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

2020-08-31 15:51李涯紅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學科素養高中化學教學

李涯紅

摘 要:化學學科素養主要指從微觀和宏觀角度展開思考和推理,發揮教師課堂主導作用,帶領學生深入學習和探究,為其明確學習目的,規劃學習路線,使其不斷更新知識,形成學科素養。本文對學科素養內容簡要介紹,分別從辨識宏觀和微觀、挖掘習題中的學科內涵、培養學生積極態度等方面對學科素養的培養路徑詳細說明。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科素養;教學

引言:

學科素養屬于教育領域當中核心素養中的內容之一。高中化學學科的教學,需要教師對核心素養內容有全面認知,并以此為核心,展開教學設計,指導學生明確反應原理,完善知識體系,掌握實驗操作,形成多學科融合技能,為學生化學能力、品質等形成奠定良好基礎。

一、學科素養介紹

學科素養主要是立足于核心素養,并且展現學科優勢以及學科育人價值,學生通過學科學習,形成價值觀念以及良好品格。學科素養的形成需要將學科知識作為載體,依托課堂教學,展現學科導向作用,激發、啟迪學生智慧,學習知識結構系統化。高中化學學科是通過微觀視角對物質性質、組成和結構等深入研究,并使用符號對物質加以描述,指引學生認識世界。因此,學科當中富含多種關鍵素養。培養高中生學科素養過程,應基于其對現代、未來生活需求,樹立終身學習目標,利用課堂教學、探究實驗等,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并從化學視角分析問題,形成解題思維,掌握解題方法,提高其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1]。

二、高中化學教學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策略

(一)引導學生辨識宏觀和微觀

化學教學存在特定規律,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需要樹立多樣化教學觀念,從學科基本內容入手,培養學生微觀、宏觀知識辨識能力。從宏觀角度分析,主要是引導學生從多個方向掌握物質具有多樣化特點,并對其科學分類;從微觀角度分析,需要探索微觀世界,明確元素、分子、離子等微觀因素,并對其性質以及組成結構深度探索,便于學生深入了解物質世界,為學科素養形成奠定基礎。

例如:“物質的分類”內容講解時,需要對內容教學價值全面分析,引領學生樹立分類觀念,通過學科學習、日常生活、生產活動等方面對物質分類的作用以及意義全面感知,并能結合物質組成、性質等,對其進行正確的分類,掌握物質多樣性,明確分散系概念,了解膠體、溶液以及濁液區別。通過探究合作,使用分類、對比和歸納方法,完成知識學習,建立分類思想,掌握高效學習方法,提高知識學習興趣,用化學知識將實際問題加以解決,提高其解題能力。教學環節,通過生活化以及情境化教法,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思考,在協同合作過程學習知識。明確討論過程主要問題:“化學當中有幾種物質分類法?”“按照化學反應類型怎樣分類?”掌握樹狀分類、交叉分類兩種分類方法。提出問題:“不同類型分類法存在哪些優劣之處?”引領學生展開思考。在此過程,學生自由發言,能夠總結出交叉分類法標準存在差異,并且有制約關系;樹狀圖能體現出包含、平行等關系,所屬單一類型分類標準。通過問題情境,為學生呈現思考問題,指導其展開討論,對物質分類標準、形式等有明確認知。實踐過程能夠提高學生對宏觀、微觀等事物的辨識能力[2]。

(二)挖掘習題中的學科思想

化學教學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思想水平。學科素養主要指和化學相關的學科思想,如唯物辯證和質變與量變等哲學思想,還包括對立與統一、守恒、分類、平衡等學科思想,以及學生對化學學科學習興趣、積極情感與態度等。在氧化還原反應這一部分內容中,存在著對立與統一這一化學思想,反應過程氧化劑得電子,化合價降低,還原劑失電子,化合價升高。二者存在于同一反應當中,屬于統一對立關系。同時,電化學知識當中還包括正負極等內容?;瘜W和人類發展息息相關,既能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又能產生有害物質。因此教學過程,應引導學生以辯證視角看待化學,挖掘其中學科思想。這些思想在化學習題當中有所滲透,當學生掌握學科思想的運用方法之后,才能真正提升學科素養。

比如:有這樣一道習題:“氯氣泄漏之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有哪幾種?”

