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思考探析

2020-08-31 15:51劉芬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中職德育有效教學課程

劉芬

摘 要: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對未來產業工人的素質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提高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德育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圍繞精選教學內容,努力與專業結合;進行實踐教學,增強德育說服力;開展團隊教育,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注重學生體驗,促進身心健康成長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中職德育;有效教學;課程

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包括德智體美等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以發展。因此,在中職德育教學中要注重德育方面的課程教育。隨著改革的進行,德育方面也是得到了更多的注重,教學的目標也得到了更明確的確認,因此德育方面的教學應當增加時效性。以先進的思想為基礎,教育學生能夠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夠為社會主義做出自身的貢獻。

一、精選教學內容,努力與專業結合

教學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選擇不正確,學生的興趣比較低,效率比較低,成效就比較差。因此教學的內容應當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當努力與專業相結合。很多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實習的時候,都會感覺知識的儲備量不夠,有些方面不知道應當如何去做。因此,在德育過程中如果能結合專業方面的內容,就可以提升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能力。有些學生在二年級時就會去實習,然而生活經驗不夠,學生的適應能力不強,在德育課中能夠加強學生的生活經驗,能讓學生更加從容地面對實習。例如,在教學“經濟政治與社會”時,教師講解“商品的交換和消費”一節時,可以讓學生去列一個關于學生自己一周的生活費的計劃清單,接著讓學生列出自己一周前的生活費用消耗情況清單。學生在列過計劃之后,再回想自己的消費情況,能夠明白自己在哪些地方有浪費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應當更加合理地規劃。這些貼近生活的規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生活,對于生活有著規劃,為以后能夠確定生活目標做好鋪墊。

二、進行實踐教學,增強德育說服力

實踐教學是應當注重和注意的,與其他普通教育機構有所區別,中職學校更貼近于社會,學生提早進入實習階段,更快地適應社會。那么實踐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在進入社會初期階段,對于很多事情的處理能力如果沒有得到一定的鍛煉,那么初入社會的學生會顯得茫然。例如,在教學“機械與設備”時,教師應當讓學生首先將基礎知識牢牢掌握,因為只有有了知識基礎才能更好地提升,接著要讓學生明白機器是一體化的,不是單獨零件發揮全部功能,需要學生們共同去合作完成,在工作中應當注重哪些細節方面,如何靈活地運用機器。老師還可以通過網上例子的講解,讓學生明白一些社會形勢。例如,講解“職業選擇的競爭意識”時,要讓學生更容易地了解社會的就業形式,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重要的資料,讓學生有著初步的了解,接著可以讓學生親身實踐一次,去“面試”一次,這個面試可以由教師組織,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明白就業的情形。注重實踐的相關教學,才能提升德育的實用性,增加說服力。

三、開展團隊教育,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社會是一個整體,人在社會中只有合作才能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正如馬克思說的,人是社會中的人,生活是離不開社會的,因此團隊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擁有良好的團隊意識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中生活。學科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也需要合作。例如,在電子商務與旅游專業上德育課時,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德育課的教學,比如,讓學生去調查一次旅游的滿意度,從而了解在認知實踐中、旅游過程中應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方面需要著重注意。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獨自完成,但是在匯總報告時,需要學生在一起進行討論,綜合多個人的建議,最終完善出一個實踐報告。學生在討論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完善,在不斷的討論中學會如何在團隊中與其他人相處。同樣教師也可以通過實踐課,讓學生共同操作一臺機器,去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機器是一個整體,一個學生是不能獨自完美地操作一臺機器的,學生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發揮機器的功能。展開團隊教育,學生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后自然也會學習如何更好地在團隊中發揮自身能力。

四、注重學生體驗,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實踐是最為重要的,理論知識是為實踐做鋪墊,為實踐指明一條方向。然而學生在體驗過程中,自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情況,學生由于心理發育還沒有徹底完善,因此面對這些體驗時,如果有一些負面情緒,處理不好的話對于身心的成長是有著阻礙的。因此在注重體驗的同時,也需要注重學生的心理情緒。例如,在教學“職業道德與法律”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出校門進行社會實踐調查,課內的實踐是有限的,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也是有限的,學生需要更多的體驗,接觸社會中的積極方面,才能更好地發展身心。學生從社會中調查職業道德的現狀,學生需要自己去寫調查報告并且加以總結,在學期末還可以將所有的報告拿出來進行一次匯總,讓學生去總結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學到了什么。學生在健康的體驗中,心理的發展逐漸完善,身心健康成長。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也是學生學習知識和做人的重要場所,學校加強德育教育勢在必行。學校的德育教育不僅僅表現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上,更重要的是要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學校還可以通過開設關于心理健康的選修課或者知識講座向學生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識,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心理拓展訓練,給學生建立心理檔案等方法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

總之,中職學校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作為培養一線工人的中等職業教育,必須加強對中職生的德育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市場發展的優秀人才,從而與社會發展相適應。

參考文獻:

[1]李超民,譚媚.中美兩國中學德育情境教學模式比較研究.《學術論壇》. 2015年9期.

[2]袁園.中學德育課程實施的問題研究.《上海教育科研》. 2013年10期.

[3]趙中源,王丹.回歸“德性”:中學德育的應然抉擇.《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5期.

[4]張波.中學德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分析.《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猜你喜歡
中職德育有效教學課程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論中職德育課教學中案例的選擇與使用
提高中職德育管理實效性的探索與研究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自行車的發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