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實施農村小學藝術特色課程的思考

2020-09-08 00:15趙競寧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7期
關鍵詞:特色課程農村小學藝術

【摘要】課程改革背景下,藝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目標的改變勢必會促進藝術課程的改革,農村小學也正在積極響應這一號召,力求打造特色化藝術課程,突破傳統藝術教育的弊端,取得更高的成果。本文分析了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現存不足,并提出了核心素養背景下打造特色化小學藝術課程的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農村小學;藝術;特色課程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下,藝術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搞好藝術教育、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藝術基礎成為了全國中小學教師共同思考的問題。農村地區的藝術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在藝術課程標準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產生了更加強烈的課程建設需求。但是,想要向著這一目標努力,我們首先要解決以下問題。

一、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現存問題

(一)教育資源短缺

農村主要的藝術化課程為音樂、體育和美術,這類課程與一般的文化課不同,需要許多專業化教學工具和材料的支持,否則學生只能掌握一些皮毛,根本無法順利完成學期教育目標。但是農村地區的辦學條件相對較差,校內缺少專業化樂器,僅有的樂器數量也少,損壞和音準問題嚴重,學生們無法人手一個進行操練。美術教育的材料基本上只有一本教材,教學范圍狹窄,學生的藝術視野難以拓展;體育教育更是缺少場地和設施的支持,一些必要性的訓練難以開展[1]。教育資源短缺是最根本的教育問題,連最基礎的教學需要都無法滿足,又如何能構建出特色化的藝術課程呢?但是不可否認,這就是農村藝術教育的現狀。

(二)對藝術教育不夠重視

教育改革牽引著教育思想的不斷開放,但是很多農村地區的小學院校仍然保有陳舊的教育觀念。為了培養“尖子生”、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成就,教師一門心思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只關注語數英這類所謂的“重點課程”,對藝術教育還不夠重視,在課程建設以及教學設施的引進上都缺少足夠的投入,安排的課時本就有限,還經常被其他學科的任課教師霸占,學生們叫苦不迭,擁有藝術天賦卻得不到培養。

(三)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限

農村小學招收教師的門檻較低,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本就偏低,再加上對藝術教育不重視,很多美術、音樂、體育教師都是從校外招聘的“臨時工”,他們中很多只有中等專業水平,甚至并非該專業畢業,很難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開展標準化教育。也有一些學校,由語文、數學、科學等學科的任課教師負責藝術教育工作,這無疑也是對學生藝術發展不負責任的行為。

(四)教學方法老舊

藝術本身是千變萬化的,它在課堂中的呈現不應該是模式化的,教師應該不斷以新的方法去體現藝術的魅力,讓學生受到啟發,培養他們的創新力及藝術個性,這才是核心素養教育的宗旨。但是,農村小學藝術教育顯然已經掉入了一個固定的圈子當中,采用的方法大同小異,缺少創新,這就導致藝術教育停留在原地,無法向前邁進,教學問題頻出[2]。

二、基于核心素養開發小學藝術特色課程的建議

(一)完善特色藝術課程建設的必要設施

想要打造特色課程,真正有效培養學生藝術核心素養,農村小學必須先解決最基本的教學問題,補足設施和材料,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以音樂教學來說,應大量購進樂器,供學生們訓練,打破過去那種教師演奏,學生只能旁觀的學習模式,通過訓練學生使用樂器的專業技能,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在體育教育方面,更應該加大投入。學生們擁有強健的體魄,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健康地發展,這是核心素養教育的基礎。針對農村小學體育設施不全,現有設施老化,存在使用危險的問題,學校必須加大經濟上的投入,修建操場,購買足球、籃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基礎的體育設施,保證體育課程中的所有項目都能夠順利開展,解決學生排隊使用體育器材、教學效率低的問題[3]。對于美術教育來說,學生需要更多繪畫的工具和學習的材料,教師應發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延伸教學范圍,提供豐富的教學材料。同時,為學生發放必要的繪畫工具,與學生家長溝通,統一購買一些必要的美術學習材料和工具,使那些擁有藝術天賦的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更好地發展。完善藝術教育所需的必要設施是構建特色課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

