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020-08-15 13:32周娟
天津教育·下 2020年7期
關鍵詞:高中教育計算機教學創新能力

周娟

【摘 ?要】計算機能力是新時代人才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中學生思維敏捷,學習能力較強,該階段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教學,能保障學生本人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為其后續學習、生活或職業發展打下基礎,促進我國信息化的發展。高中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階段,傳統教學思維下,學生、教師對計算機教學的重視都有一定不足,進而影響了教師以計算機教學培養學生個人創新能力的效果。以下作者分析了在高中階段的計算機教學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所面臨的問題,探究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教育;創新能力;計算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8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1-0179-02

【Abstract】 Computer skills are an important ability that talents need to possess in the new era.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quick-thinking and have strong learning ability. At this stage, computer teaching to students can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certain computer operation skills for their subsequent learning, life or career. Development lays the found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formatization.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stage in high school,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ink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have a certain lack of attention to computer teaching, 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effect of teachers using computer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personal innovation ability. The following authors analyze the problems faced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computer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Keywords】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novative ability; Computer teaching

一、在計算機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問題

(一)教學方式的不足

在高中階段,計算機課程一般在專門的計算機教室開展,雖計算機技術具備較強的多樣化、靈活性,但教師開展教學的手段卻只限制在理論講解、學生實踐這兩類中,且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偏向于文化課方式,例如在理論講解中,直接利用PPT為學生展示基礎內容,在學生實踐中,首先為學生進行示范,再讓學生進行自主操作等等。該類通用型的教學方式,加之計算機部分理論的枯燥性,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增長。直接展示的計算機理論、操作步驟,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呈現被動化的狀態,他們可以不用過多思考,便“掌握”和“記憶”了有關的計算機操作,缺乏了對問題的探究過程,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教材內容的不足

從整體來看,高中使用的計算機教材較為基礎,是根據幾年前的狀況編寫而成的,受我國教材的“嚴肅化”通性,以及計算機課程本身的抽象、枯燥性質影響,學生對教材的學習興趣本身不高,興趣影響行為,導致學生無法對計算機學習投入更多時間、精力,自然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增長。此外,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現在相關辦公軟件的升級、電腦系統的升級,都讓教材中的操作教學顯得有些不合時代,無法讓學生學習全新、實用的操作技術,直接限制著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教學意識的不足

教學意識的不足主要存在于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高中階段的學業任務較重,學生會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高考準備中,自然而然便忽視了計算機學習。高中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很多學生沒有學習計算機的意識,沒有意識到學習計算機會對自己后續學習、職業發展有什么影響,這是限制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一方面。此外,在教師方面,部分教師的想法和學生一樣,認為計算機是高中不重要的一門課程,長期采取常規教學,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不夠重視,或者在培養方式上多樣性、趣味性、引導性、實踐性不足等等,都給最終的培養效果帶來了影響。

二、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一)聯系生活鼓勵學生創新

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引發學生針對計算機技術的創新興趣,當學生對課程學習存在良好興致時,教師的教學活動才能正常良好地開展,因此教師可聯系學生生活、學習、興趣愛好等等,并將此和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鼓勵學生進行計算機學習內容的創新,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實現對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文本信息加工”教學中,因為該課中涉及例如WPS、Word等軟件的運用,利用常規的文本對學生開展教學勢必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于是我找了一段網絡小說片段帶領學生進行了文本加工,小說內容吸引了學生注意,大家都很專注地看著,當我示范完成后,我告訴學生電子文檔相比教材更加便捷,你們可以把例如單詞、古詩、數學公式等經過排版,標出重點和非重點,再利用手機隨時查閱背誦,效果會更好。有很多學生聽了我的話,他們都利用這種方式進行了筆記記錄,在記錄中學生對文本的處理更加熟練,有學生還學會了將重點標紅加粗,甚至添加超鏈接的方法,大家最終制作出來的學習筆記都很優秀,他們的創新能力明顯增長。

(二)問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

高中學生雖有一定的電腦操作基礎,但學生對計算機內容的了解仍不夠深入,思考問題的方式較為片面性。創新能力的發展在于創新思維的運用,創新思維的運用,在于學生對問題的多方面思考。出于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弱勢,教師在授課中,可利用難度遞增、存在探究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幫助學生挖掘自己沒考慮到的問題角度,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表格信息加工中,本節主要考查學生對EXCEL的運用,我首先為學生展示了他們的班級成績表,學生看見表格一陣轟動,然后我以“你覺得這個表格完善嗎?”“假如要計算班級數學平均分怎么算?”“假如利用各人總分進行排名要怎么操作?”等問題,首先引導學生發現了表格的制作基礎要求,再讓學生對求和等功能進行了實踐。我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思維的授課方式,幫助很多學生重新認識了表格,部分學生按照教材完成了基礎操作,部分學生通過實踐找到了快捷鍵等更為簡便的操作方法,他們的創新思維得到了鍛煉,之后在運用計算機軟件時,學生都會尋求更為簡便快捷的方式了。

(三)引進全新趣味教學素材

鑒于計算機教材存在的滯后性不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教師在授課中可適度摒棄教材,緊抓教材中的主要教學內容,利用互聯網調取與授課有關、符合學生興趣愛好、趣味性較強的計算機教材素材。例如在微課盛行的現在,互聯網中有很多制作精美、講解風趣的PPT制作講解、視頻采集或加工等教學視頻,教師可利用此類素材,代替傳統的PPT授課方式。并利用這些教學素材,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技能實踐,逐步引導學生脫離傳統的書本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面對計算機內容的時候,能潛意識考慮到是否有其他方式,長期堅持,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

三、結語

結合以上,在高中教育中,計算機課程的開展看似不夠重要,但實際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很有幫助。作為一門接觸互聯網、新技術的課程,計算機課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具備較為良好的先天條件。教師在授課中,要能抓住計算機靈活、創新、多樣的特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個人興趣以及授課目標,改善教學方法,提倡教學方式的引導性、趣味性或實踐性,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充分培養。

參考文獻:

[1]生金輝.淺談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展望,2016(4).

[2]張曉凱.淺談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師版),2019(4).

(責任編輯 ?范娛艷)

猜你喜歡
高中教育計算機教學創新能力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基于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為了學生好”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探析
中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和對策
開展研究性學習深化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