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基層廣電新聞的創新發展探索

2020-09-06 13:46王輝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創新發展

摘? ? 要:在近些年之中,政府部門提出了加快縣級融媒體建設的目標要求,以此更好地對群眾展開引導,提升服務質量。顯然,如此會對基層廣電新聞的推廣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既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挑戰。為了適應這一要求,廣電新聞理應積極創新,尋求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廣電新聞的現狀,并對于融媒體時代基礎廣電新聞創新發展的方法方面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基層廣電新聞;創新發展

引言:對于融媒體時代而言,各個行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擁有更強的生命力。新聞是基層廣播電臺的基礎,通過創新之后,能夠為其發展提供多方面益處。因此,相關人員理應提高重視,在多個層面不斷優化,尋找全新的發展方向。

一、廣電新聞的現狀

在近些年之中,我國各個縣級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非常明顯,同時伴隨新媒體的出現,導致廣電內部的人才團隊參差不齊,設備更新十分緩慢,廣告收入大幅度下降,進而導致新聞質量持續下滑。但是,各個縣級區域中有著數十萬的群眾,廣電是最為常見的輿論引導以及內容傳播平臺,甚至可以看作是聯系政府和群眾的橋梁,其有著自身存在的意義。為了能夠做到有效創新,首要工作便是對早期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

其一,新聞內容十分相似,部分報道差異性不強。由于群眾們每天都會接觸,或許在第一次閱讀時,還會有一定興趣。但隨著次數增加,興趣就會不斷下降,最終選擇完全拋棄。

其二,內容充實度不足。很多新聞為了迎合少部分群體的低級趣味,引起了廣大群眾的反感,得不償失。諸如,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在新聞標題上做手腳。亦或者對部分群體的隱私新聞進行報道,分析相關花邊內容。顯然,這種內容過于注重輿論效果,并非為百姓發聲。

其三,一些基層廣電在進行新聞內容創作的時候,過度追求本地特色,并未對內容展開深入挖掘。如此就會導致內容變得十分膚淺,對群眾缺乏吸引力,進而造成認可度下降。

二、依靠思維創新提升創作水平

1.創新創作觀念

對基層廣電來說,普遍頻道數量不多,欄目也少,基本上都以會議以及日常會議為主。但顯然,群眾對這些內容都沒有任何興趣。為此,在進入融媒體時代之后,新聞內容創作就要不斷創新,基于黨政中心的要求,制作一些群眾最為關注的新聞,進而提升整體關注度。

其一,基層廣電新聞需要樹立良好的政治觀念,時刻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指導,肩負自身歷史使命,通過新聞的方式,對廣大群眾展開引導,為其提供更多優質的服務內容。

其二,基層廣電新聞需要樹立良好的責任觀,在宣傳方向部分,必須足夠正確。所有內容都要貼近群眾的生活,為其提供更好的服務。

其三,基層廣電新聞需要樹立良好的經營觀,對于有償新聞,必須做好管理,以此防止以權謀私的情況產生,導致新聞質量下滑。

其四,基層廣電新聞需要樹立良好的效益觀,科學發展必須在廣電新聞之中進行落實,依靠提升收視率的方式,不斷擴大自己的經濟效益。如此一來,廣電新聞就能真正做到可持續性發展[2]。

其五,基層廣電新聞需要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在新聞報道之中,所有內容必須足夠真實,不能有任何虛假。同時還要遵守相應的道德規范,

2.創新選題

對新聞而言,選題一直都是其中的首要環節,直接決定新聞的整體價值。對于這一部分,同樣需要創新。新聞除了需要報喜之外,還要報憂,在內容之中做到實事求是,樹立良好的典型,基于正面宣傳,獲取效益,對社會發展帶來幫助;而在批評的時候,應當保持正確的立場,不能隨意添亂,并用相關法律和政策作為依據,發現問題所在,并及時予以處理;同時還要注重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讓觀眾對最終結果并不會產生任何懷疑,將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價值全部展現出來;深入廣大群眾之中,了解其真實想法,為其利益進行思考,并使用其常用的語言,描述一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故事,將其真實的喜怒哀樂全部展現出來。

3.創新形式

在獲取了一個良好的新聞點之后,為了能夠在同質化新聞之中脫穎而出,自然需要對其報道形式有所創新,以此使得新聞內容更具可視性特點。為此,編輯人員就需要保持較高的新聞敏銳度,深入新聞之中,發掘本質,將一些清晰度不高、內容模棱兩可的新聞,通過詳細調查和分析之后,全部變為清晰、可感、生動鮮活的事實,讓觀眾們做到一目了然。諸如,使用一些修辭方法,讓新聞標題變得更具生動性,立刻吸引人們的眼前,讓其產生閱讀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在針對形式創新的時候,應當防止高大全和模式化,時刻保持新聞的真實性和親切度。

形式會對內容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對其起到決定性效果。因此需要通過多種不同的形式,盡可能提高內容的整體質量。依靠現場直播,提升節目的傳播速度;依靠滾動新聞,提升內容出現的次數;依靠口語新聞播放,還原新聞的現場,提升內容的真實性。

4.創新渠道

對于所有新聞來說,在有了高質量創作之后,自然需要優良的傳播渠道,以此能夠傳遞給不同層次和年齡段的受眾,讓其及時獲取信息內容。廣電媒體早期在進行新聞傳播的時候,基本上都以線性傳播為主,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因此所有內容都很難進行保存,而且不好選擇,而新媒體有著較強的互動性和即時性特點,通過將多個媒體融合,充分發揮其優勢,自然能夠拓展傳播渠道。為此,縣級廣電理應提高重視度,立足廣電群眾的需求,確保新聞內容做到全面覆蓋,包括傳統的報紙、廣播和電視,同時還要傳遞到一些新型媒體之中,包括微博、微信以及抖音視頻等。通過主動利用互聯網絡,展現優勢資源的特性,取長補短,進而能夠有效提高傳播的實際效果[3]。

三、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基層廣電不斷發展,必須針對新聞內容不斷創新和改進。新聞單位需要適應新常態,加強媒體融合,通過創新思路,以此與社會發展的趨勢完全適應。這樣一來,新聞的價值就能得到體現,進而為群眾們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辛源.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創新與發展探究[J].今傳媒,2018,026(001):125-126.

[2]鄭存良.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創新與發展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444(04):70-70.

[3]張勤.融媒體時代的創新探索——浙江新聞廣播打造"i時代廣播"[J].中國廣播,2014(7期):15-17.

作者簡介:王輝(1990-),男,漢族,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人,工作于霍山縣融媒體中心。

猜你喜歡
融媒體時代創新發展
融媒體時代對編輯的能力要求
融媒體時代電臺文字編輯發展戰略研究
融媒體時代如何培養記者的創新意識
融媒體時代,廣播如何挖掘音樂節的聲音價值
融媒體時代電視畫面的剪輯研究
融媒體時代三網融合下電視新聞網建設的思考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