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游戲:“疫”路相伴,助力祖輩陪伴高質量

2020-08-28 18:04蘇紅
西部論叢 2020年9期
關鍵詞:祖輩民間游戲

蘇紅

摘 要:疫情防控期間,家長復工、幼兒園延期開園,使學前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導由父輩轉向祖輩。本文結合當前疫情防控的長周期現狀,探討民間游戲助力疫情背景下祖輩適宜性、科學性、互動性和參與性的高質量陪伴,以期為幼兒園、家庭及社會機構指導幼兒在家庭環境中祖輩高質量陪伴提供指南。

關鍵詞:民間游戲;祖輩;高質量陪伴

新冠病毒一場讓我們始料未及的疫情發生后,它成了全民關注的公共危機大事件,或多或少會帶給成人、孩子一些緊張、不安,尤其在這個非常特殊的春節與寒假,人們的生活因疫情發生了很多不同尋常的變化,居家防控成了新的生活狀態。為了讓孩子們宅家也精彩,父母的陪伴高質量。我們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分“親子游戲、親子閱讀、科學小實驗、釘釘小舞臺”四大板塊,在釘釘群分享資源包。每天有20多位家長參與,參與率在80%以上,通過這種面對面的親子游戲活動,幼兒對于父母的感情愈發的深厚。

然而,當一個半月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父母開始復工,此時幼兒園延期開學,孩子宅家的陪伴就落到了祖輩的肩上。那么如何讓疫情背景下祖輩的陪伴高質量?我們的資源包推送是否適合祖輩?引發了我的思考,下面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

一、多通道云訪,聚焦民間游戲,保祖輩陪伴的適宜性

我們知道培養與孩子良好的親情關系,親子游戲是有效的載體之一,要想做到高質量陪伴孩子,可以從親子游戲開始。為了讓教師資源包推送更切合幼兒和祖輩的需求,我們借助多通道云訪,確定適宜內容,確保祖輩陪伴的高質量。

(一)教師“云”家訪,了解祖孫宅家的現狀。班級教師逐個對班中幼兒進行“線上家訪”,用自身積極的情緒幼兒溝通,舒緩幼兒、祖輩的緊張情感;了解幼兒宅家與祖輩的相處情況,從線上家訪家長反饋的信息中,我們了解到個別祖輩家長會選擇了幾個簡單、安靜的游戲,“拉大鋸、挑小棍、紙牌接龍章”等,祖孫倆一個玩得開心,一個玩得放心。

(二)孫兒訪祖輩,了解祖輩擅長的民間游戲。在往期的幼兒宅家周推送中,我們了解到祖輩家長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跟不上時代節奏,很多新知識也學不會了,陪伴孩子的認知停留在生活方面。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形式,對于孩子來說游戲就是學習、就是生活。既然祖孫宅家已是不可避免,那么就讓孫兒主動出擊,訪祖輩小時候玩過的民間游戲有什么、你最擅長的民間游戲什么,以滿足祖輩被尊重的需求,讓祖孫相處更適宜。

(三)游戲“云”搜羅,按★推送適宜資源包。祖輩陪伴的對象是孩子,那么孩子喜歡什么民間游戲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孩子對民間游戲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們進行“搜羅寶貝喜歡的民間游戲”問卷“云”調查活動,旨在找到祖輩和孫兒的游戲碰撞點,教師根據孩子喜歡的游戲內容,按照★★★級,分批推送資源包,以促進祖輩陪伴的適宜性。

二、分類梳理,采擷游戲,促祖輩高質量陪伴的科學性

1.結合《指南》領域要求,梳理適宜的民間游戲?!吨改稀分袕娬{要充分認識生活和游戲對幼兒成長的教育價值,肯定了讓幼兒在思想性、教育性強的民間游戲中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諧、健康發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是我們向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豐富社會教育內容的重要途徑之一。于是,我們鏈接《指南》分析,科學梳理民間游戲。

2.根據民間游戲的玩法、幼兒年齡特點進行分類。民間游戲流傳于廣大民眾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但它并不是全部內容都適合學齡前的孩子。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游戲內容進行分類、篩選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民間游戲,并將通過“釘釘群”分享資源包。

三、游戲加點料,創新游戲,促祖輩高質量陪伴的互動性

在祖輩隔代教育中,最欠缺的就是滿足兒童的自我實現的需要,祖輩往往會忽略了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是最會玩游戲的,在了解了民間游戲的傳統玩法后,為了滿足兒童的自我實現的需要,不妨給孩子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孩子給游戲加點料,提高孩子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促進祖輩高質量陪伴過程中的互動性。

