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產生的影響研究

2020-08-31 11:34李小梅
校園英語·下旬 2020年6期
關鍵詞:文化因素英漢翻譯翻譯策略

【摘要】本文以英漢翻譯為研究核心,分析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產生的影響,提出文化因素下的英漢翻譯策略,以提高英漢翻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消除文化差異的影響,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文化因素;英漢翻譯;影響;翻譯策略

【作者簡介】李小梅,湖北開放職業學院。

在英漢翻譯過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使得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影響較大,具體包括生活方式、語言習慣等方面,可能會造成英文和中文真實意義的偏差。為了提高英漢翻譯的準確性,在英漢翻譯過程中,翻譯人員必須要考慮到文化因素的影響和作用,加強對英美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理解,為英漢翻譯提供文化基礎,進而提高英漢翻譯質量。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產生的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文化與語言翻譯概述

文化是人類活動、思想道德以及知識體系的總和,也是國家與社會的寶貴財富??紤]到地域、習俗以及歷史的差異性,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觀念價值。翻譯是語言或是文化間溝通交流的工具,可以使不同語言體系的人們進行情感交流,傳播不同文化。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翻譯不僅具備兩種語言間的轉化功能,還兼具著兩種文化間的交流翻譯,而語言轉化的過程也是文化信息的傳遞過程,只有了解和掌握兩種文化差異和特點,才能保證翻譯質量,實現兩種文化的交流,而文化視角下英漢翻譯的意義也正在于此。

二、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產生的影響

1. 地域文化與生活方式。語言緊緊聯系著人們的實際生活與工作,地域差距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阻礙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一方面,英美國家與中國的地理位置相距遙遠,英美國家多為島國,航海業比較發達,中國地處亞洲大陸,中國人的生活依賴于土地。這種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距,使得英漢翻譯中必須要考慮文化因素,不能直接翻譯,否則就會造成翻譯內容上的“理解障礙”。

2. 民族心理差異。民族心理是長期演變和發展的結果,而民族文化也是長期沉淀的結果,不同民族由于歷史文化的影響,形成獨特的民族心理狀態。例如,在中國“龍”代表權威與吉祥,具有祥瑞征兆,于是有了“望子成龍”的說法。而在西方,“dragon”則是邪惡的代表。不同民族的心理差異,對“dragon”的理解和譯文含義也有所不同。

3. 交際方式。英美國家的人與中國人在日常交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英美國的人見面時會通過“good morning ”的方式進行問候,而中國人則以“吃飯了嗎”“最近忙什么呢”“你要去哪兒”等問候方式為主,交際方式的差異會對英漢翻譯造成很大影響。翻譯人員要考慮到這方面因素的影響,不能直接采用直譯的方式,這不利于講述者真實意圖的表達,可能會引發誤會。例如,“你要去哪兒”若直譯成“Where are you going”,就會曲解問候的意圖,引起英美國家人的反感,形成負面心理,這種翻譯方式會造成中西方文化的阻礙,無法凸顯出英漢翻譯的價值。

三、英漢翻譯中文化因素的處理策略

在英漢翻譯中,為了表達出表述者的真實意圖,要考慮到文化因素,堅持文化平等的原則,了解并尊重文化差異,凸顯英漢語言特色,提高翻譯的準確性。

1. 直譯法。直譯法是一種常見的翻譯方式,主要是以不違背原文語言原則為前提,為防止錯誤聯想而直接翻譯文中含義,盡可能保留英文比喻內容、地方特色或是民族文化。例如,“crocodile tears”可以直譯為“鱷魚的眼淚”,“a laughing stock”可以直譯為“笑柄”,“fish in troubled waters”可以直譯為“渾水摸魚”,“gentlemens agreement”可以直譯為“君子協定”等。直譯法可以直觀表達出英文內容的含義,通俗易懂,可以讓讀者直觀體會到域外文化特色。

2. 意譯法。意譯法就是用常用語言與形象取替原文中的語言來表達,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差異,交際方式等不同,在英漢翻譯中,為了表達出講述者的真實意圖,需要運用意譯法,幫助讀者對原文含義的理解,意譯后更能表達原文的含義,促進文化交流。

例如,“Darkness released him from his last restraints”,直譯為“黑暗將他從最后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意譯為“在黑暗中他就無所顧忌了”。

“The bitter weather drove everyone indoors”,直譯為“痛苦的天氣把每個人都趕到了室內”,意譯則為“天氣惡劣,大家只好待在室內”。

“I gave my youth to the sea and i came home and gave my wife my old age”,直譯為:“我把青春給了海洋,我回家時,給妻子的只有遲暮之年”,而意譯為“我把青春獻給了海洋,等我回家見到妻子的時候,已是白發蒼蒼”。由此可見,意譯更能表達出原文真實的意圖。

3. 音譯法。相較于其他英漢翻譯方式,音譯法有很大的不同,它適用于翻譯專業名字或是文化現象時,對文化差異進行處理,是一種有效的英漢翻譯策略。從本質上說,漢語主要屬表意文字,由于文化理解的差異,多數中國人存在“望文生義”的翻譯特點,會把目標詞包裝成帶有中國特色的詞語。翻譯人員進行翻譯時使用音譯法,需要了解漢語語言的心理規律,這樣才能提高英漢翻譯的準確性和價值。具體應用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專有名詞翻譯中,包括個人、地方或是機構等,例如“遼寧”可翻譯成“Liaoning”,“李思琪”可翻譯成“Lisiqi”,“Abraham Lincoln”可翻譯成“亞伯拉罕·林肯”。第二,民族特有事物名詞,包括食品、舞蹈、貨幣和樂器等,帶有民族特色,一般使用音譯法保證原文韻味。例如,西方食物“chocolate”譯為“巧克力”,“sandwich”譯為“三明治”,“toast”譯為“吐司”等。

四、結語

文化具有極強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也有所不同,中西方文化差異主要體現在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思維方式和文學藝術等方面,這使得英語與漢語在表達方式、語法運用及詞匯構造等方面差距較大,對文化互通形成較大的阻礙。同時,這種文化差異也會降低英漢翻譯的準確性,給翻譯內容造成理解障礙。因此,為了提高英漢翻譯的準確性,必須深入研究兩種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在保證語言特色的基礎上,提高英漢翻譯價值。

參考文獻:

[1]孫貴兵.文化語境與社會因素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8(01):100-101.

[2]翟瑩.跨文化因素在英漢翻譯中的體現[J].課程教育研究,2017 (46):106-107.

[3]許慶慶.中美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林區教學,2015(12): 49-50.

[4]梁鈺.文化語境與社會因素對英漢翻譯活動的影響作用淺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2):388.

[5]劉迪.文化語境與社會因素對英漢翻譯活動的影響作用淺析——以漢語習語英譯為例[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 17(02):56-59.

猜你喜歡
文化因素英漢翻譯翻譯策略
頭韻的英漢翻譯在《學術英語》的實踐和研究
高校英漢翻譯理論與技巧探究
青春喜?。簹W美電影市場的文化調味劑
當代大學生微博名的調查歸類及社會語言學分析
英漢翻譯中文化空缺現象的翻譯
《作者自述》兩個譯本的對比賞析
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原則與策略研究
漢語疊詞及其英譯
國際會展用語特點及口譯策略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