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窄門》里的愛情悲劇

2020-09-10 08:15馬春娟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8期
關鍵詞:宗教人性道德

摘要:《窄門》以阿麗莎和熱羅姆的愛情為敘述中心,關注人的道德和命運,以獨特的視角將阿麗莎和熱羅姆的愛情至于對宗教的極端迷狂中,引發了我們對愛情與宗教關系的思考。本文試圖分析女主人公阿麗莎悲劇一生產生的內部和外部原因,思考道德和宗教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

關鍵詞:《窄門》愛情;宗教;道德;人性

安德烈·紀德是法國一位特立獨行的作家,是19-20世紀跨世紀的文壇巨匠和思想家,其作品的多樣性性和復雜性,以及其本人性格的復雜性,為法國文學史上寫下了重要一頁?!墩T》是作者在醞釀18年之久后才動筆寫成的,集紀德本人思想之大成。在紀德所有小說作品中,《窄門》可讀性最強,原因不僅在于故事情節動人,思想內容深刻,還在于紀德在這部作品里極盡發揮了他的優美文筆,既給及讀者深切的感動和思考,也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墩T》講述的是女主人公阿麗莎和男主人公熱羅姆,這對表姐弟青梅竹馬,漸漸產生了愛情,然而在道德和宗教的影響下卻釀出了一出悲劇。

一、阿麗莎悲劇的外在原因

《圣經·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說:“你們要進窄門,因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那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曉得,找著的人也少?!奔o德在《窄門》的題記中用的路加福音中耶穌對眾人說的話“你們要努力進窄門”,這句話幾乎詮釋了女主人公阿麗莎一生的行為(李妍2008)。

阿麗莎一生都深愛著熱羅姆。他們之間的愛情不容懷疑,他們之間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一起讀書,并且交換彼此的所思所想。然而,盡管具備了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富足的物質財富,阿麗莎卻一次次地拒絕熱羅姆的求婚。最終,她抑郁成病而死,釀成了一出凄慘的愛情悲劇。在仔細分析這部小說之后,我們可以發現阿麗莎悲劇產生的原因來自幾個方面。

首先,母親與情人私奔給年輕的阿麗莎留下了沉重的心靈創傷,這樣一個行為不端的母親,給年輕的阿麗莎背負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她一直希望能為自己的母親贖罪。母親對父親的背叛,不僅對家庭造成了傷害,也使阿麗莎陷入抑郁和沉思。

一方面,她對愛情的忠貞度產生了懷疑,懷疑家庭的穩定性。當親眼見到母親與情人私會的場面時,她從心底里開始鄙視肉欲。因而,當與熱羅姆相愛時,她一直抵抗肉體的誘惑,認為她與熱羅姆的愛情只有在崇高的精神追求之中才能更真實,更強烈,更純潔,從而避開庸俗的塵世。另一方面,由于從小受到新教教育,在宗教贖罪意識的驅使下,阿麗莎希望能為母親贖罪。她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幸福放在一邊,只想著照顧好父親。她知道自己在父親心目中無可替代的作用,知道自己是父親的精神支柱。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她時刻提醒自己奉行自我犧牲地精神。

其次,當阿麗莎發現自己的妹妹愛上自己的心上人熱羅姆時,她的自我犧牲思想又開始蠢蠢欲動。她希望犧牲自己的幸福,來成全妹妹的幸福。這是一種極其狹隘的自我犧牲,因為她僅僅是為了實現一種崇高,盲目地遵從宗教教義所要求的自我犧牲。因而,當她親眼看到妹妹在嫁給另一名男子之后的幸福生活,她竟然不安起來,僅僅因為這份幸福不需要她的任何犧牲就可以實現。她不顧心上人的感受,就做出讓步的選擇,這無疑深深傷害了熱羅姆的感情。她同時又不顧及妹妹的真實感受,在得知姐姐想要犧牲時她率先做出犧牲,嫁給了自己討厭的一個人。由此可以看出,阿麗莎的犧牲是一種自私的犧牲,僅僅為了獲得在自己精神上的滿足,而全然不去想這樣的犧牲究竟能否帶來益處。

