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課堂對話,促進學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多元發展

2020-08-31 18:11梁西軍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課堂對話多元發展道德與法治

梁西軍

摘 要:在新課改下,促進學生多元發展是一項重要任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育工作者在不斷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在不斷的探索實踐過程中,課堂對話教學展示出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將課堂對話教學應用于教學活動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促進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的提升。這篇文章主要分析課堂對話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課堂對話;道德與法治;多元發展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旨在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識,在這一課程中,教學內容豐富多樣,更為貼近生活和現實,這就為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實施課堂對話提供了方便。依托課堂對話,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工作,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融入課程,也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培養多方面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探索課程開展的有效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

一、課堂對話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實施

課堂對話教學是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多方面的交流,實現教育教學目的的一種有效方式。這一方式充分利用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來實現教育目的。進行課堂對話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利用程度卻不是很高,將課堂對話應用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這一課程,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升自身道德素養和法治意識。

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存在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增強辨別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小學階段是不必可少的。依托課堂對話展開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了解學生的看法,并且可以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避免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另外,課堂對話教學方式的實施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增強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并且在與教師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認識,從而有利于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形成。

二、課堂對話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有效方法

(一)依托課堂對話建立良好的教學環境

良好的教學環境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在傳統教育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教師一直處于課程開展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由于小學生的關注度不高,因此學生思想容易偏離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也存在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課堂對話來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在《學會溝通與交流》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家庭中溝通交流的小故事,學生通過講家庭故事參與到課程中來,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以講故事開展課堂對話也豐富了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講的故事,引導學生分析家庭中溝通交流的有效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交流方式更為合適,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根據學生觀點給予點評,最后根據對話情況回歸到教學知識上來。這一過程就是課程對話的一種有效方式。

在進行課程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保持對話雙方地位的平等性。學生應該尊重老師,在進行課堂對話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對于不同意見教師應該進行詢問和合理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一過程也有利于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并對錯誤的認知給予積極指導。

(二)教師在課堂進行中要保證課堂對話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教師的教育活動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進行安排,課堂對話增強了學生的融入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課堂的不確定性。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比較發散,對于問題的提出或回答容易形成自己的意見。這就可能導致教學內容發生偏離,進而影響課程進度,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教育機智,避免該種情況的發生。

教師在課程進行之前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備課,備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引導性話題,通過這些問題引出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學活動中增加思辨性話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擴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這些問題的設定需要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思考,并且需要對學生的思路進行預想,判斷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想法,從而把握教學方向和教學思路。對于課程進行中出現的特殊問題,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作為學生自主探究性問題,在課后時間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意見分享。

(三)課堂對話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合理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是課堂對話的一種方式,并且教師評價的好壞容易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比較看重,評價作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有效方式,教師應該善于運用這一方式促進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學習。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學習成果的好壞,不應該僅僅根據學生期末成績的優劣進行評價,這一科目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影響體現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之中。作為道德與法治科目的教師,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學生日常的學習態度、參與情況以及學習成果,并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合理、準確的評價。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項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該課程中涉及到的案例較多,不同的學生可能具有不同的想法,面對同一件事也可能具有不同意見。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評價和指導,避免用一句話評價眾多學生。比如,不同的學生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特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方面分別進行評價,確保評價的客觀性。

結束語:

運用課堂對話這一教學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效率,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合作關系,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將課堂對話運用于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有助于教師更有效地給予學生引導,促進學生在道德和法治素養方面的提升。同時,課堂對話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后期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有積極作用,有助于學生增強自我表達和溝通能力,在對話中形成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多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俊英.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習方式的探討[J].才智,2020(18):212.

[2]任慧慧.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探析[J].才智,2020(18):214.

[3]陳田圣.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析[J].才智,2020(16):171.

[4]李萬鵬.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名師在線,2020(16):37-38.

猜你喜歡
課堂對話多元發展道德與法治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發展調查報告
回歸語文教學本色的課堂對話策略及實施探討
數學課堂對話,給學生的自然生長助力
淺談農村幼兒教育中本土資源的利用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研究初中英語課堂對話教學的有效辦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