(一)給游戲添“食材”,創新玩法。為了讓孩子的興趣持續,我們從游戲材料進行創新升級,趣玩民間游戲,不斷激發興趣。如跳房子游戲,在孩子會玩的基礎上,將數字替換成動物卡片,游戲形式可以變成聽指令跳房子。

(二)給游戲添“配料”,升級難度。在傳承民間游戲的同時我們更要創新游戲,除了變換材料創新游戲外,我們還給游戲添“配料”,如:搶椅子游戲中在椅子上添不同的數字,請孩子搶椅子,搶到數字大的椅子就是獲勝,“數字或圓點”配料的添加,使活動內容變的更有趣,祖孫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提高。

四、線上線下齊分享,促進祖輩高質量陪伴家庭的參與性

讓祖輩家長們重溫童年生活,回憶小時候玩過的游戲。他們都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自認有了用武之地,紛紛呈上自己所知所能,為了讓更多的家庭參與進來促進我園疫情期間祖輩陪伴的質量,“疫”期分享顯得尤為重要。

(一)宅家專線云分享。由于國際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宅家、疫情期間祖輩陪伴的游戲經驗分享,主要采用線上云分享。

1.班級圈線上分享。在疫期防控宅家期間,通過班級釘釘群的“班級圈”進行“祖孫樂”民間游戲線上分享,讓班內更多的小伙伴看到好玩的游戲。同時也讓祖輩家長學習其他家庭分享的游戲,促進祖孫一同成長,促進祖輩更好的教養孫輩。例如,六一專題打卡分享。

2.園網站線上分享。疫情宅家期間的每周分享中增加“祖孫樂”----民間游戲分享板塊,將各班班級中比較有創新的游戲進行分享?,F在的新居民比較多,那么民間游戲的分享讓孩子接觸到好朋友家鄉的民間游戲,感受不同的地方文化。

另外,利用幼兒園公眾號、美篇等渠道,以“民間小游戲,玩出大智慧”為專題,向家長推送民間游戲,引導祖輩利用有效空間和場地,與幼兒積極互動,并鼓勵、引導幼兒大膽創新。

(二)返園線下專題分享

1.班級建民間游戲區。幼兒復學后,孩子們對宅家期間的民間游戲的興趣意猶未盡,于是,我們就在班級的區域設置中創設“祖孫樂”民間游戲分享區,投放游戲材料、張貼幼兒游戲的照片,孩子們可以在自主游戲時間自由選擇游戲,也可在張貼的照片中學習同伴好的游戲方法。

2.專題打卡線下點評??鞓返牧还澋搅?,受疫情的影響園內沒有組織大型的慶六一游園活動,活動不能開展,但是快樂不能少,于是我們組織了“‘疫樣六一·‘童樣快樂”的民間游戲專題活動,請家長在專題資源包中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游戲在班級圈專題中打卡,幼兒來園后,班級老師組織觀看釘釘群打卡游戲,并請幼兒點評我最喜歡的民間游戲,幼兒回家后還會把點評信息與祖輩反饋,在這樣的過程中祖孫都獲得被認同的滿足感,更樂意參與到民間游戲活動中。

總而言之,民間傳統游戲與當前的一些新游戲相比,整體的技術含量是比較低的,但是民間游戲所能帶給幼兒的感知、理解以及社會性發展,滿足了不同的幼兒不同的成長與發展需要。另外,我們也看到,幼兒在傳承創新祖輩的民間游戲過程中對祖輩起到了促進作用,他們一起成長著,那就是最好的陪伴。我們相信,民間游戲的融入提升了祖輩的陪伴意識和陪伴能力,讓祖輩陪伴高質量,讓民間游戲點亮疫情期幼兒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虞永平.文化、民間藝術和幼兒園課程[J].學前教育研究,2004(1):32.

本文為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民間游戲助力疫情背景下祖輩高質量陪伴的實踐研究”(2020YQJY524)成果。

猜你喜歡
祖輩民間游戲
父輩和祖輩的情感故事,分外美麗
祖輩學堂:幼兒園隔代開展家庭教育的實踐建構
幼兒園教師與祖輩家長的溝通策略
幼兒園新教師在與祖輩家長關于家園共育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調查
助教帶動“夕陽”之愛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音樂韻律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利用民間游戲讓學生在大課間快樂運動
依托民間游戲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研究
談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價值和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