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游戲化下探究式科學活動材料的有效運用

2020-09-10 15:23賀芬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科學活動運用策略材料

賀芬

摘要: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幼兒非常喜歡具有探究性的科學探究材料。而這種探究式的游戲活動充滿了實踐性與開放性,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自主性,讓幼兒經歷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尤其是在探究活動中,可以允許幼兒直接動手操作,滿足了幼兒的活潑好動的需求。所以,為了充分發揮科學探究活動的價值,教師要有效運用探究材料,以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初步發展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科學活動;材料;運用策略

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我們要把初步發展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重要目標。教師要把探究和游戲的權利還給幼兒,并對他們的游戲行為進行啟發引導,以激發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讓他們在觀察和操作材料的過程中實現自由表達,完成自主探究活動,使幼兒積累豐富的科學探究經驗,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結合教育實踐,提出了有效開展科學活動、恰當選擇和投放材料的策略。

一、尊重幼兒個體差異,分層投放材料

雖然教師使用的探究主題相同,但是幼兒個體差異卻決定著教師投放材料的策略。因為幼兒發展水平不同,提供的材料操作難易程度必須有一定的層次區分,只有在認真觀察和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明確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而為他們制定提供材料的方案,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實際操作要求。以探究“傳聲筒”的科學活動為例,由于幼兒的動手能力不同,那么在提供操作材料時教師要分層投放,第一種策略是提供一次性紙杯,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成傳聲筒。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幼兒來說,制作傳聲筒的成功性很高。而有些幼兒動手能力較差,如果教師提供半成品,他們不一定能夠制作出傳聲筒,這樣會影響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高結構的材料,比如用飲料瓶已經制作好的傳聲筒,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了解傳聲筒是如何傳播聲音的。無論是提供成品材料還是提供半成品材料,教師都要認真觀察幼兒操作的行為,當幼兒自制的送服無法發出聲音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所使用的繩子的粗細與孔的大小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告訴幼兒無法傳播聲音的原因,幼兒只有通過自主探究、主動發現,才能使他們獲得成功感并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從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出發,選擇和投放具有層次性的材料,讓每名幼兒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自主選擇材料,大膽創新與探究,進而初步發展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

總之,在以幼兒為學習主體的教育理念支撐下,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中的材料投放應該是為了每一名幼兒的發展。在科學材料的運用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差異化的原則,進行分層投放。

二、創設游戲情境,操作情景性材料

與幼兒教育的相關文件中都強調,在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組織豐富多樣的游戲活動,讓游戲作為這個教學活動的基本活動,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滿足幼兒游戲的天性,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興趣,讓幼兒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并能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使他們的學習與發展真正建立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創設游戲化的情境,既可以喚醒幼兒的情感,也可以用教師的情感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情境是幼兒有意學習的認知背景,游戲化的情境活動有利于達成幼兒教育的目標。如在美工區的游戲活動中,教師提供了一塊大大的展板,這里都是孩子們創作的一些作品,有很多海底動物。這樣的場景在自然而然中就會使幼兒不由自主地玩起海底探險的游戲。一進入游戲區幼兒便拿著自己喜歡的海底動物作品,扮演相應的角色,在游戲過程中有效激起了他們材料互動的熱情。由此可見,幼兒園游戲具有情境性容易引發幼兒主動探究。

三、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創造直接感知的條件

在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中,教師投放材料時,要關注其是否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否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熟悉的材料,這樣的材料易于幼兒接受和理解,而且隨手可得,經濟實惠。根據教育生活化的原則,我們也要重視生活的獨特教育價值,所以在一些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提供一些生活化的材料,引導幼兒操作與探索。比如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各種自然性的材料,如豆子、種子、石頭等,而且這些都是各個區角活動選擇材料時的最佳材料。如在生活區,教師曾經提供了自然性材料“稻草”,引導幼兒玩編辮子、扎稻草人等游戲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操作稻草,而且還將其與繩子、布條、彩紙等材料進行整合運用,對制作的稻草人裝飾后,還畫上了五官,穿上了衣服進行裝飾,充分體驗到了游戲的樂趣。當幼兒積累了有關稻草的豐富經驗后,再投放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幼兒能夠準確運用其特點開展探究活動。同時在生活中收集廢舊材料,實現了廢舊物品的二次利用,也容易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因此幼兒教師在提供材料時要重視生活的獨特教育價值,重視材料的生活化并貼近幼兒的實際經驗水平。

四、材料具有選擇性,易于引發幼兒自主探究

在幼兒園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總要通過材料來作為教學的媒介,引導幼兒與環境進行充分地互動,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而在投放材料時教師就要了解不同層次的幼兒的發展水平,便于他們自主選擇材料,以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此教師要提供豐富的備選材料,做好充分的材料準備。

如在數學活動“比大小”探究游戲活動中,為了滿足不同幼兒的興趣需求,教師提供了數字卡、撲克牌等游戲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但是有的幼兒并不需要這些材料,而是根據具體數字通過輕輕拍幾下的方式讓你小伙伴來猜測。

另外,教師還要根據幼兒的性別特征分別投放適宜的材料??傊谕斗挪牧蠒r要考慮幼兒的學習需求,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別差異等,使材料具有選擇性。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中教師組織 與開展科學探究活動,運用游戲材料時應該關注材料的選擇與投放,材料要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讓熟悉的材料引發幼兒的主動探究行為,充分發揮生活的獨特教育價值。教師在提供材料時要考慮材料的層次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名幼兒都能主動、積極地探究。在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幼兒才能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同時,教師選擇和投放的操作材料,要有利于幼兒在擺弄材料、不斷思考中,逐漸形成完整的科學概念。

參考文獻

[1]尹艷陽.如何在材料操作中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1):114.

[2]徐文.幼兒園科學區活動材料的現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幼兒園

猜你喜歡
科學活動運用策略材料
可愛的小瓢蟲
“合理情緒療法”在引導學生交往行為中的運用
運用法治思維做好秘書工作
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幼兒自然觀察智能在科學活動中的培養
材料
如何開展小班幼兒科學探索活動
搖搖鵝
贈送折紙材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