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場退市難問題研究

2020-09-06 14:08楊南南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問題研究

楊南南

摘? 要:過去三十年,A股市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零到近四千家上市公司,A股市場無論市值還是上市公司的數量都躋身全球前列。幫助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但是,上市公司退市比例低、退市難的問題長期存在。

關鍵詞:A股市場;退市;問題研究

基金項目:黃河科技學院教改課題《投資銀行學》(kg2018al21)階段性成果。

2019年六月,科創板正式落地,試點注冊制。一年后,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數量已經突破100家?!白灾啤痹囼炋镆呀洺晒ν茝V到創業板,這項制度帶來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IPO進程加快。上市公司數量的大幅增加,勢必會改變A股市場的供求關系,影響到二級市場股價走勢,最終會對IPO、定增以及大股東減持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A股市場需要退市常態化,維持二級市場的動態平衡。

一、A股市場退市現狀及問題

(一)A股市場現有的退市制度現狀

A股市場起步晚,剛剛走到第三十個年頭,就像人類的幼兒期,成熟程度比較低。最典型的表現之一就是A股市場相關的各項法律法規變化比較大,退市制度經歷了多次修改。

自A股設立之初至1994年,我國沒有涉及到A股市場退市的法律法規。直到1994年7月1日,《公司法》生效,才涉及到了退市?!豆痉ā芬幎松鲜泄緯和I鲜械乃姆N情形:1、公司的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2、公司未按照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財務報告存在虛假記載;3、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4、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上市公司只要違反其中一條,就會被暫停上市。情況更加嚴重者,如上市公司違反第2、3項,且經過查實后果嚴重,或上市公司違反第1、4項之一,在限期內未能消除,證監會給予終止上市處罰。

2014年2月7日,證監會頒布了《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從健全上市公司主動退市制度、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嚴格執行市場交易量、財務類強制退市指標、完善與退市相關的配套制度安排,加強有關退市公司的投資者權益保護等五個方面完善了退市制度。

201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新增《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上市公司存在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嚴重損害證券市場秩序的重大違法行為,以及上市公司存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違法行為,情節惡劣,嚴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嚴重影響上市地位,其股票應當被終止上市。該法規實施之后,長生生物等公司,被實施退市。同年,創業板退市新規出爐,相較于主板的退市制度,創業板退市制度更加嚴格。

從上面有關A股市場上市公司退市法律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A股市場有關退市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針對性越來越強,越來越細化,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可執行性更高。隨著A股市場的發展,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科創板注冊制的落地以及不斷推廣,有關退市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完善。盡管如此,就最近三十年A股市場退市情況來看,并不樂觀。

(二)A股市場上市公司退市數量現狀

在梳理了A股市場上市公司數量之后,不難發現,從2003年到2019年17年中,上市公司數量增加了2603家,增長幅度超過兩倍,但是退市的公司數量只有81家,上市和退市的比例嚴重失衡。分年度看,17年中,只有3年退市公司的數量達到兩位數,但退市的比例仍然低于1%。其中2009—2012四年的時間中,退市的公司數量為零。

跟美國成熟市場相比,A股市場上市公司退市率非常低。美股平均每年的退市比例一般在4%--5%,其中紐約證券交易所年均退市比率是4.14%,納斯達克市場平均每年退市比率為5.5%,美國的兩大證券市場退市比率均是我國退市比率的多倍。從絕對數來看,美國平均每年新上市公司的數量和退市公司數量持平,部分年份甚至退市公司數量占優。因此,我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退市比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退市難的原因分析

退市難,在A股市場是司空見慣的現象,這種現象之所以能存在三十年,其背后一定有深層次的原因。

(一)現有的法律法規存在漏洞

現有的退市標準,以凈利潤作為衡量指標,上市公司連續三年出現凈利潤虧損時,被暫停上市。一般情況下,在第三年虧損時,上市公司通過資產重組、虛增利潤、變賣公司資產等方式直接增加公司利潤,實現當年扭虧為盈。也有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財務“大洗澡”方式,改變凈利潤指標。表現在凈利潤指標上,就是之前一個或者兩個會計年度嚴重虧損,后來的會計年度凈利潤指標大幅改善。這種方式可以屢屢在危難時刻挽救上市公司,避免退市。

上市公司對于拉動所在地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和稅收等方面,都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的退市牽扯到多方利益。尤其是國有企業,跟地方政府的利益關系更為直接。因此,地方政府會通過補貼等方式,幫助企業擺脫退市的命運。

