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下日語會話課程教學設計

2020-09-10 07:22蔡竹君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0年42期
關鍵詞:構建主義

摘要:近些年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多媒體教學模式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日語會話是日語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重點和難點。本文將基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和歸納分析法,試進行日語會話課程教學設計研究,為廣大師生提供建議。

關鍵詞:日語會話;構建主義;歸納分析

引言: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和基于Internet的網絡通信技術飛速發展,與個體認知發展和學習過程密切相關的建構主義在日益擴大其影響。因此,本課程運用建構主義作為教學理論基礎并采用歸類分析法進行教學目標分析,輔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一、學習理論及教學方法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源自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理論,利用建構主義可以比較好地說明人類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的學習方法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包含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等四大要素。即,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相適應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的目的?!?/p>

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以及隨機進入教學模式。但無論哪種教學模式,都必須遵循以下教學原則:一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二是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三是強調“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四是強調對學習環境(而非教學環境)的作用;五是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而不是支持“教”);六是強調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而非完成教學目標)。

2、歸類分析法

在當前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往往被“意義建構”所取代,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不應該將二者完全對立起來。因為“意義建構”是指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進行建構,而“當前所學知識”這一概念是含糊的、籠統的。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在進行教學目標分析的基礎上選出當前所學知識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過程作為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然后再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意義建構,這時,這樣建構的“意義”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才是符合教學要求的。

歸類分析法主要適用于言語信息類學習內容。因為言語信息本身不存在邏輯層級或程序,所以只需要直接對達成目標所需的信息進行分析。其中,對言語信息最有效的分析法是確定信息的主要類別。確定分類方法后,把需要學習的知識歸納成若干方面,從而確定教學內容的范圍。表達的方式有組合、組成圖示(分層或分簇)、列提綱等等。

二、教學重點

本課程適用于初級日語學習者,目的在于解決“啞巴”日語的煩惱,培養學生日語會話能力,通過創設盡可能真實的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會話訓練。本課程作為一門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在日本社會不同場景下正確交際實踐,提高口語水平,加深學生對日語及日本社會的認識,并通過一學期的學習,達到中級日語水平,具備相當于國際日語能力測試N2的聽說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1、讓學生大聲說日語,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下“想說不會說,會說不敢說”的窘境;2、在小組討論協商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對主題的意義建構,整個協作學習過程均由教師組織引導,討論的問題皆由教師提出;3、教師要考慮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學生智力發展的邊界上(即最鄰近發展區)通過提問來引導討論,切忌直接告訴學生該做什么或說什么(即不能代替學生思維);4、對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教師要適時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三、課程設計

1、課程流程

每堂主題課均應包含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學設計的內容與步驟。在小組討論階段,師生均應使用日語;在學習效果評價階段,教師可使用中文對學生進行評價。

①教學目標分析:對整門課程及各教學單元進行教學目標分析,以確定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②信息資源設計:確定學習本主題所需信息資源的種類和每種資源在學習本主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對于應如何獲取有關信息資源,以及如何去有效利用這些資源等問題,若學生有困難,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幫助。所有相關主題的信息均需由學生自主收集并演練;③情境創設: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每堂主題課相應情境需由學生提前準備,在課前將準備材料(PPT、視頻等)提交給教師;④自主學習設計:本課程融合三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首創精神、知識外化和自我反饋能力,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內容;⑤協作學習環境設計: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協作學習,在個人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展開以小組為單位的情境模擬會話,每組展示完畢后及時評價,每組評價結束后再由下一組進行展示;⑥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包括小組對個人的評價、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教師評價三個方面。評價內容主要圍繞三個方面: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過程中作出的貢獻;是否達到意義建構的要求;⑦強化練習設計:根據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的結果,應為學生選擇一套可供選擇并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補充學習材料和強化訓練。

2、考核方式

總分設置為100分,其中平時成績占40%,期中考試占20%,期末考試占40%。而平時成績的打分應當由10分的考勤、5分的自我評價、10分的小組評價和15分的教師評價組成;期中考試應當采取小組考核形式,期末考試應當采取隨機組隊考核形式。

下表為具體的教學周次及安排:

參考文獻:

[1]構建主義理論下的日語教學模式探析[J].王聶飛.知識經濟.2011(17)

[2]基于翻轉課堂的日語微課教學設計[J].鄭慧娜.科技視界.2020(32)

作者簡介:蔡竹君(1998-),女,江西南昌人,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日語語言學和教育教學理論。

(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 江西南昌 330031)

猜你喜歡
構建主義
基于構建主義視域的高校英語翻轉課堂教學分析
建構主義理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轉變
基于構建主義的數學實驗課程三級教學平臺的構建
基于構建主義理論的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軟件教學中的應用嘗試
基于Moodle教學在線的大學數學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商務英語視聽說教學的改革和思考
淺析幼兒課件制作課程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
基于構建主義的實踐型作業設計與管理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的創新研究
用構建主義理論開展“以人為本”的高校學風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