全國資產管理工作會議和在1991年提出改善國有企業營商環境的12條措施。但在意識形態的束縛下仍然陷在具體事項上,無法有效開展方向性的改革。鄧小平南行講話為新一輪的改革提供新思想,同時黨的十四大確立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自此,國企改革從“戰術層面”轉變為 “戰略層面”。國企改革在人事制度方面開始發力,“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等被打破,靈活的用工合同制取代鐵飯碗成為促進改革的有力工具;同時,企業破產制度也頒布實施。歷經放權讓利、用工制度變革以及企業破產制度后,國有企業在空間布局方面也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整改。國有企業在競爭行業的逐步退出為民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同時國有企業在上游能源行業的強勢壟斷也為整個經濟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和價格優勢。

此后,國資委的成立表明國有企業改革已逐步由控制企業經營權向管理資本所有權轉變。同時,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更是指出企業應該建立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等治理機制,并提出企業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破除壟斷、引入競爭”自然成為國企改革的新內容。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指出,積極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此后,省級國企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也不斷涌現。特別是,廣東省計劃在2020年之前實現混合所有制的企業戶數占比超過80%,四川省也明顯提出省屬二、三級企業要全部實現混改。不僅如此,上市作為最重要的混合途徑,很多企業也在逐步探索混合上市的舉措。

3.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途徑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實踐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實現范圍有待明確,國資“一股獨大”,民營企業進入壁壘等問題。如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產權層面的混合,那么最終的結果必將是“混而不和”。要想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應該以優化股權結構為突破點,重視內涵的“集約式”混合,特別是引入民營資本參與企業的公司治理。具體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途徑,包括分類確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紅線和底線,以優化股權結構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點,多渠道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途徑,規范具體的實施過程和操作細則,完善監督機制確保資本保值增值等。

分類混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和確保經濟運行。因此,在一般的競爭性領域中應適當退出,確保民營經濟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在軍工等特殊行業,可以不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暫緩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優化股權結構方面,除特殊領域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應該積極引進外部投資者來合理優化股權結構。在多渠道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可借助PPP模式引領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運營項目,同時還可以引導非公有資本通過資本市場的平臺,以多種資本運作方式來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過程;此外,也可以引入外資來獲取國際資源、市場、技術等,促進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全球分工。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過程中,如何依法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是較為關鍵的問題;同時,如何將民營資本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引進國有企業也是較為關鍵的。至于國資委的角色定位問題,在混改企業中,國資委應該逐步從“管人管事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盡可能減少行政干預,提升資本的有效利用率??偠灾?,股權結構方面的混合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而治理層面的有效結合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真正發力點,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國有資本的資源效率和民營資本的創新效率良好結合。

4.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可行的改革模式

國企改革中的放權讓利解決了經營效率的問題,現代企業制度解決了治理效率的問題。而如何尋找經營效率和治理效率相結合的新模式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同時如何確保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有效配合也是此輪國企改革的重要問題。為此,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所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靈丹妙藥”。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是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相對放緩,供給側改革壓力較大,如果單純地依靠制度建設并不能有效解決國有企業的生產效率問題和創新不足問題,而簡單依靠經營者的激勵和監督可以刺激經濟的增效,但是可能出現嚴重的內部人控制問題,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兩者結合的新途徑。

經過多年的發展,民營經濟取得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在互聯網等新興科技領域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國有企業聯合民營企業共同服務社會主義經濟的局勢已經形成,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既可以提升國有企業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又可以滿足民營企業的盈利需求。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從股權結構作為突破口,但又不局限于股權結構,而是基于調整治理結構使其達到真正的混合發展。多種渠道混合是成為這一輪國企改革的新模式,而不是以往的標準化改范式。

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的是,任何一輪的國企改革都不是最完善的,也不可能解決清楚所有的問題?!耙淮擞幸淮说氖姑?,在當今的背景下我們將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改革新模式,既是順應時代的潮流,又是繼承歷史的經驗,更是發展當下的經濟??傊?,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可行的模式,是解決當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良藥。

5.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的深刻思考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大的障礙不是理論問題而是如何在實踐中取得成效。如果僅考慮股權結構方面的混合,那么問題相對簡單但可能出現不太理想的效果。如果考慮微觀企業層面的制度構建和治理問題,那么就會出現不同所有制經濟主體之間機制磨合的問題。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基于國企改革的歷史經驗,穩步地推進改革進程,切不可貿然推廣。

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質是兩種不同利益主體的混合,這可能牽涉到制度安排和決策機制的確立。不僅如此,國企和民企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企業文化存在顯著的差異,如何實現兩者的文化融合更是最大的實踐難題??偠灾?,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僅是理論性問題更是實踐性問題。關鍵之處不在于爭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是非,而是積極探索可行的方案。我們應牢牢地抓住歷史的方向盤,大膽探索,積極推進,全方位地確?;旌纤兄聘母镉行瓿蓺v史的使命。

參考文獻:

[1]臧躍茹,劉泉紅,等.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6(07):21-28+113.

[2]金碚.論國有企業改革再定位[J].中國工業經濟,2010(04):5-13.

[3]李景治.深化國企改革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J].學術界,2016(08):5-17+324.

作者簡介:

馬樹元(1994- ?),河北省石家莊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猜你喜歡
現代企業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促進企業資本優化
淺談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股權結構變革對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