(二)殼資源價值過高

長期以來,新股審核制度是核準制,這種制度下,上市門檻兒比較高,因此相關部門的工作內容繁雜,但是人員有限,審核效率比較低,IPO堰塞湖的現象司空見慣。這也直接導致了A股市場殼資源就比較稀缺,上市公司真到了不得不退的時候,殼資源還能賣個好價錢。

其次,A股市場是新興市場,投機氛圍濃厚。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對上市公司約束不夠,不能有效促進上市公司踏踏實實經營主業,A股市場價值發現功能扭曲,價值投資觀念比較單薄,滋生了爆炒垃圾股的現象,尤其是重組題材,往往刺激股價出現翻倍式的漲幅。我國的投資群體中,散戶占據絕對優勢,散戶最喜歡追漲,因此重組題材概念股往往會吸引眾多散戶跟風。一旦這樣的股票退市,涉及到眾多散戶,可能影響到穩定和諧。因此,這成為監管層考慮的因素之一。

三、對策建議

A股市場退市難的現象長期存在,跟現有的制度直接相關,要想根除這個不良現象,就需要從完善制度上下功夫。

(一)實行做空機制

A股成立至今,一直實行單向做多交易,沒有實行做空制度。而成熟的市場,做空制度是普遍存在的。一旦上市公司不專注主業,存在財務造假現象或者出現其他違法違規現象,就會被專門的做空機構盯上。最近處在風口浪尖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股價就被大肆做空。做空機制,可以讓上市公司的股價回歸基本面,體現上市公司的價值,是股市發揮價值發現功能的重要工具。

缺乏做空機制,也導致了A股市場牛短熊長的現象,一旦股價被炒高,股價就開始了漫長的下跌之路,回歸上市公司的價值往往需要5—10年的情況。即便是觸發面值退市的條件,也需要很長時間。

(二)降低公司退市的門檻,取消重新上市

現在的退市標準比較高,只有當上市公司連續虧損三年,才會被暫停上市。要想真正實現退市,還需要第四年的考察期。這個周期太長,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粉飾財務報表。因此,第四年的考察期顯得多余,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退市的可能性。連續虧損三年,直接退市,可以對上市公司形成一定威懾力。

現有的制度下,即便是公司退市,依然可以再度回歸市場,這使得A股市場烏雞變鳳凰的事件不斷上演。這項制度,已經成為造成A股市場上市公司退市難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鼓勵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建立在股市價值發現功能正常發揮的基礎上。而現有的法律法規不足以約束企業的經營者不斷努力,利用資本市場把企業做大做強,而是利用股市的不成熟,玩資本運作。最終,企業變成空殼。

因此,要完善A股市場的法律法規,加大企業違法違規成本,強化信息披露制度,讓違法違規的企業、不踏實經營的企業無處遁形。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踏踏實實經營主業,這是企業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源泉,也是資本市場的初衷。此外,要繼續加大A股市場對外開放的力度。盡管滬港通、深港通已經開始實施,QFII額度取消,但是A股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還可以加大,開放的深度還可以提升。外資習慣于價值投資,大量進入A股可以倒逼A股市場改革,從而進一步走向成熟。也可以讓價值投資的觀念推廣開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散戶投機性炒作的做法,減少垃圾股炒作。

(四)加快注冊制的全面鋪開

注冊制試點在科創板,現在已經擴展到創業板。這兩個板塊目前只是滬深A股的兩個組成部分,現有的注冊制盡管可以有效加快IPO進程,但是不能有效促進上海主板和深圳主板市場審核效率的提高。只有注冊制盡快過度到主板市場和中小板市場,才能減小殼資源的稀缺性,全面降低殼資源的價值。

注冊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需要實質性審核,企業上市的節奏會大大加快,以科創板為例,試點注冊制后,截至2020年6月13日,一年時間內,排除IPO終止的34家企業,共受理306家企業,上市企業過100家。IPO進程加快,企業上市難度就會大大降低,待上市企業等待上市時間不用太久,而在過去,上市排隊時間需要好幾年。殼資源不再緊俏的時候,殼資源的價值自然而然就下降了。待上市企業也就沒有必要插隊,通過借殼上市快速實現IPO。殼資源價值下降時候,自然退市的殼公司數量就會增加。

參考文獻:

[1]黃春華,陳金榮.中國A股強制退市股票分析[J].當代經濟,2018(23):40-44.

[2]張曉倩.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8.

[3]季春暉.我國上市公司強制退市制度完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

猜你喜歡
問題研究
民辦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研究
新時期科學信息媒體傳播方式研究
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問題研究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