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020-08-31 19:52張曉潔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學生主體作用自學能力小學數學教學

張曉潔

摘要:當代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分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策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主體作用;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3-0195-01

隨著程改革思想的深化,當代教育目標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在人才培養方面,教育部門更加注重學生個性、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如何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提高能力,發展健全人格,樹立正確價值觀,已成為教學的基本人才培養目標。然而,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口述教學方法在本質上難以改進,新的教育理念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矛盾日益突出,這也對當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1.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1.1 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當代教育的標準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是學生探索知識的前提。作為教育的領導者,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探索知識、創新和提問。為了提高教師的學習能力,教師應堅持學習的精神,不斷探索和研究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重視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是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1.2 自主學習能力。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部分學習困難學生形成的原因是對學科缺乏興趣,從而缺乏探究知識的動力。小學生好奇心強,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此外,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意識,通過興趣引導提高學生的高山能力。

1.3 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目標。傳統教學觀念的最大弊端是過分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傊?,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其主要作用應該是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已成為教學的主體。從長遠來看,學生的主觀求知欲望越來越弱。教學模式逐步轉變為灌輸式教學。對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沒有明確的要求。為了進一步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目標,教師應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

2.1 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為了強化學生在實際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受多年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對現代教育的理念持否定態度,過分依賴自己的教育經驗,輕視教育理論的指導作用,仍以應試教育理念為教學核心。這也是影響我國教育改革進一步發展的一系列因素。因此,教師首先要進行深刻的反思,研究自身教育理念的弊端,然后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實際教學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安排,根據當代素質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建立一個更加高效的素質課堂?,F代教育需要從理念上進行創新,推動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師是教育改革的主力軍。因此,現代教育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

2.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意識的關鍵。如何在教育過程中合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弱化自己的主導地位,逐步落實學生的探究者地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對于這個過程,教師可以分為三步驟。首先,應讓老師和學生明確了學習的意義。由于缺乏正確的認知,一些學生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或者是為了老師。這樣的錯誤思想會導致他們的極端思想。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確立階段性學習目標。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分階段的學習目標也要因材施教。教師應注意學習目標的可行性,幫助學生重拾學習信心,積極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競爭意識,結合適當的激勵措施。最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軟硬兼施”。由于缺乏恰當的教學策略,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弱化了自己的教育地位,使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無法有效協調,極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提升。因此,教師應采取“軟硬兼施”的管理模式,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2.3 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由于學習的壓力,一些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但他們渴望學習,也能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因此,教師在提升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應注意減輕學生負擔,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教師可以由主導角色轉變為導師角色,給學生一些開放、易懂的知識點,供學生自由討論和研究,教師可以以導師的角色補充知識。這樣既能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又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知識意識。

2.4 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提倡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實踐操作活動。一般來說,他們認為在課堂上講授課本知識點后,再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基本上就能達到小學數學教育的目的。這種教師教育觀念是錯誤的。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和實踐能力。因此,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和概念,逐步形成較為系統的邏輯思維模式。摘要是小學數學的一個突出特點。教師可以運用實際操作指導方法,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充實化,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中講授三維圖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列出真實的生活對象供學生觀察。

3.結語

在綜上所述區,現代小學數學教育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基本素養的培養。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增強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蕓.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67.

[2] 張雅麗.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9):252.

猜你喜歡
學生主體作用自學能力小學數學教學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探究
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初中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樂學 會學 勤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