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

2020-08-31 18:11徐丹平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創新探究新課改教學方法

徐丹平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逐漸普及,新課程標準改革也不斷深化。小學數學作為基礎型課程,其理論知識廣泛應用于與人們息息相關現實生活中。同時,小學數學還是學習數學的入門階段,主要著重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多元化開放性的思維,同時結合運用多媒體的信息技術,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結構,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文章對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作用、要求和策略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探究;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作用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新課程教學改革應運而生。小學數學不僅是基礎性課程,更是對小學生智力的開發,同時培養和提高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也必須隨著新課改不斷提升,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依據新課改不斷進行改進。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中,打破傳統落后的認為其“無應用意義,無實踐范圍”的思維理念,改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不正確理念。培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樹立發散性學習思維。帶領學生在教學方法創新下,得到各方面的成長和發展。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要求

(一)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首先要正確,無偏差才能更好地帶領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一個準確的教學目標,不僅可以幫助老師構建教學版圖,同時也讓小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方向,了解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所在。運用合理的“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這就需要教師多了解觀察學生,從而抓住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針對性進行數學教學。綜合性、多元化的教學思維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最迫切需要實現的創新。綜合性、多元性的頭腦風暴式的思維,可以使學習思維得到發散,逐步為小學生塑造數學和世界的應用聯系。

(二)將教學內容與實際聯系

理論來源于實踐,也應用于實踐。將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連接,讓小學生簡單明晰地理解數學是在我們身邊處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應用學科。課堂上的理論教學應多取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幫助小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概念,從生活的實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將教學內容與實際聯系,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論變為可以輕松理解的實際范例,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例如在講解加減法的時候可以采用“互送蘋果”的游戲,送出去多少,收到多少,最后得到多少。使用游戲實踐的方式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直觀地理解。

(三)激發學生創造力,培養創新意識

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相關性極強的學科,教師應當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提高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產生對數學問題的創造力思考,逐步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應變能力和探究意識。創造力是從小不斷地培養形成的,教師需要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開放性思維。不僅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更有活躍的發散性思維。教師要從自身進行改變轉化,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多元化、開發性思維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圖形與 變換”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數學模具的作用,使用數學模具進行講解,引導并激發學生對圖形的興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做不同樣式、不同形狀的模具,在自我的動手實踐中,塑造創新意識,提高創造力。

三、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一)改進傳統教育模式,開拓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對自己的教學授課方式進行剖析,分析教學存在問題,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引入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形成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創新模式,老師需要將單純傳授式教學逐漸改變成對學生啟發性教學,通過課堂引導,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致,開拓思維。例如,進行小組教學。小組合作討論,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有助于學生融入課堂,提高積極性。同時也是開放性發散性思維的代表模式。

改變課堂傳統的嚴肅的氛圍,活躍課堂氣氛。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分角色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站在不同的位置進行思考和探究,形成靈活的轉化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講解枯燥的數學公式時,教師可以先拋出問題,鼓勵學生先自己動手操作,將數學公式的問題轉化圖形問題。同時在記憶時教師可以結合為人熟知的形象,使學生形成深刻的記憶點。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課堂活躍度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的逐步成熟為多媒體教學帶來新課改下的大環境。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應該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開展對數學的創新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圖象,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透徹理解。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得到學生的反饋,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逐步形成交互型學習模式,幫助教師更高效地進行教學,也有助于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數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形成良好的思考探索環境。例如,通過簡筆畫,播放視頻以及電子筆的輔助,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數學的專注度,增強學生對圖像的認知能力,強化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和契機之下,教師應該改進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開拓學生的創新性、發散性思維。最終實現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達成教學目標,穩步開展教學工作的三方面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寶世.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251+253.

[2]余家歡.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育[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1):152-153.

[3]吳登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7(7)

猜你喜歡
創新探究新課改教學方法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中學地理教學方式方法創新探究
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