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途徑的有效方法

2020-09-10 07:22魏錦云
新教育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方法

魏錦云

摘要:如今,隨著我國教育不斷地改革,教師也要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特別是對于數學教師來說,由于數學這門課程有一定地復雜性,所以教師會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學教學的質量。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的數學教師一定要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對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途徑進行分析,從而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基礎。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小學生課業負擔;有效方法

近幾年,隨著新課改在我國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它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更好地要求,它要求教師在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由于數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所以導致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現象特別嚴重。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的數學教師一定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進而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重要性

首先要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減輕學生的負擔,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對小學生作業的設計,要注意小學生作業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所學知識和技能去應用,不斷地去解決其中的問題。同時,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不僅能夠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作業設計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延伸,所以作業設計得恰當,能有效地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1]。

然而,由于陳舊的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小學數學作業已成為壓在小學生身上的沉重負擔,這不僅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還嚴重妨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的數學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發展的具體要求,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不斷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此外,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長期以來努力的方向,也是對教師教學模式創新的要求,如果課業負擔不僅會危害到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會影響數學的教學質量。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要通過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對具體數學知識的認識。由于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思想,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民主、和諧課堂氛圍下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認識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分析,所以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現代課堂教學觀,減少學生的作業負擔,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導作用,這樣不僅能夠對數學課堂進行優化,還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2]。

由于精心備課是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基礎,所以在上課之前,相關的數學教師要充分地進行備課,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整合,將重點難點進行作業的設計,這樣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還能有針對性讓學生對具體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和認識。同時,教師備好一堂課是教學具有高效的根本保證,更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所以,教師在具體的備課過程中不僅要要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還要對教學體系和教學的基本內容進行分析。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教學,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導致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因素

(一)、評價制度不健全

由于受到我國高考制度的影響,我國的教育評價機制還不夠完善,用人單位重學歷而不重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沒有認識到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學校和家長盲目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對學生發展造成了影響。

由于數學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還要加強學生對生活中數學知識的理解??梢栽谛抡n改的角度出發,不斷地優化和創新對作業的設計,要使作業的內容體現個性化和生活化,這樣才能加強學生對具體數學知識的理解。

同時,作業的形式還要具有開放性和合作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實際的作業過程,在多角度等方面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減少學生的作業壓力,使作業活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進步一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3]。

(二)、教師的教學綜合素質不高

雖然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的背景下,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但是受到應試教學模式等因素的影響,一些數學教師的教育思想并不端正,在教學過程中完全以“升學”為目的,忽略對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分析,他們總是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教學任務,這不僅給學生帶來了一定負擔,更加強影響了教學的質量,這就會導致學生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

同時,由于其他因素的限制,部分數學教師在講課之前不進行備課,不能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這不僅對數學教學的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還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所以,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必須具備寬廣的科學知識以及過硬的專業技術。此外,數學教師在備課時,要查閱與所授內容相關聯的數學知識,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不斷地分析,為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提供基礎。

三、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不斷地加強對課堂的優化,減輕學生的負擔,就要采取措施加強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是課堂教學中暢通渠道的一種有效形式。在小組學習中,學生可以對不同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探究。在進行小組學習前,教師還要引發問題情境,啟動交往活動,對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目標進行的設計。

在進行小組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深入一個小組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及時地了解學生生在具體交流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表揚善于運用交流方式的小組,進而不斷地激發學生對具體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小組學習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展示每組學習的結果,對每組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學習任務和獨立自覺和相互交流的機會,進而加強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認識[4]。

例如,教師在講授“乘法”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要提前對這部分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過程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然后進行相關的作業設計。在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具體的公式進行認識,然后在出幾道例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這幾道例題進行分析和討論,學生在具體的交流過程中不僅能對這部分內容的重點進行理解,還能在不同的角度對乘法問題進行解答,充分發揮了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合作的功能。

同時,小組學習還能加強對數學課堂的優化,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負擔,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組內成員相互合作,也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可以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此外,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部分學生并不能對學生所講的數學知識進行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會通過布置作業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負擔,更對學生的綜合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5]。

然而小組合作在教學中的應用,在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同時,又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學生可以在小組里盡情地表述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能放讓的數學教師不斷地優化數學作業的設計。同時,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首先要從學生主體地位考慮,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強弱,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從而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提供基礎。

(二)、分析學生的差異性,合理地設計作業

由于不同學生之間對數學知識的了解不同,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差異性,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學教師要想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首先就要對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特點進行全面地分析,針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要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這就要求相關的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層設計,使每個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來鞏固所學知識。這不僅提高數學作業的質量,還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加強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教師在布置數學應用題的時候,可以采用“作業分層”的措施,分析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基礎不好的學生做A組基本題,這部分內容的重點,主要在“雙基”訓練上,可以讓學生對基本的數學公式和數學概念進行理解,一般適合“學困生”。學生通過做這些作業內容,能夠不斷地加強最基本的技能訓練。對于“中等生”可以安排一些綜合題,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作業內容屬于與本節課知識有關的基本技能的訓練[6]。學生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僅能夠加強對具體知識的理解,還能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鞏固,進而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基礎。

(三)、注重拓展,對作業進行開放性和探索性的設計

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的作業并沒有體現出開放性,這不僅不利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更加強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同時,新課程強調數學學習過程是師生雙方交往互動的過程。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一定要體現出作業的開發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在不同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的時候,還可以充分利用作業橋梁,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嗎,拓展和延伸數學知識,加強師生雙方相互交流。此外,學生通過訓練,不但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拓寬學生思路和知識面,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基礎。

例如,教師在設計“計算長方形面積”這部分作業的時候,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一些“你的生活中存在著哪些長方形物體?請利用所學過的知識計算它的面積?!钡葐栴},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開發性,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具體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具體的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優化數學作業設計,進行開放性的作業設計,不斷地開拓學生的視野,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結束語

由此可見,要想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優化數學課堂,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不斷地優化作業設計,讓學生體會到先學習的樂趣,進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善滔, 吳敏超, 田青峰, et al. 減輕小學生數學課業負擔的調查研究[C]// 2018.366-367

[2]劉為國. 數學課成為學生快樂幸福學習的樂園[J]. 中華少年, 2018(35):165-165.

[3]徐亮生. 關于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研究[J]. 好家長, 2018(76):194-194.

[4]楊剛. 談談小學生數學課堂的良好習慣有效培養[J]. 新課程·中旬, 2019(3).123-124

[5]馮秋銀. 善于挖掘渠道,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J]. 好家長, 2019(16).655-656

[6]孫學志. 小學數學培養小學生問題提出能力的方法探究[J]. 中華少年, 2018(11).122-123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方法
高中數學應用意識與優生的培養
淺談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讓問題設計為數學教學創新綻放精彩
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淺議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無人駕駛智能車障礙檢測方法探討
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