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現狀研究

2020-09-06 13:23劉行陳旭
各界·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發展現狀高校

劉行 陳旭

摘要: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新時期多元化社會思想潮流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也收到一定的影響,加強高校思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是現階段推薦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核心,通過對我國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實情況探析,反映出我國高校思政老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需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相關政策,進而更好地提高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發展現狀;高校

新時期背景下加強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建設,是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時代需求,信息化教學為授課來時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教學工具及資源,近年來信息化建設的高速發展,信息化所具備的開放性特征為高校思政政治課堂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方式。

一、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老師所面臨的形勢分析

伴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已經迎來了全新的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以加快高校教師對傳統教學觀念的轉變,為此,我國高等院校也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加快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建設速度,加速授課老師信息化核心素養的形成。網絡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電子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等,再加上新傳播媒介的形成,使得學生更離不開電子產品。新時期的高校學生,借助計算機、手機、網絡等獲得豐富的信息內容,甚至有些學生借助信息為自己打造個性化的學習生活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現象必然會加快高校信息化教學建設的速度。因為網絡信息具有內容的多樣性以及甄別的復雜性,高校學生缺乏社會閱歷,對此沒有正確的認知,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與此同時,也給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受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思想政治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會采取灌溉式的教學方式,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對內容知識感到枯燥無味,無法對學習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度不夠,進而也影響了教學的效率,為此,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老師必須加強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教學實際相結合,為學生創設優質的信息化教學環境,有效提升信息化教學效率。

二、高校思政政治授課老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分析

近年來,筆者對周邊多所高校思政授課老師進行問卷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認為信息化教學重要性的占比在60%,能夠獨立設計PPT課件的教師占比在80%,然而能夠在課堂中采用信息化教學的授課老師占比不到20%。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對思想政治授課老師的信息化教學培訓次數較少,也是導致其發展速度緩慢的根本原因,通過調查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現階段高等院校思政政治老師在信息化教學建設還有以下不足之處。

(一)個人意識不足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大部分思想政治任課老師能夠意識到信息化教學對推進教學事業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使用上缺乏一定的積極主動性?,F階段高校思政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授課過程中授課老師占據教學主體的授課方式。除此之外,我國部分高等院校對信息化教學硬件及軟件配套設施相對欠缺,進而阻礙了高校思政教師信息化教學創新的主動性。

(二)信息技術使用不足

信息化教學是符合時代發展的全新教學模式,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課授課老師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緊緊停留在其表面理解,對于信息化教學所涉及的網絡技術以及相關工具,教學課件設計,課堂講解掌握等缺乏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由于高校學生接受能力以及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參差不齊,有些教師開始質疑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際效果,因而導致現階段高等院校思想政治任課老師缺乏科學有效的教學技能把握。

(三)教學經驗匱乏

借助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授課設計,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出現開發能力弱,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不透徹,無法利用全新的數字化授課資源進行教學等現象。很大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授課老師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程講解,這種較為落后的教學方式,無法將豐富多樣的信息內容展有效展現出來。從某種意義上講,多媒體教學模式已經遠遠脫離新時期社會發展趨勢以及高效學生實際生活發展的需要,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對思政知識學習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阻礙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步。

(四)信息化教學模式培訓力度不足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對思想政治教師信息化教學模式培訓力度不足。每學年定期舉辦的信息化技術培訓活動中,對參加的授課老師人數進行了一定量的限制,與此同時,高校各自組織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培訓課堂少之又少,即使有些高校定期組織思政教師信息化教學模式培訓,但也只是停留在專家教授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上,多數以理論授課為主,很難得到高效的培訓效果。為迎合高校發展的需求,在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相關的培訓機構,但是部分高校缺乏一定的活動經費,致使一些想要學習的授課老師卻沒有機會參加培訓,以上情況都阻礙了高校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發展。

三、高校思政教師信息化教學模式發展策略分析

(一)正確樹立學習意識

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授課老師不僅僅要對大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對知識信息的獲取及二次加工能力的培養。思想政治授課老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發展,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通過借助信息化教學課程的授課模式及觀念,敢于使用信息化教學技術進行實際授課,與此同時,授課老師要提升自我道德素養,用高尚的道德品質去感染學生,進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不斷學習,掌握核心技術

高校思政政治老師要不斷學習,豐富自我知識資源,授課老師要提高對學習知識以及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能力的重視度,進而更好的組織進行思政教學活動,已達到教書育人的教學目的,授課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學生掌握信息化核心技術,有效解決在授課過程中出現的突發問題。

(三)高校加強思政教師信息化教學培訓

當下高校思政政治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發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與高等院校存在著必然的聯系。第一,高等院校要對思政政治授課老師信息化教學模式培訓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校內組織有經驗或者操作能力較強的互幫互助教師團隊,幫助提高高校思政授課老師的信息化教學效率。第二,授課老師自身也要加強學習力度,不斷提升自我信息化教學能力,掌握現代化信息教學使用的核心技術,保證自身教學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第三,加強區域間高校合作,相關教育部門要加強地區間高校溝通與學習,定期組織思政教師信息化教學交流研討會,針對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一些信息化教學工作開展較快的高校教師可以做出經驗分享。

四、結語

信息化教學要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增加學生對思政知識的學習興趣,授課老師也要掌握信息化教學理念以及信息化教學的核心技術,轉變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加強信息化教學與學生實際情況的結合力度,提高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促進高校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國家培養一批優秀人才。

【項目名稱:高校思政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JJKH20200925SZ】

【參考文獻】

[1]陳春燕,王楠.淺談高校思政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困惑與提升[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S1):145-147.

[2]杜爽,王艷景,段凌燕.我國高校思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調查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8,34(03):3-4+80.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學發展現狀高校
信息化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