①轉移并疏散人群,上報相關部門,實時反映事故信息。

②轉移過程人們需要佩戴經濃NaOH溶液進行處理的口罩。

③利用高壓水槍,在泄漏區域噴灑堿性物質水溶液能夠解毒。

④轉移過程,人們需要佩戴使用小蘇打濕潤的口罩。

⑤可將人群向地勢低洼之處轉移,并且不必離現場過遠。

⑥對現場進行清理,及時對食物、水源等全面檢查。

⑦由于常溫環境氯氣可溶于水,因此只需在空氣當中灑水,即可解毒。

此習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已學習的知識運用能力,掌握氯氣物理性質,才能正確解題。從題干當中,可以看出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氯氣雖然有毒,但是其在化工生產過程為重要原料之一,并且可作為漂白劑的制作原料。因此,學習過程需要使用辯證思想看待物質。結合所學,選擇正確的事故處理措施。①措施正確。②措施中濃NaOH具有腐蝕性,不能用于人體口鼻遮擋,故錯誤。③措施中,由于氯氣可與堿性水溶液發生反應,因此正確。④措施當中小蘇打水溶液可與氯氣反應,降低其毒性,故正確。⑤措施氯氣密度比空氣大,不可將人員向低處轉移,故錯誤;⑥措施正確。⑦措施中氯氣僅微溶于水,因此,向空氣當中噴灑難以解毒,錯誤。解答此類化學問題,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對其學科素養提升影響較大。

(三)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態度

教學過程,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總結規律,收集實驗數據、研究資料和化學信息等,和他人互動交流,最終得出正確結論。教育者不但應著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加以培養,還需帶領學生展開操作實踐,以其探索能力和獨立意識等培養為出發點,奠定終身學習基礎。同時,化學學科自身研究性較強,因此,存在諸多領域有待學生展開探索和研究,需要教學環節,帶領學生操作實踐,調動其學習熱情,以積極態度參與化學知識學習。同時,還需展現學生主體課堂地位,整合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創設和教學需求相符的學習情境,不斷提高課堂質量。

比如:講授“氧化還原反應”內容時,教師應從概念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得氧、失氧等角度,區分氧化、還原兩種反應概念。為確保學生明確學習思路,可將燃燒過程發生氧化反應引入其中,并呈現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趯W生原有知識基礎,配合教師引導以及案例分析??梢詺錃膺€原氧化銅為例,根據反應式 學生在探究過程,掌握氫氣、氧氣二者結合生成水,氫氣發生氧化反應,氧化銅被還原成單質為失氧過程,為還原反應,兩種反應同步進行。通過分析反應前后不同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判斷反應和化合價升降在關系,并總結出氧化還原反應標志常存在化合價的升降。提出問題:“化合價變化原因為什么?”并通過 和 兩個反應式,從得失電子和電子對偏移等角度展開分析,進而明確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為電子轉移或偏移。教學環節,讓學生對于化學方程式深入分析,區分氧化還原這一反應,建立系統化知識體系。學科素養形成需要歷經較長時間,需要教師從多個維度和視角展開實踐,為學生提供思考空間以及討論平臺,提升其學科素養[3]。

結束語:

總之,高中化學在學生學科素養塑造與培養過程,展現出教學最終目標,符合素質教育下人文教育的切實訴求,學科特點鮮明,影響深遠。故此,教育者需要從學生意識、思想等方面入手,挖掘知識中的學科內涵,優化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總結知識經驗,為其學科素養形成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許風華.高中化學實驗核心素養培養途徑的思考與實踐[J].名師在線,2019(21):41-42.

[2]葉曉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素養的實踐[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26):0060-0061.

[3]丁業勝.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J].學周刊,2020(16):27-28.

猜你喜歡
學科素養高中化學教學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從歷史文物古跡到架構學科活動的探討
教師學科素養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探究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拾級而上 順流而下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