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

2020-09-10 00:07王睿晗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高校教學管理以人為本

王睿晗

摘要:隨著我國教學改革進程不斷深化,高校教學理念與方式也發生極大地改變?;诖?,本文將著重探究高校教學如何融入“以人為本”教學問題,探索“以人為本”理念在實際教學管理過程中的融入途徑,希望對高校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以人為本理念;融入途徑

引言:當前,我國教育事業建設已經取得重大成果,高校擴招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在當前發展背景下,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優秀的學習成績,同時對學生的道德與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此,在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滲入“以人為本”理念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的重點工作內容。

一、“以人為本”理念研究

“以人為本”理念最早源于西方14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簡要來說就是把“人作為生存的根本”。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必須重視“人”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這一點在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中也有體現,“以人為本”才能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中的教學改革工作將“以人為本”作為核心,就是為了實現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加強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視程度。在具體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應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推動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以滿足未來社會發展要求。教育是我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石,因此,教育工作者應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掌握一技之長,為國家與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意,“以人為本”理念不僅僅是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更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從當前我國發展形勢來看,未來我國對人才的需求必然是綜合型人才,因此,教師應注意加強對相關方面的重視,為推動國家進一步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高校教學管理中融入“以人為本”理念的措施研究

(一)改變傳統教學管理理念

為切實加強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與“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入質量,管理者與教學工作者應注意盡快扭轉傳統管理理念,正確認識“以人為本”的理念的重要意義,并體現在日常工作之中[1]。教學工作者與管理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我國人才強國戰略以及時代發展主題對教學工作的要求。為此,高校教學工作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僅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滲入“以人為本”理念,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問題、飲食起居問題等生活相關的問題以及對學生興趣愛好等方面地了解,不斷豐富教學形式,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教學,培養學生具備一技之長。

(二)優化當前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為課堂主體,以灌輸式教學作為主要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主要可以快速提升學生的知識儲量,但是嚴重忽視了學生實踐方面的發展,對學生身心健康方面也有不利影響。因此,在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注意盡快優化創新教學模式,以學生發展的出發點以及教學工作重點,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為此,教師應注意活躍課堂氣氛、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將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推動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教學模式發展提供有利環境支持。

(三)加強制度建設

高校教學工作者與管理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注意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規章制度,推動教學管理方式更加細化、具體、科學化發展。這也是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滲入“以人為本”理論的體現。傳統教學管理制度偏重于對“人”的管理,人性化方面尚有所欠缺,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更加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更加尊重“人”,這一點從當前高校廣泛存在的選課制度上有所體現,同時,目前學生還可以在一定階段進行轉專業,這就體現了當前高校管理制度方面人性化的一面,高校管理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更加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推動高校人性化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2]。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是“以人為本”理念滲入高校管理工作的體現,本文以高校體育課程為例進行說明。高校體育課程主要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項主要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可以將理論部分與德育教學相結合,通過科學的方式充分激發高校生學習熱情,進而有效拓展高校生的理論知識面,切實提升高校生理論知識掌握水平。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中國體育歷史插入體育課程的理論部分,作為豐富教學內容的一種手段,教師在講述中國體育發展史時,不光要講述光輝燦爛的一面,同時也要給學生中國體育發展史中比較屈辱的一部分。中國近代體育發展史與中國近代史一樣歷經挫折,從晚清開始一直到建國之前,中國近代體育史也是一部屈辱史,但是在新中國建立以后,在國家的重視下,我國逐漸涌現出鄧亞萍、郎平、劉翔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向世界展現出中國的精神面貌。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中國體育發展史激發高校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而培養高校生愛國主義精神,提高高校教育中德育教學的質量。

另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充分注重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扭轉高校生對體育鍛煉的錯誤認識。體育實踐不僅是通過簡單體育活動提高學生自身素質,而是在體育鍛煉中掌握必要的體育知識并付諸實踐,同時還要在體育實踐中確保學生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進行競技,養成良好的體育精神,讓學生養成自覺遵守規則以及團結協作的習慣,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比如在排球教學中,針對排球運動中常用的“傳、墊、發”技術教學,教師可以將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在詳細講解技術要點與練習方法的同時,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確保學生在友好的氛圍中養成團結協作、互相尊重的品質,最大限度的提高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教學質量,推動“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滲入程度。

總結:綜上所述,在當前時代發展背景下,“以人為本”理念是推動高校建設的重要支點。因此,管理者與教學工作者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注意盡快扭轉傳統管理理念,加快教學方式創新腳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高平.淺談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融合與滲透[J].信息周刊, 2020,000(002):P.1-1.

[2]張淑利.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滲透與體現[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8,024(024):20-21.

猜你喜歡
以人為本理念高校教學管理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理念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探究
高校教學管理執行力評價體系構建
以人為本理念下煤炭企業思想政治教育路徑解析
論教學秘書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以人為本貫徹到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以現代理念改革高校教學管理制度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淺談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圖書信息情報服務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