(二)開發新的課程

藝術教育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特征,教學活動不應該按部就班教授書本中的內容,教師應該設法開發出新的課程內容,全面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核心素養教育的要求。在開發課程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農村當地的文化藝術特色,體現教育的獨創性。比如,音樂教學在以教學為依據的同時,也可以開設一個民歌訓練的環節,在每堂課中抽出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展示自己搜集的當地民歌,可以是直接播放音樂材料,也可以親自演唱,然后說一說歌曲背后的故事:有怎樣的文化特色,自己為什么會喜歡這首歌。每堂課十分鐘,日積月累,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大量帶有當地特色的歌曲,也對本地文化及音樂作品的特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4]。此外,還可以組織樂器興趣小組,在課下時間組織學生們操練,彌補課堂時間不充足的問題。根據學生們的興趣需求,可以組建二胡興趣小組、葫蘆絲興趣小組、小提琴興趣小組等,將校內以及學生們個人擁有的樂器集中起來,在課下訓練。相信很多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樂器,夢想著像音樂家一樣站在大的舞臺上演奏,但是音樂課堂上按部就班的歌曲和理論知識教學將他們一次次打回了現實,組織興趣小組是對音樂課程的創新化建設,也是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的舉措,能夠將學生的潛能和天賦充分激發出來。

在美術教學方面,教師同樣可以融合當地文化開發出新的課程教育項目,比如帶有地方特色的剪紙,制作皮影人物、花燈等,這些元素不僅新穎而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在動腦動手的過程中藝術素養得到了提升,也為美術課程添彩不少。

體育教學活動在戶外開展,在新課程的開發上有更大的空間。除了要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體能訓練,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體育動作要領外,還可以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征求學生的意見,看一看他們還想在體育課上學什么,從而滿足他們的需求,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無論是武術、搏擊、健美操還是游泳,教師都應該有求必應,如果校內的現有設施不支持,就讓學生到多媒體教室中看視頻、學技巧,課下不定期到校外組織一次實踐訓練??傊?,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不”,不要扼殺他們僅有的興趣和好奇心,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開發新的課程內容,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也能提高教育成果[5]。

(三)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

藝術教育的發展有賴于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在不斷豐富課程內容的同時,也要時常反思自己授課的方式,想一想學生們在課堂上真正得到了什么、還需要什么,應該怎樣去完善自己的教法才能讓他們學得更快、更好,獲得素質的全面發展。如今,很多優秀教師已經在藝術教育改革的工作中做出了有益的摸索和嘗試,也總結出了大量優質的方法,農村小學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同時結合農村教育的實際情況融入帶有個人特色的新元素。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出現在了課堂中,這種學習模式充分凸顯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翁地位,是一種突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與現代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在藝術教育課堂中,教師可以在借鑒傳統合作學習模式的基礎上加入一些與眾不同的理解。比如在美術課堂上,教師選擇幾名學生站到講臺前,為他們發放一些常見的廢棄物品,如飲料瓶、包裝袋、繩子、木棍等,第一名學生隨機選擇兩個物品,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創意將他們搭配在一起,然后遞給第二名學生,第二名學生在這個半成品的基礎上再加入一件廢棄物,進行二次創作。這樣依次進行,直至最后一名同學完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接著換下一組。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可謂形式新穎,有力地鍛煉了學生的創新力,將他們的思維調動起來,一定能夠獲得學生們的積極配合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效。在這樣新穎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任務才能最終落到實處。

三、結語

農村地區的教育事業需要進一步向前發展,但是絕不能將所有的目光和重心都集中在文化課上,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藝術教育,加大在課程投入和建設上的力度,以核心素養教育為目標,開展新一輪的課程建設工作。在以后的藝術教育中,必須加入一些新穎的內容、多樣的方法,使藝術教育與文化課教育齊頭并進,為培養出全面發展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學義.基于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藝術特色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新課程(上),2019(2):68.

[2]吳亮奎.基于核心素養的學校課程建設新思考[J].福建教育,2017(24):23-25.

[3]鄧承敏.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校課程建設思考[J].教育家,2019(6):55-58.

[4]李國興,肖淑芳.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學校特色課程建設[J].基礎教育參考,2017(17):25-27.

[5]王玉,朱文.基于核心素養的特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10):115-116.

作者簡介:趙競寧(1983-),女,納西族,云南麗江,本科,小教二級,班主任,研究方向:農村藝術教育。

猜你喜歡
特色課程農村小學藝術
紙的藝術
小學數學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探討
校本特色課程的教學實施與評價
簡談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淺論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因藝術而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