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搶救流程在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效果

2020-08-16 11:51董曉娟
中華養生保健 2020年11期
關鍵詞:護理管理

董曉娟

摘 ?要:目的 ?探討在實施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護理管理期間優化搶救流程運用可行性。方法 ?將玉溪市第三人民醫院2017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52例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數字奇偶法分組;管理組(26例):采用優化搶救流程完成護理管理;常規組(26例):采用常規流程完成護理管理;就組間搶救準備時長以及不良事件發生率(脫管、皮膚壓力性損傷以及墜床)展開對比。結果 ?管理組急診危重癥患者監護病房患者搶救準備時長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兩組急診危重癥患者不良事件集中于脫管、皮膚壓力性損傷以及墜床幾方面;管理組急診危重癥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 ?優化搶救流程的有效運用,可實現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搶救準備時長縮短以及總不良事件減少,最終實現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有效預后。

關鍵詞:優化搶救流程;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護理管理;搶救準備時長;不良事件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472.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108-03

針對患者在實施急診疾病治療期間,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表現出顯著價值,使病房中收治患者呈現出較多疾病種類,并且表現出危重病情,在實施疾病治療期間,系列急救事件表現出較高發生率,對此針對護理規范以及護理措施均提出較高要求,尤其確定有效方式展開急救流程優化意義顯著[1-2]。于傳統模式下針對患者合理開展搶救工作,難以達到各科室之間理想配合,并且醫護之間表現出較低分工配合默契度,無法對整個搶救流程質量做出保證[3]。對此確定更為有效方式將搶救流程進行優化,將搶救時間節省,以對患者生命安全進行挽救意義顯著。本次研究將針對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探析優化搶救流程方式運用可行性,以實現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有效預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玉溪市第三人民醫院2017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52例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數字奇偶法分組。管理組(26例):女17例,男9例;年齡區間為22~75歲,平均為(47.52±5.87)歲。常規組(26例):女18例,男8例;年齡區間為23~76歲,平均為(47.53±5.89)歲;就兩組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完成知情同意書簽署。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疾病類型主要集中于急性冠心病以及腦血管出血等方面;②對于監護病房護理管理工作表現出較高依從性。

排除標準:①中途死亡;②管理期間不遵從醫囑。

1.3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流程完成護理管理:護理人員對于醫生工作需要積極配合,對于患者靜脈通道建立給予幫助,并且通過對醫生需求加以了解,合理完成對應搶救設備與藥品準備工作,就患者各項病情變化與生命體征給予觀測,對于各項搶救措施應用后獲得效果展開實時評估,對應完成記錄。對于搶救過程中系列措施采用對患者與家屬耐心介紹,就其病情發展情況予以告知,對于搶救知識以及可能預后情況對家屬進行講解,以使得搶救工作期間將家屬認可度以及理解度顯著提升。

管理組:采用優化搶救流程完成護理管理,①將護理小組成員構成進行優化,組長需要資歷較長并且管理經驗豐富,對于整個護理小組工作進行協調;②對工作內容進行優化:安排護士長就搶救流程中系列工作以及活動合理展開對應管理工作,搶救工作在開展期間,護士長需要合理完成工作分配,如患者病情呈現出嚴重情況后,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情況展開對應評估工作,對于優先級別加以明確。此外對于各自職責進行充分明確,對于臨床醫生工作能夠給予充分配合,以對搶救工作順利開展做出保證,此外通過固定配對方式有效運用,使得搶救過程中醫護人員配合度顯著提升,最終使搶救成功率顯著提升。就重癥監護病房系列危重疾病類型展開對應性分析后,合理完成搶救專家小組創建,對于科學合理搶救流程進行有效創建并運用,最終使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治療效果顯著提升。③將儀器設備規范化管理力度加強,對于設備以及儀器定點區域擺放做出保證,并且對數目清點及時性做出保證,依據規范對搶救設備實施擺放,以對不同護理人員及時獲取做出保證。此外就各項搶救器材完好性密切注意,合理張貼搶救物品使用方法,就藥品以及儀器合理展開綜合管理操作。

1.4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的搶救準備時長以及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脫管+皮膚壓力性損傷+墜床)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護理管理結果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2.0展開處理。計量資料(搶救準備時長)行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總不良事件率)行χ2檢驗,以 [n(%)]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搶救準備時長對比

管理組急診危重癥患者監護病房患者搶救準備時長短于常規組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兩組急診危重癥患者不良事件集中于脫管、皮膚壓力性損傷以及墜床幾方面;管理組急診危重癥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優化搶救流程作為新型護理管理理念之一,近年來獲得醫護工作者廣泛認可,其主要針對傳統搶救流程合理展開完善以及優化操作,能夠使得搶救工作時間充分縮短,對于護理相關操作能夠進行明確規范,使得搶救流程有效提升,最終使搶救成功率顯著提升。具體在搶救期間,醫護工作者配合度對最終結果會產生直接性影響,對此針對醫護人員配合度采用有效方法進行提升干預,對于搶救工作節約時間縮短以及患者重要器官不可逆損傷避免能夠做出充分保證[4]。

此外在搶救期間醫護人員搶救技術水平同樣對結果會造成嚴重影響,對此就重癥疾病搶救知識醫院需要積極開展,從而使得醫護人員知識儲備獲得充分加強與更新,對于搶救工作操作技能可以有效提升,從而使搶救期間失誤率充分降低,對于搶救結果進行有效優化。因為諸多家屬對于搶救知識缺乏認知度,對此需通過醫生協助合理完成,對此針對醫生工作往往表現出較差配合度,從而使搶救與治療工作受到對應影響[5]。

在此種情況下,護理人員需要將同患者與家屬溝通力度顯著提高,使得患者針對疾病認知度充分提升,并且就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與臨床表現密切觀測,對于患者病情變化情況能夠對家屬及時告知,對于搶救過程中系列情況,對患者家屬耐心告知,以避免對于搶救工作家屬呈現出不理解現象,避免導致表現出醫患矛盾情況。

本次研究說明優化搶救流程的有效運用,在規范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護理操作以及縮短搶救時間方面獲得顯著效果,其能夠就患者疾病變化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于各項搶救措施的有效實施做出保證,對于搶救時效性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并且在優化流程方面也可以獲得顯著效果,對于護理過程進行科學劃分,對于各項護理干預進行明確規范,對于護理流程進行有效梳理,充分證明優化搶救流程運用于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護理管理中可行性。

綜上所述,優化搶救流程的有效運用,可實現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搶救準備時長縮短以及總不良事件減少,最終實現急診危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有效預后。

參考文獻

[1]周成莉,陳妮,毛世芳.風險管理在預防急診科重癥監護病房(EICU)醫院感染中的作用[J].貴州醫藥,2019,43(10):1641-1642.

[2]羅曼,白冬梅,劉路,等.SBAR模式在規范重癥監護病房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學,2019,40(09):1063-1065.

[3]呂錦紅.護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護理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0):1715-1716.

[4]席建宏,向啟娥,董正惠.RICU危重患者護理文書管理中品管圈的應用效果[J].中國病案,2018,19(04):17-19.

[5]袁海霞,蔡清華,何翠蘭.臨床路徑管理對急診重癥監護病房護士培訓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8,22(5):998-1000.

猜你喜歡
護理管理
護士長巡視工作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評價
應用動態血糖監測系統患者的護理管理與健康教育分析
分析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風險管理途徑
手術室護理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討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淺談新木桶原理在臨床科室護理隊伍管理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