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遠農村留守兒童德育工作新思路

2020-09-10 07:22鄧文兆
信息技術時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德育工作德育兒童

鄧文兆

德育是培養受教育者良好品質的教育活動,它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形式。而對于鄉村留守兒童而言,家庭普遍是隔代教育,爺爺輩普遍無文化,過于寵溺孩子,讓孩子形成依賴性強、懶惰等不良的心理品質。所以學校德育對鄉村留守兒童而言無比重要。只有正確良好的德育,才能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為成長壘起基石。

偏遠農村;留守兒童;德育工作

一、重視德育對鄉村留守兒童成長作用

導向作用。德育對受教育者起一個引領性、指導性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并作出正確的判斷,為他們的思想行為作出指導。如德育可以幫助留守兒童改正一些不當的行為,幫助他們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去。

動力作用。留守兒童的心智仍然處于一個發展階段,其思想道德不夠成熟,他們有著很強的可塑性。在成長的關鍵期,德育可以強化學生的意志品質,在人生的道路上樹立起目標,幫助他們培養正確的思想意識與良好的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有自我追求和內在需求的驅動力,為美好的明天而拼搏奮斗。

目標功能。在成長的道路上,德育能培養學生好學、堅毅、上進等良好品質,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體驗自我價值,從而為人生規劃藍圖。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目標,有追求,在不斷的磨練中,實現自我。

二、創新德育方法

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留守兒童進行全面的了解和調查,掌握每個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個體情況、學習狀況,利用多媒體軟件和系統來制作相關的留守兒童電子檔案,有效的將留守兒童的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監護人、兒童基本情況、委托監護人等的信息錄入其中,并根據德育工作開展的要求來制定相關的聯系卡。教師還需要定期的進行信息回查,并根據各方面情況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有效的更新和補充,以確保能夠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具體狀態。另外,教師還可以對留守兒童的工作開展的相關案例進行全面分析,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來進行統籌安排,結合整體德育進度來進行相關的工作和活動的安排。另外,學校必須要定期的召開家長會,要求留守兒童的委托監護人到時候參加,或利用遠程網絡平臺的方式來和留守兒童家長進行交流,引導留守兒童家長轉變自身的觀念和思想,促使其能夠更加有效的配合教師德育工作的開展。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當下的教學過程當中有效的增加一些法制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品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一系列的主題講座和座談會,并在學校內部設置相關的心理健康輔導室或者德育工作室,全方面、多層次的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德育工作。

三、構建網絡德育平臺

留守兒童群體的數量在逐年的增多,而農村地區的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學校往往很難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好的德育環境,教師也無法利用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家訪和溝通。在此情況之下,教師就需要充分的了解信息技術的特質,利用互聯網渠道來為留守兒童搭建全新的德育平臺。教師可以結合農村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德育資源的選擇,如微視頻、心靈雞湯、精彩文章、精彩瞬間等讓留守兒童根據自身需求來進行閱讀和學習。也可以提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案例視頻將其推送到網絡上,引導留守兒童在相關的討論板塊進行相關的交流,從而使留守兒童更好的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和意識形成狀態。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教育要求來建立家長QQ群、微信公眾等,向家長反饋留守兒童在校的具體情況以及留守兒童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教授家長一系列的溝通方法和教育方式,借助家校教育合力難以有效解決留守兒童存在的相關問題。此外,教師可在平臺上定期的舉行親子互動活動,要求父母和家長通過網絡渠道積極的參與其中。也可以讓留守兒童或家長利用網絡渠道來進行溝通,引導留守兒童和家長進行視頻通話,從而使留守兒童更好的了解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關愛。還可以借助網絡渠道的全面的開展感恩教育,在父親節、母親節開展形式多樣的感恩活動,引導父母和家長開誠布公的進行交流和互動。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的問題,同時也能夠使留守兒童和家長的關系能夠得到有效的緩和。

三、鄉村學校德育教育的實施策略

在教育過程中,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鬃釉疲骸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痹诮逃^程中,教師要一視同仁,掌握好師生之間的關系,以德為主,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

養成教育,培養習慣。在小學德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養成教育。養成教育是通過有效的培養和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在小學,特別是低年級段,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教學的主要任務。如讀書習慣、寫字習慣、坐立習慣、待人處事的基本行為習慣,教師可結合中小學生行為細則,制定班規,讓學生遵守規范,養成有效學習、合理安排時間、友善待人等良好的習慣。在教學及生活中,教師合理引導,逐漸讓學生成為一位文明、講理的好孩子。

德育活動,潤物無聲。德育活動是德育的有效載體。在教育實踐中,教師不能拘泥于單方面的說教。為了提高德育的效力,教師應當結合實際開展德育活動,通過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情感,可結合一些傳統節日或一些特殊節日來舉行活動,如開展“改革開放40周年”演講、“講述革命英雄”故事會、“喜迎國慶”手抄報比賽;培養學生學會感恩,可結合“三月風,學雷鋒”“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可舉行團體比賽、拔河比賽、集體大合唱等,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接受教育,從而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家校攜手,共育成長。教育不是單一化的,它受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多重影響。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合力,主動和學生及學生家長溝通,可建立微信群、QQ群等,更好地了解學生,深入溝通。在教育這個漫長的道路上,加強與家長雙重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教師要利用留守兒童能夠接受的方式和其進行溝通交流,充分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動態、心理狀態、個性特點、興趣特征、思維發展等多方面的情況,從留守兒童存在的具體問題出發,參考當下的留守兒童德育工作開展趨勢,對原有的德育工作思路進行轉換。這樣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留守兒童對德育的抵觸心理和厭倦情緒,同時也能夠為新時期農村留守兒童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澤鵬.新時期農村留守兒童德育工作新思路[J].教育革新,2019(11):4.

[2]任生福.關于留守兒童德育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9):46+51.

[3]李小明.德育對鄉村留守兒童價值觀的培養[J].江西教育,2019(27):13.

[4]王興武.關愛留守兒童,綻放德育之花[J].文教資料,2019(20):182-183.

猜你喜歡
德育工作德育兒童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淺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教育部下發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討如何提高新時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內蒙古從10方面加強德育工作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高?!暗掠秊橄取钡睦碚?、實施及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