二、阿麗莎悲劇的本質原因

盡管外部障礙給阿麗莎的人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阿麗莎悲劇人生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來自于她走入了對道德和宗教一種極端的尊崇。她對于進入窄門,進入天國,接近上帝,達到了一種近乎迷狂的境地,完全的否認了作為個人的自我價值,扭曲了人性。

對于幸福,阿麗莎還在日記中寫到,“我現在自問我所希求的到底是幸福呢,還是向幸福的前進。主??!不讓我接觸到我可以很快就達到的一種幸福吧!教會我延宕我的幸福,使它遠退到你那里吧!”(安德烈·紀德2007:11)。她害怕達到了幸福便不再幸福了,于是只想一直走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她實際上追求的不是幸福本身。她不知道,“發芽、開花、結果,又發芽、開花、結果,是自然的螺旋式的程序。芽不能超越了開花而結果,花不能超越了結果而發芽,果不能超越了發芽而開花。延宕則等于叫芽永遠發芽,花永遠開花,果永遠結果”(安德烈·紀德2007:09)。對于幸福,阿麗莎實際上是抱有一種怯懦和恐懼的心態,而她一再地拒絕和熱羅姆走進婚姻的殿堂,她不想他們之間美好的愛情遭受婚姻的摧殘。

對于愛情,阿麗莎有著一種病態的追求圣潔,追求完美的心理。她無法忍受完成式的愛情,追求的是進行時的愛情。她以驚人的自制和自我犧牲,希望走進上帝,尋找那通向天國的窄門。當她在日記中感嘆道,“你指點給我們的路,主啊,是一條狹路—窄得容不下兩個人并肩而行”(安德烈·紀德2007:118),事實上,她已經知道自己和熱羅姆的愛情不會有結局的。德行和宗教甚至讓她產生這樣一種思想:她怕愛情會妨礙了心上人熱羅姆進入窄門,進入天國。

阿麗莎的一生充滿了悲傷、苦痛、掙扎、焦慮、矛盾,是紀德筆下一個有血有肉,形象豐滿的人物。阿麗莎的痛苦是多重的:母親的背叛,父親的悲傷,愛情的渺茫,天國的遙遠。她與熱羅姆的結合的最大障礙并非來自外部的壓力,而是來自她自己內心的恐慌和猶豫。在這個意義上,紀德將基督教可能對人產生的影響表現得淋漓盡致。宗教在本質上來說只是一種無形的東西,但卻具有喚起共鳴。這種共鳴誠然可以表現為對真、善、美得追求,但一旦過度,卻是危險的(劉珂2006)。在紛擾的塵世生活中,擁有一種信仰是可取的。懷著對上帝的熱愛,人們能夠擺脫心中的苦悶,能夠獲得精神上的的救贖。宗教迷狂被阿麗莎推向了極致,甚至超越了利他主義的范疇:她最后不僅犧牲了自己,也犧牲了別人。

結語

真正的人應該具有強烈的個體生命意識,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不應當盲目的遵從道德和宗教教義,以致迷失自我。正如卞之琳在《窄門》出版譯者序中所述,“虛無地從人間圈出了一塊禁地,稱之以天堂一類的名字,把門收得不近人情的狹窄,而叫你拼命鉆進去,名之為德行、修行,或別的什么—這是基督教或任何宗教的神圣悲劇?!卑驳铝摇ぜo德的這本愛情小說《窄門》,正是昭示這一悲劇的一星小小的火花。

參考文獻:

[1]安德烈·紀德.窄門[M].李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

[2]景春雨.安德烈·紀德“道德三部曲”中的“自我與上帝”評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6(3):99-102.

[2]李妍,窄門里的紅玫瑰—對《窄門》中愛情與宗教關系的思考,安徽文學,2008(10)

[3]劉珂,從《窄門》到《梵蒂岡地窖》看紀德對基督教問題的批判性思考,國外文學,2006,(3)

作者簡介:馬春娟(1987.12.28-),女,江蘇南京,法語語言文學碩士(南京師范大學),講師,任教于南京傳媒學院。

(南京傳媒學院 江蘇省南京市 211172)

猜你喜歡
宗教人性道德
“狗通人性”等十一則
逼近人性
“學習”反人性嗎
跟蹤導練(五)(2)
道德
道德認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格特征
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
道德
雕塑應反映人性的不完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