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解讀文學作品

2020-08-31 14:35覃正霞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哈姆萊特文學作品觀點

覃正霞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是恩格斯的名言。他告訴我們,同一部作品(形象),會有若干種不同的解讀,就像看《哈姆萊特》之后,每個人心目中的哈姆萊特都是不同的。欣賞文學作品,實質上是讀者對文學作品本身進行個性化的多元解讀,但這種個性化的多元解讀并非天馬行空,不著邊際,胡拉硬扯,穿鑿附會。筆者認為有應遵循幾點:

一、文學作品是多元解讀的對象和基礎

文學作品即文本,是多元解讀的對象和基礎。充分尊重文本這是我們必須堅持和把握的基本原則。任何脫離文本的解讀,牽強附會、無中生有都有可能是錯讀、誤讀、曲讀,完全超出了多元解讀的底線,這是不允許的。

漢語,是一個語意十分豐富的語種。用這樣的語言所呈現的作品,具有先天的多元性。加之作者的社會背景、個人經歷,必然會構成作品表現主題、人物形象等內涵的豐富性和不確定性。如果我們不多元解讀,就無法深入領會作品的真實意義,使我們的閱讀偏離正確的軌道。必須明確個性化的多元解讀是作品本身固有的一種特質,它是客觀而真實地存在的。

二、讀者要充分展現自我,成為多元解讀的實踐者

新課標強調:“閱讀是讀者與作者、作品的對話”,在閱讀的過程中,只有讀者是主動的,是整個閱讀過程的締造者。讀者要積極地與作者、作品進行深層次的對話,才能把閱讀行為引入深刻地層面。由于讀者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在閱讀中主要體現在知識素養、人生經歷、生活環境、性別個性、社會背景、文化種族、年齡健康等等的不同而各異。對此諸多的差異就引發了讀者在同文本、作者的相互傾訴中,衍化成閱讀視角、關注重點、體驗重心等等方面的傾斜與差別。但這些解讀只要不脫離文本,都可歸為個性化解讀,是豐富作品的重要因素。讀者的這種個性化解讀,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內涵,讓作品充分地得到了終極成長,從而也推動了讀者自我的成長,我想這應該是閱讀的精髓。

三、要加強合作學習,深入探究

合作型多元解讀可以是小組合作,也可以是獨立個體的互相合作。多元解讀因個體差異而為合作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讀者間的相互學習、互為補充能夠有力地推動探究學習地深入開展。合作學習時要完全尊重讀者各自擁有的話語權,徹底打破傳統學習時老師講、學生聽所形成的教師“唯一論”“確定論”的閱讀思想。

不難看出,小組合作型多元解讀,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學生個體為單位的解讀,二是以小組為單位的解讀。但無論是哪一種解讀,都要充分尊重各自的個性發展,學習成員之間不管是同學還是教師都要是自由平等的對話,只有這樣才能在閱讀層面上真正體現個性化的多元解讀。

一般來說,合作型多元解讀可以分為以下步驟:

(一)在進行合作學習前,各小組成員根據對文本的初步閱讀,列出各自的討論提綱,提出各自的觀點,并要有合理的依據。

(二)小組內部,根據成員的不同觀點加以整合,形成相對一致的小組觀點。對相同的觀點可以向縱深方面加以討論以尋找更加有力的分析或證據;對不同的觀點,經過討論、整理、加工,達成初步的小組共識,要有充分的支持理由。

(三)小組間的交流,形成集體思維的碰撞與升華,為各自的觀點尋找更為廣泛的理論支配。這也是大面積地分享成果,分享智慧的時機,也是觀點最終得以成熟和認可的所在。

(四)書面成果的形成。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各小組的觀點得到了進一步的打磨,如果再加以梳理成書面材料,成果會更加完善。

四、多元解讀必須把握好“度”

在進行個性化多元解讀時,由于我們的理論知識不豐富,生活經驗也有限,難免會使解讀的方向有所偏離,乃至出現脫離文本、空穴來風、偏離現實等問題。我們為什么要強調小組合作,這不僅是新課程的理念,也是現實解讀中應有的元素。我們就是要通過合作的形式,凝聚更多的智慧,讓廣大讀者逐漸成為“成熟的讀者”,讓自己也充分分享他人的閱讀樂趣與成果,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多元解讀就是要尋找第一千零一個哈姆萊特,這是我們的閱讀期待。

猜你喜歡
哈姆萊特文學作品觀點
歌德與別林斯基關于哈姆萊特“延宕”觀點的辯析
我們為什么要文學
《哈姆萊特》探究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哈姆萊特》探究閱讀
參考答案
文學作品與電影文學作品間的對比分析
文學作品與數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