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

2020-09-10 15:54毛貴麗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新課改實踐小學數學

毛貴麗

摘要:新課改帶來了新理念。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改進教學策略,充分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更多地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去制定更為合理的教學體系,從而促使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培養。本文著重就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做詳細研究,并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合理的優化意見,以促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得以顯著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改;實踐;生活

要想促使教學目標得以成功實現,教師就必須想方設法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新課改以來,小學數學教學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的關注點也從原來的考試、升學轉移到了學生的實際學情和長遠發展上,力求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的教學策略,助力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具體而言,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認真研究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小學生特殊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制定教學策略,以促使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得到培養和提高,最終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一、加強與生活的聯系

由于年齡較小,小學生的一切知識經驗都是來源于生活,只有將生活與數學教學緊密結合,才能逐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感知能力,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意識地去觀察生活,并將生活與學過的數學知識對號入座,使得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從而愛上數學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遵循小學生的接受特征,在此基礎上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年、月、日”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加強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感知數學知識。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許多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一年有365天,一個月有30天”的錯誤認知。為了糾正學生的這一錯誤看法,我就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通過“某一小朋友12歲了,卻只過了3個生日”這樣的真實生活案例引發學生深思,讓學生對以前的固有認知產生懷疑,從而激發學生追求真相的強烈欲望。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通過查看每年、每月的日歷來找出原因。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詳細地查看、記錄每年有多少天,每月有多少天,對“年、月、日”的認知就得以改變,并深刻地記住了這些知識點。

二、注重計算思路的培養

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只要會計算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許多學生看似會計算了,但是對計算的思路和道理卻說不出所以然來,這對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極為不利,而且還會導致學生運用計算技巧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較弱。計算思路的培養就好比是“砍柴磨刀”,只有計算的思路越多、越清晰,學生舉一反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生計算思路的培養,從簡單的計算開始,不斷強化學生的說算理訓練,從而促使學生的數學發散思維變得越來越強。

例如,“整十數加減個位數”的計算是小學數學計算中的基礎。在教學時,我就注重計算思路的培養,不厭其煩地帶領學生進行說算理的訓練,從點滴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以50+6為例,許多學生一眼就看出了算式的答案,但是在問到計算思路時卻說不清楚。這時,我就從數的意義出發,讓學生思考:50代表什么?6代表什么?5個十和6個一又是多少呢?通過一步步的引導,學生的計算思路逐漸清晰了。在進行了大量的計算后,學生自己總結出了計算規律:“幾十加幾就是幾十幾?!薄皶接新非跒閺健?。小道理說不清楚,大道理更想不明白。這樣,我從簡單的計算開始強化學生的說算理訓練,促使學生的計算思維和計算能力逐漸提高了。

三、加強學生對生活用語的理解

數學題中的應用題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數學題中常常會出現很多生活化的用語,正確理解這些生活化用語,將生活用語轉化成數學數量關系式是解題的關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加強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將一些生活化的用語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并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去理解這些用語的數學含義,從而幫助學生將生活用語與數學關系之間順利搭建起一座互通的橋梁,從而促使學生在面對生活化的數學應用題時更容易理解題意,更好地找到解題方法。

例如,在解決“出游用車問題”這一類數學應用題型時,許多學生由于常常忽略“準乘xx人數”這一生活用語的真正含義,導致明明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也會出現錯誤。因此,在引導學生解決這類應用題時,我首先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思考,一輛車的準乘人數包不包括司機?這是這一類題中隱藏著的數學信息,只要正確理解題中這一生活用語的含義,學生很容易就能找出正確的數量關系式,從而獲得正確的解題方法和答案。此外,在教學中,我時常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理解數學應用題,從而促使學生的審題能力變得越來越強。

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本領是新課改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學生今后深入學習所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開展實踐活動,讓給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是鍛煉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小學數學教師應巧妙地將社會實踐活動與數學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并能夠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促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了“認識百分數”的知識后,我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更多的百分數,并調查一下這些百分數各部分代表了什么,它的真正含義又是什么,從課外實踐活動中真正懂得百分數的含義,學會運用百分數去表示某一事物。在學習了“找規律”這部分內容后,我就讓學生深入生活,去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的許多規律,并將這些規律用照片、畫圖等形式記錄下來,以此來讓學生發現更多的規律。此外,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身影,學生可以測量礦泉水瓶子的長寬高來計算它的體積,通過去商場購物、菜市場買菜來體驗加減乘除在生活中的應用,學到更加簡便的計算方法,這樣就促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了。

總而言之,新課改后的小學數學教學應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長規律出發去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促使小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收獲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使得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以逐漸形成,最終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天寅.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J].新課程·上旬,2016(09).

[2]文世全.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2016(23).

貴州省赫章縣財神鎮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新課改實踐小學數學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